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若狐
隨著兩個孩子的漸漸長大,越來越喜歡粘人。我無比懊喪地發現:整天忙著帶娃和做家務的我已經沒有任何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而所謂的夢想更是遙不可及。
而最讓我沮喪的是,我越是覺得自己沒有自由的時間去做一件事,我的腦海里卻偏偏涌現出了更多想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厭煩極了這種被孩子栓住的忙碌的庸常生活,每天都是負能量滿滿。
就在我不斷抱怨、憤憤不平的時候,我收到了在網上買的這本由日本婦產科醫師、哈佛公位碩士吉田穗波所寫的《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
簡介上說這個叫吉田穗波的日本婦產科醫生在全職工作的同時,帶著三個娃考上了哈佛大學。當她兩年以后取得哈佛學位的時候,她正懷著第四個孩子,更令人驚喜的是,當這本書寫完的時候,她已經變成了五個小孩的媽媽了。相比之下,我這個只帶兩個孩子的全職媽媽,瞬間就被吉田穗波這種開掛的人生經歷秒殺成碎渣渣了。
看到這里,同樣帶娃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對她剽悍的人生充滿了疑惑?那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吉田穗波是怎樣用她自己的親身經歷在紛繁忙亂的生活中與時間賽跑的——
一,不是“or(選擇)”而是“and(并列)”
人生中有各種各樣的不得不做出選擇的場景。
很多姑娘會糾結是選擇結婚還是工作、是選擇工作還是育兒。覺得只要選擇其一,才能全身心地做好一件事。
然而吉田穗波卻說,不要在苦惱“or”,不如嘗試著考慮“and”。
在吉田穗波看來,自己的人生只有一次,一件件做,人生太短暫。而且,作為婦產科醫生,她很清楚生育孩子是有年齡限制的。
因此,有孕在身吉田穗波不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尋求平衡,而是同時進行。
比如有位大學生A想要吉田穗波在研究方面給她點建議。然而忙于工作,家務和育兒的吉田穗波卻始終沒有時間能與對方見面。于是,她選擇了帶著孩子在大學節活動的那天和學生A見面。
這樣,她可以趁此機會一邊讓孩子在她目所能及的地方盡情地玩樂,一邊可以和大學生A聊天。雖然輕松而又愉悅的談話總是被孩子的“我渴了”“我要去廁所”所打斷過,但還是實現了預期的目的。
二,活用清晨時間
吉田穗波在決定留學之前,每天的時間安排和大多數媽媽一樣,趁孩子吃飯的間隙一點一點地做些家務抑或晚上哄完孩子睡覺以后,一鼓作氣把堆積的家務全部處理掉,因此她常常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自己也稀里糊涂地睡著了抑或等到自己忙完一切,時間已經是11點多了,然后趕緊上床睡覺。結果第二天孩子起床以后,她即便再困,也不得不爬起來,開始忙碌的一天。
在決定考留學后,為了有自己的學習時間,她把時間做了一些調整。晚上8點多和孩子一起上床睡覺,然后在第二天的凌晨3點起床,這樣以來,就先確保了孩子們起床前的三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她說:“大清早,能在專屬自己的時間里做有益于自身的事情,我的內心得到了滿足,就感覺能以更寬廣的心胸來對待孩子了。以前焦躁不安的育兒場景也因為自己朝著想做的事情在努力,變得能以平和的心態來應付了。”
三,有效利用碎片式時間
吉田穗波是有效利用零碎時間來做很多事的高手。
除卻她留學哈佛的備考學習時間——平時早起的三點到六點,或許上班路上的往返三個小時,她還充分利用一些小時間。
比如利用晾衣服的時間給孩子講故事;
比如在洗碗的時候聽英語;
比如隨身攜帶工作上有出差的報告、考勤表、提交給托兒所的材料抑或自己留學的申請表等任何需要填寫的資料,利用在排隊、午休的時間,哪怕只有幾分鐘,只要有空,她都會拿出來填寫,甚至一處也行。
媽媽們都知道,有孩子之后,我們便很少有整塊的時間集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只要珍惜好每一分鐘,懷揣著“做事情不一定要一次做完,只要有進展就好”“時斷時續也是理所當然的”的想法,我們反而會不知不覺能做更多的事情。
四,“即使花錢也要借助他人的力量”
三管齊下的吉田穗波雖然每天都很繁忙,但只要孩子們健健康康,她總能想方設法完成工作、家務和育兒。可是,一旦孩子們生病的話,她的生活模式便被打破了。
特別是當她的大女兒哮喘住院以后,她的丈夫工作太忙,根本無法請假,而雙方的父母都在相距遙遠的外地,也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忙。這個時候的邊帶孩子邊做家務的吉田穗波已經無法正常工作,更是不能顧及家務了。
看著被病痛折磨的可憐的孩子,窮途末路的吉田穗波給母親打電話抱怨,她母親說:“不要想一個人什么都做到,要請人幫忙。先給能幫忙做家務或者照看小孩的公司打電話,試著請人照看孩子如何?即使花錢也要試著求助他人。”
走投無路的吉田穗波瞬間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于是,她聽從了母親的建議,嘗試著給幫忙做家務或照看小孩的公司打了電話。
花錢請家政人員幫忙照看她生病的大女兒,幫她洗衣服、做晚餐、打掃衛生以后,吉田再也不用工作回家后匆匆忙忙地做各項家務了。后來,當采訪她的人知道她不做飯的時候,大失所望。吉田穗波說,她并不是超人,因為時間寶貴,學會“請別人幫忙”也很重要,這樣以來,她必須要做的事情的總量也就大大減少了。
后來在哈佛留學期間,吉田穗波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不過,她總記得媽媽所說的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因為此,她總能一次又一次地走出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請別人幫忙的話,不但要信任別人,而且還要滿懷誠意地向幫助自己的人多多表示感謝,這樣以來,他才會更加盡心盡力。比如吉田穗波就是用“交換筆記”的形式與家政人員交流,“具體地”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的。
吉田穗波說,借助他人力量的好處,不單單是減少了自己應該完成的事情,集中了能量。而且把困難說出來,就會有幫助我們的人,這樣以來我們也將再去幫助其他人。我相信世界就是這樣運轉的。將來,我想讓女兒也加入其中。
五,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
通過“花錢借助他人之力”減少了必須要做的事情的總量,除此之外稍微嘗試著改變一點思維方式,不要被自己頑固的堅持的想法或他人隨便創造的標準奪走很多寶貴的時間。
比如,我們可以不必每天都給寶寶洗澡,三天洗澡一次也OK。如果總是想著必須要每天洗澡而洗澡的話,這就等于是自己提高了自己的標準。相對于洗澡來說,還是自己早點睡覺或者孩子們早睡早起更加重要。
比如,很多人認為母親做家務做飯是理所應當的,如果借助家政人員的幫助,就是懶省事,就是不稱職。其實,這就是被“不知道是誰的常識”所束縛了。倘若拋開這種想法,便能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各種各樣的事情了。
比如允許自己做事不那么徹底。吉田穗波想要參加期盼已久一場兩個小時的讀書會,可是她卻根本安排不出時間。即便如此,她依然竭盡所能地抽空打車去參加了。盡管她參加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鐘,聽到的內容也很不充分,但她依然有所收獲,比起根本沒有參加還是確有所得的。
原來普普通通的吉田穗波就是這樣管理時間做到狂拽酷炫吊炸天的!正如她在書中反復強調的那樣:正因為忙碌,才能沒有煩惱的前進。正因為沒有時間,才能無所不能!
看完以上這些,我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那么你呢?還會覺得自己帶孩子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