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治療指南》
第十章 短程精神分析治療
短程精神分析治療側重于病人心理發展的連續性,認識病人生活經歷中某個精神動力沖突的出現會使得心理發展受到阻礙。治療者通過解決病人生活中這個最關鍵的沖突而使得病人整個成長和發展過程得到改變。因而,短程精神分析治療比長程心理治療更依賴于病人自身的能力,應并用在治療過程中所獲得的進步去擴大治療的效果。
有能力識別焦點沖突是病人進行短程精神分析治療的必要條件。此外,病人必須有從感情的關系上考慮問題的能力,以及強烈的治療動機。病人的主訴越單一,沖突就越可能在短期內被解決。對嘗試性的解釋反應良好,是預后良好的指征。如果治療者缺乏與病人建立交往的能力,就很難在短程心理治療那么 短的時間里與病人建立起治療聯盟。邊緣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以及偏執障礙的病人不可能通過短程精神分析取得滿意的效果。焦點沖突的選定是短程精神分析治療評估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治療者可以通過了解起病誘因、早年心理創傷、重復的行為模式等去發現焦點沖突,偶爾也可以通過病人的夢去發現它。此外,當晨生活中沖突與兒童時期的沖突之間有緊密的聯系,由此也可以作為發現焦點沖突的一個途徑。在評估階段結尾之時,應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病人講明他的焦點沖突,讓病人知道自己的焦點沖突,以便針對性地開展治療。曼將焦點沖突描述為病人“現存的長期忍受的痛苦”。焦點沖突在病人生活中應是活動的。對焦點沖突的嘗試性解釋往往引起情感反應。要警惕成功時的沖突,不要僅看到失落時的沖突。一個移情對象選定一種焦點沖突。揭示引起抑制的沖突。
短程精神分析的療程為每周一次,10-20次為一個療程,特殊病例可達40次。
所有用于精神分析治療的技術,如防御的分析、移情的解釋、再建等,均被用于短程治療。對于悟性較高的病人,也可運用解釋夢的方法。解釋移情需要病人受過一定教育有一定領悟通力,治療者也要用病人能理解的語言進行解釋。通常在10-12次治療的期間解釋1-2個移情。治療成功的關鍵還在于運用“有益的忽略”。治療者應對治療過程的各個階段做到心中有效,這樣才有助于識別病人在不同治療時期的情感反應(早期的期盼,中期的阻抗,末期的移情)。
第十一章 邊緣型等嚴格人格障礙的心理治療
邊緣型人格障礙系指一組癥狀表現多種多樣的病人,其癥狀包括強烈泛化而持續的焦慮、恐怖癥狀、強迫儀式動作、轉換癥狀、疑病癥狀等。這些病人主要運用原始的防御機制,在人際關系上明顯地表現他們特有的內化了的“客體關系”。他們運用“分裂”防御機制,這是這些病人缺乏完整的心理結構的重要原因。邊緣型人格障礙病 缺乏牢固的、現實的自我形象,缺乏自尊,對母親(或養育者)缺乏基本的信任感。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的防御機制有:分離(正性的自我和客體的形象與負性的自我和客體的形象分離開來),否認(有意地不理會重要的現實),貶低(極底地輕視和抵消),原始理想化(夸大別人的力量和威望),無所不能(夸大自己的力量),投射(把自己沖突的沖動歸咎于別人),投射認同(投射到病人想控制的某個人)。
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內心主要沖突的性質是屬于原始的或“前戀母期的”,并以此作為與神經癥病人的分界。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早年生活經歷中有明顯的母-嬰關系紊亂。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最大的問題是不信任別人,沒有安全感,感到在這個世界上自己處于信不穩定的狀態。在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的治療過程中,一旦性的沖突在移情中被激發,治療者就必然會看到處于深層的關鍵性的沖突。在心理治療中,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公開討論色情沖突、攻擊、妒忌等的機會要比神經癥病人多得多。因為,病人往往用對性關心的表象來掩蓋隱藏在深層的、更為嚴重的不信任感。
在給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做心理治療時,治療者必須善于發現病人“見諸行動”的危險,并加以控制。治療原則包括:處理破壞性的沖動,由理智和情感兩方面來理解病人的交往,迅速而機智地對負性移情及歪曲現實作出解釋,解釋原始防御,遏制和理解反移情反應。
如何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運用移情-反移情關系,是治療者最難學、最消耗感情的技巧之一。有助于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的態度有:1記住,病人對治療者的體驗大部分是來自過去的生活經歷。2保持醫生應有的關心,不要為自己的反移情所左右。3不要把病人的負性感情往自己身上攬,應該設法對它進行解釋。4充分利用每一次治療的機會去取得進步和理解,但不與病人的防御對質將會使治療停滯不前。5老老實實分析自己對病人的憤怒和怨恨,并認識導致這種反應的移情。
自戀型像邊緣型一樣對別人也缺乏信任,但個人經歷比邊緣型來得要穩定些,只需要集中解決某些個問題。自戀型人格障礙病人很在乎自己脆弱的自尊,故而能與治療者建立多種移情。“鏡映”移情和“理想化”移情,是自戀型人格障礙病人的特征。分裂型人格障礙病人你是安靜的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情感淡漠少變,很少輕舉妄動,也一樣對人缺乏基本的信任。治療師必須十分理智,也必須充滿感情,提防病人為生活中的事件而引起自殺觀念。治療的目標是提高這些病人的情感交往能力、信任感以及自尊心。
第十二章 支持性心理治療
支持性心理治療是臨床實踐中用得最多的心理治療。目的是幫助病 重建自己最高水平的功能、能力、身體狀況和生活環境。
病人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精神上十分健康、適應良好,卻由于重大的生活事件而出現精神障礙;加緊一種是患有嚴重精神疾病或慢性疾病,同時自我功能明顯缺乏。
支持性心理治療的技術:了解病人的防御機制和心理發展的沖突,建立和保持治療聯盟,提供一個“支持環境”,組織病人的認識:將治療者的自我借給病人,經常地注意移情狀態,將調整了的病人的感情表達出來,探索替代的活動,有節制地和支持性地運用解釋,運用藥物并了解遵從的程度。
支持性心理治療中解釋的運用:有節制地運用解釋,準備病人,解釋的同時給予保證,給病人有拒絕解釋的余地,在修通時,啟發病人進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