最開始想讀這本書源于它的書名。
我就想:一句頂一萬句?是教人怎么說話的嗎?什么樣的話能達到一句頂萬句的作用?而自己也想獲得怎么跟人溝通的技巧,就開始看這本書,但慢慢看著發現,這是一本小說,帶有故事情節的小說,不是觀點性的教人怎么說話?懷著這樣的疑問,繼續聽下去,但逐漸發現故事開始吸引著我,讓我繼續看下去。
楊百順的幾份工作經歷的起起落落,在第一天看書時就吸引了我,但第一天因為外界的打擾,有些內容遺漏,我沒怎么看明白,但故事已經吸引了我,因而第二天又從頭看了一遍。
吸引我的點一:覺得他和自己的境遇相像
他的工作經歷,和我很像,或者說很多人很像,只是我還不是認識別人,只找到第一個和我同病相憐的人,就是換過好幾份工作,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自己繼續換工作,繼續迷茫,繼續尋找。
吸引點二:從牛愛國的遭遇,看到了社會的形色。
牛愛國的經歷,也讓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我或者我們的影子,當巨大繁瑣或是難以承受的事情發生時,我們的直接反應,難過、逃跑、求助等,但最終我們還是要解決問題,那應該怎樣面對才能讓自己舒服些呢?
逃跑?但問題一直都在,就算你走得再遠,躲得了一時,躲不了長久,你還是要面對自己的內心弱點。
直面?內心有點害怕面對……
找人幫助?有些問題不想跟他人說,而有時好像誰也幫不了你……
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是要靠自己,自己在摸索中找到自己舒服的解決方式。
有時候我們的選擇確實分外艱難,但無論結果怎樣,都要自己面對,一味地逃避,問題不會消失,只會轉變為另一種形式。
吸引點三:全書想要表達的生活觀念
一味地活在過去,也不可取,生活,活的是當下,而不是過去。
過去再美好,也回不去了,甚至過去越美好,跟當下越形成強烈對比,內心的迷茫、慌張、害怕等負面情緒,不但無法緩解,可能還愈加嚴重。
吸引點四:給我帶來的思考
怎么樣緩解孤獨?
跟人說話,就能不孤獨嗎?
好像不是這樣的。
怎么改變命運?
命運的那只無形的大手,玩你是秒鐘的事。
無數的人窮極一生的追求
總有一天,我會發達的!
總有一天,我會讓你看得起我!
總有一天,我要把你踩在腳下!
不知道實現這些愿望的人有多少?
我見過青年當兵,中年退伍,晚年飽受“精神病”,他的人生努力嗎?掙扎了嗎?改變了嗎?
我也見過裹小腳的奶奶,終年拖著上半身與下半身成直角的身體,也依然每天樂樂呵呵的。
我也見過,與自己另一半一生爭斗,最后到死都不愿跟另一半葬在同一個城市的老人。
人生爭斗何為休?
一句怎樣頂一萬句?
若相知,不需要一萬句,一句足矣。
若懂得,不需要一萬句,一句也足矣。
圖片來自網絡
原著的作者:劉震云
歷史文章請點擊歷史信息,進行閱讀。
精彩內容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