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怕失敗,因為我知道還有未來。失敗固然令人悲哀。 然而,最大的悲哀是在生命的征途中既沒有勝利,也沒有失敗。----尼克松
悲觀者把挫折看成是永久的、普遍的、人為的;而樂觀者 則認為挫折是暫時的、偶然的、并非人為的。 ---馬丁?塞利格曼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競爭變得更加頻繁和激烈,我們的對手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里的對手,可能是具體的人、具體的實體,也可能是困難、挫折、逆境、厄運。
如果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一下,也許我們會發現,真正讓我們成熟起來的是逆境,不是順境;真正讓我們熱愛生命的是死神,不是陽光;真正促使我們奮發努力的是遇到的打擊和挫折,不是富裕的條件;真正逼迫我們堅持到底的,是我們的對手,不是親人和朋友……
真正促使我們成功的力量,往往積聚在挫折與失敗中。
挫折可以鍛煉一個人的品格,也可以激發一個人向上發展的勇氣和潛力。當被逼得無路可退、無路可走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在最后的時刻想出辦法來自救,無形之中反而促成了人生的輝煌。所以,我們應該正視挫折和困境,感謝它所孕育的成功。
然而,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有的人意志不夠堅定,經常半途而廢,這樣的行為無異于是對生命的浪費,是一種懦弱的表現。而有的人,卻能吃一塹長一智,在挫折中學到經驗和教訓,這才是真正的“勇士”。
20世紀60年代中期,通用電氣公司的一位年輕工程師負責一種新材料的研究。誰知,就在他躊躇滿志,想要好好表現一番的時候,意外卻發生了。
在實驗的過程中,研究設備突然爆炸,實驗室和廠房頃刻間化為烏有,公司因此損失了幾千萬美元。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打擊,年輕的工程師幾乎絕望了,他想:我在通用的夢想破滅了。懷著忐忑不安的心
情,他迎來了通用總部的高級調查人員。
可是沒想到,這位調查人員劈頭就問了他一個出人意料的問題:在這場事故中,你得到了什么?他先是一驚,接著失望地說,我得到了一個結論——這個實驗行不通。接著,這名高級調查員再次“語出驚人”,他說,那就好,最可怕的是你什么也沒有得到。
一場驚心動魄的事故就這樣被解決了。而這位年輕的工程師,也從這件事情中學到了謹慎,這為他日后在通用的發展起到了警示性作用。
這名工程師,就是后來帶領通用公司高速發展了20年,被譽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韋爾奇。
因此,挫折何嘗不是人生的另一種財富呢?當你遇到挫折時,如果能夠認真進行總結,吸取其中的教訓,科學地調整自己,爭取不再犯類似的錯誤,那么下一次的時候,你就有可能獲得成功。
懂得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就有可能將挫折化為“人生的良師”,變困難為好事。如果在挫折面前一味地抱怨、消極忍耐,而不去主動出擊,甚至還自暴自棄,那么挫折永遠是挫折,你不會在經歷了挫折之后獲得任何成長。
自古以來,一切杰出人物,有哪一個不是經歷過無數挫折的?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 《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因此,如果我們要想成功,就必須正視挫折,在困厄中也能發憤圖強。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員工一遇到不順和挫折就想放棄,或者是想找別人幫忙,向領導求救。找別人幫忙是可以的,至少比放棄要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別人幫得了我們一時,卻幫不了我們一世。如果我們不能自己克服困難,磨礪自己的意志力,那么靠依賴別人,或是干脆放棄,是永遠都不可能成功的。
在工作中,我們要拿出自己的勇氣和智慧,與挫折進行抗爭,并且在挫折中學習,懷著對美好生活和成功的渴望,長期不懈地努力。這樣,我們才能迎來幸福的降臨;才能更有把握全面升級,自我發展;才能成為企業的好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