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大戰正在迎來自己的下半場。一邊是頭部公司迅速出海,開展全球化戰略,一邊是第二梯隊單車寒潮來襲,倒閉跑路的消息不時傳來。在補貼燒錢、政策清盤之下,曾經的跟風者最終被清理出局,最終只剩下真正的頭部玩家——黃橙大戰。
共享單車洗牌深入,寡頭格局已現
近日,共享單車第二梯隊品牌小藍單車再次因為押金難退、車越來越少等問題被輿論包圍。據新京報報道稱,小藍單車的資金鏈已經出現了斷裂,曾向ofo、摩拜提出被收購意向,但遭到了拒絕。
事實上,在小藍之前,已經有悟空單車等第二三梯隊的各共享單車企業也相繼出現問題。3Vbike、町町單車、酷奇單車也先后因車輛運營不善、資金鏈斷裂以及押金擠兌等原因退出了市場。
今年7月,ofo宣布完成超7億美元E輪融資,摩拜隨后宣布完成6億美金融資,單是資金量,就和第二梯隊的競爭對手遠遠拉開了差距。
這輪融資也是共享單車市場洗牌的開始。隨著頭部玩家融資的完成,一些本就實力不足的小玩家也開始退出。
時光回到一年前,共享還是另一幅模樣。在共享單車領騎者ofo小黃車正式進入城市,將共享單車模式推展開來的時候,一眾創業者迅速跟風投入,從產品到運營邏輯都完全抄襲復制。據交通運輸部不完全統計,鼎盛時,全國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數量接近70家。
ofo和摩拜憑借各自優勢,成為行業兩大贏家
資本市場是殘酷的,ofo和摩拜有著先發優勢,資源也逐漸向其靠攏。在資金支撐背后,補貼、免費騎和月卡是其清盤的方式。政策監管也來助力,隨著共享單車瘋狂的競爭和擴張,城市的承載量也是有限的,于是政策的收縮加速了不合格玩家的清盤。
小藍單車的“倒下”,是洗牌正式完成的標志,在此之前,小藍曾一度被視為ofo和摩拜之后的市場第三。但如今,共享單車市場,只剩寡頭,ofo和摩拜成了最大的贏家。這場共享單車戰爭也從幾國混戰變成了二虎爭山。
黃橙大戰的火藥味也隨之變淡,粗曠式的搶山頭投放開始變為精細化運營。電子圍欄,大數據調度后臺成了新的關鍵詞。
ofo方面,今年以來,其進行了多次產品和智能鎖更迭,并將目標瞄準了海外市場。摩拜則在品牌合作上更為積極。
黃橙大戰方向突變,差異正在拉開。
根據第三方平臺智察大數據顯示,2017年7月共享單車APP活躍用戶中ofo為6225萬人,摩拜單車緊隨其后為5618.9萬人,而小藍單車位于第三位活躍用戶為344.4萬人,酷騎單車則為316萬人。
當競爭事態一旦趨緩,合并就成了永恒的猜測和話題,盡管雙方多次都已經否認了合并的說法。事實上,這兩家企業的戰略也正在發生調整和變化。
國際化是ofo在共享單車下半場的表現,截至目前,ofo在全球已經進入了17個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奧地利等多國。在西雅圖,ofo甚至成為了第一個拿到運營牌照的中國公司,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
11月9號,戴威受邀參與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并發表了演講,在演講中戴威表示,“ofo讓自行車擁有了思考和溝通的能力,我們把智能芯片置于車內,讓這些單車擁有了定位、控制和數據傳輸的功能?!彼赋觯琽fo和全球頂尖的技術公司、GPS服務供應商開展合作,未來ofo能夠希望為全球20億用戶提供無差別服務。
在出海背后,這代表著中國智造和中國互聯網的新發明,據寶哥了解,ofo的商業模式和國際化戰略甚至還引發了不少硅谷企業的模仿。
而摩拜,正開展“摩拜+”戰略,試圖探索多元化的業務模式。出海方面,其僅覆蓋了9個國家。17:9,這幾乎是2倍的差距,全球化的意義對單車企業而言,不僅意味著品牌和實力,實際上更能夠上升到國家的高度,在共享單車已經上升到“新四大發明”的高度之時,出海意味著中國制造和代表著中國互聯網的創新和發明。
而ofo速度背后,不僅是資本的支撐,更是團隊對海外市場的判斷、產品技術的過硬(其是唯一獲得英國共享單車協會認證的無樁共享單車)、也有政府的認可和自身運營能力和實力的證明。
ofo創始人戴威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在2017年底達成覆蓋20國的目標,如今來看,這個目標甚至還有可能超標完成,這也成為了史上出海速度最快的互聯網公司,成為了第一個被全球廣泛抄襲和模仿的互聯網公司。
“摩拜+”戰略和背后的焦慮
根據公開報道,9月27日,摩拜和首汽約車達成合作,將在摩拜APP內接入首汽約車,在全國十個城市內進行試點。10月22日,摩拜再次宣布接入嘀嗒拼車入口,在APP中集成為用戶提供拼車、約車的服務。
在寶哥看來,摩拜+戰略其實是寡頭公司在如今格局之下對流量獲取和流量變現的焦慮。在此之前摩拜在QQ、微信、美團等平臺已經開通了“掃一掃”的入口,這是流量獲取的焦慮,而接入別的出行服務,則是流量變現的焦慮。
摩拜的焦慮并非沒有道理,要知道國內最大的出行巨頭,滴滴早已站到了競爭對手ofo那邊。去年9月,共享單車酣戰之時,滴滴出手,戰略投資ofo。今年4月,滴滴再次開放接口,將ofo接入了滴滴平臺。
作為國內第一大共享出行平臺,滴滴的用戶基數大,更重要的是,精準,其打開APP的目的就是出行。
而反觀摩拜,當你打開美團時,你想做的事情是看附近的餐廳,你選擇打折或者優惠券。當你打開QQ和微信時,你想做的是聊天,找你的好朋友或者陌生人。不可否認,以上的場景都可能存在流量轉化,但轉化率還是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用戶的使用習慣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點餐變成單車,這需要歷經的時間可能對手早已和你拉開了十倍二十倍的差距。
ofo劍指全球化
在全球化戰略方面快速推進的小黃車,近日宣布其日訂單已經突破3200萬,再次刷新了共享單車行業日訂單歷史最高紀錄,盡管摩拜的訂單仍然緊隨其后,但這并不妨礙ofo稍稍領先,成為全球的共享出行平臺。
根據數據顯示,相比去年同期,ofo日訂單量增長超31倍,是共享單車行業增速最快的平臺。據統計,ofo已在全球連接超過1000萬輛共享單車,為全球超180座城市的2億用戶提供了超40億次高效便捷、綠色低碳的出行服務。
因此,實際上ofo和摩拜,這兩家公司的基因早已不同,單車之路已經進入了岔口,并且恐怕二者還會越走越遠。
作者:崔大寶「BP+」創始人,BP+一家提供商業咨詢,BP制作,融資服務的機構]團隊擁有8年創業管理、投資分析、 行業研究、 評論分析、品牌公關傳播經驗。曾指導服務超過百家創業公司商業計劃書,幫助融資金額近2億元。并獲得國內知名投資機構和大佬投資人聯合投資。
商業分析科技人文自媒體;已入住今日頭條、搜狐新聞客戶端、一點資訊、網易新聞、騰訊新聞客戶端、天天快報、艾瑞專欄、鈦媒體專欄、投資界、知乎、簡書等各大媒體平臺覆蓋粉絲3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