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本質》讀后感_第6組

【作者】0217趙鵬宇 ?0215張文杰 ?0214趙靜萱

小組心得

對于從傳統應試教育中走出來的我們來說,學習就是去上學、接受知識和解決試卷上問題技能的培訓。但是通過閱讀《學習的本質》這本書,我們了解到真正的學習并不是課堂中的被動式學習。在不斷耳濡目染是學習、模仿行為也是學習,學習的發生應該是主動的,為了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學生自發去探索進行實踐操作,并能夠真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劣構問題。學以致用、通過學習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并能夠促進社會進步發展。

在一個日新月異、不得不時刻創新的社會中,我們必須發展一種“質疑文化”。對于學,在本書中提到學習是一個復雜過程,常常充滿沖突,需要打破我們頭腦中固有的概念。學生的學習不是一種簡單的傳遞,更不是一種簡單的條件作用的結果。因為學習者只有依靠自己才能進行學習,沒有人能替另一個人完成學習。只有學習者自己才能賦予學習以深層次的意義。學習者是其自身教育真正的“創造者”。學習是互動的結果,當學習者的心智活動和他所處的環境之間建立豐富的互動時,他的知識水平就會有進步。與傳統的課堂相比,創客課堂所多出的就是學生的興趣、自主創新、實踐操作以及實際應用;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個性化的東西,學生才會喜歡上創客,喜歡上學習,去完成真正的學習。

對教師而言,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散播知識。教師關心的不僅僅是學習者需要記憶的東西或知道的操作程序,而是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明白用所學的知識能夠達到的某種目的,并幫助學生設置一定的目標,然后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達到目標。只有當學習這種能力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東西,特別是當學習者能夠利用其所學時,他們才對這樣的學習感興趣。如果學習者能夠改變原處的心智結構,甚至徹底重塑心智結構,打破先有概念,改變頭腦中的自命真理,學生才能真正學習。

教不同于學,“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掌控者,根據事先計劃好的進度傳授知識的某些方面,而是變成了知識和學生之間的‘中間人’?!苯逃咦鳛檎麄€學習過程的導演,教育并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是需要各個方面知識的整合、敏感的發現、保持工作的熱情和強烈的學習意愿和學習能力,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修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作為未來的知識傳播者,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教與學的良好關系,做一個有作為的教師。

個人心得

0217趙鵬宇

通過讀《學習的本質》這本書,我明白了所謂的學習并不只是學校中的學習,而是人生命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一種行為。被動的填鴨式學習并不能讓學生真正的喜歡上學習,只有興趣學習,結合實踐的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蛟S被動式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短期或一段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提高,但長時間的執行這種方式是不能一直高效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習者理解學習的意義所在,為什么要學習;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結合實踐操作,讓學習者既能從學習中學到必要的技能,又要讓學習者從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習者才會長久的保持高度積極性的學習。

同時我還理解了教與學之間的不同,教是技能掌握者傳授技能的行為,而學是學習者主動獲取知識與技能的行為。學是學習者在原有知識與技能基礎上通過大腦的思考,對新知識技能進行意義建構和重復使用的過程。在學習中我們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理解為何而學,規劃好自己要學什么,怎么學,學會后可以做什么,只有做好這些準備工作,我們才能夠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目標更明確,學習更有動力,學習效果才會更佳。正確的學習觀念,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意義的學習目標,良好的學習構架都是良構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有了這些,學習者才會喜歡上學習,并能夠終身受益。

0215張文杰

其實這本書在幾天的時間內讀完我感覺時間上還是挺緊張的,因為我本身看書比較慢,我覺得我在讀這一遍的時候,還是沒有能夠很透徹地理解書中的內容。但是,可能因為我作為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作者的觀點還是非常能夠引起我的共鳴的。

書中最開始的時候,作者的觀點對我來說還是比較難接受的,與我之前的學習經歷以及對學習的認識有很多沖突的地方,這可能就是長期的一種學習習慣或者受教授式學習的影響,讓我一直處于機械學習以及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甚至延續到現在。我會很自然地將教與學聯系在一起,作者所舉的殘缺不全甚至結構錯誤的課堂筆記的例子給我當頭一棒,我不就是這樣的嗎?

作者十分強調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我是十分贊同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自己去學習,作者在書中也一直貫徹了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思想。在學習中,最可貴的是學習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對事物的興趣。我認為學習興趣很重要,我也深有體會,只有當學習能夠能夠給學習者帶來更多的東西,特別是學習者能夠利用其所學時,我們才對這樣的學習感興趣。

真正地理解“學習的本質”并切實在自己以后的學習中起作用還是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去實現,但是想要將書中作者的觀點融合到教育體制中還是任重而道遠的。

現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還是不夠深入,但我還是會將這本書再重新翻讀兩遍甚至三遍,我相信我會對學習這件事情有更新更深刻的理解。

0214趙靜萱

當老師跟我們推薦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內心還是頗為復雜的。說來實在慚愧,我在大二的時候就買了《學習的本質》,當時趙老師跟我們說,這本書一直放在他的床頭上,每天晚上睡前都會看幾張。然后我也效仿老師的做法,可是一年之后這本書才大致翻看了一遍。不得不說,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書中很多“隱含”的專業術語,晦澀難懂,也是因為知識儲備量不夠,很多專業術語當時并沒有看懂,現在看來也是一知半解,理解的層面還是比較淺。對于我這種喜好輕閱讀的人來說,讀完這本書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工程。現在看來還是一種很奇妙的經驗。好書值得反復閱讀,當然這種經典的書更是如此。

不得不說安德烈是一個相當貼心的作者,在書的前言部分附上了一份閱讀指南。這是我第一次在書中看到,也瞬間讓我喜歡上了這個睿智的教授。

其實大二的時候老師就問過我們這個問題:學習究竟是什么?作為學生的我們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都在學習,“學習是學生的天職”,我們每天最主要的精力都花在學習上,但是我們真的知道如何學習么?

回頭想想中學時代學習的基礎課程,大部分內容已經忘記。而且,學習過程大部分也都是枯燥乏味。在大學期間我們參加了社團或者某些熱衷的活動,當我們興趣使然或者為工作所需而學習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投入,而且不覺得累。這也驗證了“只有當學習這種能力給個體帶來更多的東西,特別是當個體能夠利用其所學時,我們才對這樣的學習感興趣”?!白寣W習者學得進去”我覺得這就是核心內容。

曾經我們一直覺得學習就是去上學、接受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但真正的學習不僅僅是這些。學習是一個解決認知沖突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動態前進的、質疑與反質疑,在論辯中不斷前進的過程。

教育的屬性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很重要的一點,學生能夠通過學校教育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這也就要求學校的教育要有實用性,注重的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其在教學中大量增加用于解決問題的情境,不如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先前概念的基礎上不斷操作實踐,不斷質疑,與現實對質與他人對質,打破先前概念,不斷發展變化,整合新信息,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適應遇到的新情境。

只有當學習的能力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東西,特別是當學習者能夠利用其所學時,他們才對這樣的學習感興趣。如果學習者能夠改變原處的心智結構,甚至徹底重塑心智結構,打破先有概念,改變頭腦中的自命真理,學生才能真正學習。學習應該是更加依賴于學習者自身才能進行,沒有人能替另一個人學習。作為學習者,更應該學習如何學習的方法。作為教師,更要注意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運用,提高學生的遷移能力。

對于現在自己的學習狀態而言,能夠運用專業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是重中之重!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們小組讀完這本書后,每個人有不同的感悟,我們主要針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 由于我們...
    0237_王妍閱讀 809評論 0 4
  • 小組成員:侯曉彤 鄭欣欣 景琪 小組心得: 本書的第一部分就解釋了怎么學習、為什么學習,教與學是緊密聯...
    0206_景琪閱讀 939評論 0 3
  • 小組感想: 在讀了安德烈?焦耳當教授的《學習的本質》一書之后,我們感受頗深,本書的作者,焦爾當·安德烈(GIORD...
    0104_石潔閱讀 1,574評論 0 4
  • 在商業社會里,那些會基于人情來做購買決策的,通常是符合這兩種情況: 1:本身購買就不太重要,或者選擇A、B都差不多...
    我來學而時習之閱讀 215評論 0 0
  • 白駒過隙。又到了一年的年末,強迫癥的我又照例開始寫總結。今年腦子似乎stuck住了,不愿意開動。今年一年的經歷與我...
    溫麟閱讀 471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