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遺憾,《繡春刀2》碰上了《戰狼2》,票房上并不是太好看,即便如此,也能在紅旗招展的所有影評里看到毫不吝嗇的贊美之詞,私以為,兩部《繡春刀》是近年來最好看的武俠片,也是中國武俠片的希望。
? ? ?《繡春刀2》里面最讓我感動的有三,首先精美的服裝道具,不同職位身份和階層人物的衣著各有側重,將大明末期沉淪之前最后的雍容華貴表現的淋漓盡致;第二,陸文昭,性格深沉復雜,更有張譯的表演,這個人物不但立體,而且讓人心疼;第三,楊冪的演技……憑幾乎就是一個表情在一群戲骨的包圍下演完了一步電影?!她是怎么做到的?!第一和第三被人探討太多,按下不表,就簡單寫一下最讓人心疼的人吧。
? ? ? ?薩爾滸之戰,數萬人命喪邊關,人如草芥,轉瞬化為烏有,“要想不這么死,就得換個活法!”,此時的陸文昭決定開始自我救贖,但是他想救贖的僅僅是他自己的人生,無關家國。時空輪轉,八年以后,已經是錦衣衛千戶的陸文昭早已換了活法,錦衣玉食,衣冠華貴,卻也卑微的讓人扼腕,然而活法兒想換從來都沒有那么簡單。
? ? ? ?“到我這個歲數,情義、氣節都磨得差不多了,要是沒這點念想,活著跟死人有什么分別。”這點念想,在薩爾滸之戰時種下了種子,這點念想,在一路升官發財的道路上生根發芽,這點念想,在看到無數忠臣良將被殘害致死的麻木中茁壯成長,最后他終于決定為了這點念想做點什么,自我救贖已經上升到了家國大義的程度上,變成了他生命的理想。
? ? ? ?當一個人經歷了生死,又被時間把所謂年少的銳氣打磨的差不多,這個時候他一旦決定要做一件事,一件他覺得值得用生命去完成的事情的時候,無論事情是否成功,這個人是可怕的,因為為了完成目標,他無所顧忌,什么都可以放棄,沒有原則也沒有底線。
? ? ? ?于是,他就可以花二百兩銀子坦然的跪在魏忠賢面前,身著華服下水捉魚,用諂媚到近乎無恥的方式去贏得一個敵人的信任,只為在日后的行動中更加方便;于是他就后可以在利用完郭真以毫不留情的設局殺掉,即便曾和他一起在戰場上一同經歷生死,即便在他的計劃中郭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甚至是關鍵作用;至于北齋,更只不過是一個破綻罷了。這一切都是他在實現自我救贖道路上的工具和犧牲品,他以為自己在下一盤棋,一盤贏了就能實現他的理想抱負的棋,贏了對于他來講就天下大同的棋,所以,犧牲掉的棋子,無論黑白,都無所謂。可能唯一使他感到心不安的,便是沈煉。
? ? ? ?陸文昭和沈煉之間是有情誼在的,救命之恩就足以使陸文昭這種理想主義者已死相報了,更別提兩人在錦衣衛中打拼,沈煉一直使他的左膀右臂。他對沈煉的關照發自內心,從按下凌云凱不再追查殷小旗的事情,到阻止裴綸追查沈煉的那句“我們沈煉啊,明年就要升副千戶啦!”,不動聲色卻替他周旋,甚至是把東廠太監的遺言完全當做沒聽見,他心里是想保護沈煉的,直到兩人在沈煉的家里決裂,藏匿了裴綸和北齋的沈煉此時是他計劃最大的破綻,然而到此時他依然沒有放棄,苦苦勸說一直到最后的決裂,扭曲的臉顯示他內心的痛苦,欲拔刀卻又收回去,當他轉身離開的那一刻,就真正放棄沈煉了,真正進入了權利斗爭,欲成大事者,至親亦可殺,何況一個沈煉呢,但他依然不肯親自下手,于是火槍隊出現了。
? ? ?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從某種程度上看,沈煉是仁者,陸文昭是智者。沈煉看不慣閹黨的無法無天,殘害忠良,也看不得為了達到目標連個女子都不放過的信王;陸文昭以為找到了實現自己理想的方式,一旦信王登基就天下大同,為此可以不擇手段,如流水般曲折蜿蜒,只要能達成目標,什么都可以放棄,然而他們不知道,一旦涉及權利斗爭,無所謂智者和仁者,活著,唯有活著,才是最后的勝利,陸文昭覺得自己夠狠了,但是在權力的斗爭面前,他終究還是差了一線。
? ? ? ? 當終于明白自己馬上也要像破綻一樣被處理,他的無助和失落難以掩蓋,忍辱負重那么多年,最后卻落得個這樣的下場,理想幻滅,此時還不如死在八年前的薩爾滸,那時候的死不過是肌膚之痛,此時精神崩塌,有如萬箭穿心,萬劫不復,于是他選擇和沈煉一起沖出去,不是為了求生,而是為了求一個痛快。在理想最接近實現的時候幻滅,他只能以這種方去發泄,同時給自己一個解脫。
? ? ? ?得益于張譯出色的表演,陸文昭這個角色完成度很高,令人扼腕。這個角色和電影《十月圍城》里面的閻孝國有相似之處,但是在真正的權利角逐面前,他們的棋局被只不過是更大棋局的一顆棄子罷了,理想主義者再怎么堅持,再怎么隱忍求全,最后卻被現實狠狠拋棄,在最臨近完成夢想的時候夢想破滅,這大約是理想主義者最痛苦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