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里哭醒。醒過來擦擦眼睛繼續入睡。繼續在夢里無力的看著事情發生。
努力與無力,沒有清晰的界限,也并非此消彼長的關系。努力因為感覺到無力,而無力感在某個時段的膨脹會吞噬了努力的信念。力量不會一直保持均衡,被驅動與被吞噬都是必然會出現的情況。
大腦里各類化學物質運轉并發生反應,軀殼是那提線木偶。如果說樂觀是可習得的,原則上,任何情緒都是,可習得且有路徑依賴。最重要的是,人類習慣性地喚醒同質化的情緒來呼應當下心境。這意味著被吞噬,也屬于主動的選擇。
你需要發起與大腦路徑之間的博弈。雙方的可控性都是相對的。
負面偏好是基于生存的本能,為提升存活率而作出的預警,她指向的是基于預警去評估當前的環境。停留在負面情緒本身是沒有價值的。最終還是那個邏輯:所有的情緒都需要被接納,向上去找情緒產生的原因,向下處理好表達情緒的行為。
與自己對話,期許能與自己舒服自在的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