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伙伴共讀第25天。
? ? 又出門5天,所以先把《正面管教》最后一章留著,帶了《靜悄悄的革命》來讀。
? ? 可以說這是我看過的前言部分最多的一本書,有譯者序、作者新敘、作者中文初版序和前言。
? ? ? 在譯者序里面,有4/5的內容都是引用佐藤學說話的內容,我想,譯者是作者的超級崇拜者吧,所以即便是在譯者序里面,也這樣大量地引用了作者說的原話。
? ? ? 一、前言部分
? ? ? ? ? 關于小林老師的故事,有兩部分很有意思:
? ? ? ? 同一個老師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卻有不同的評價。正因為此,小林老師開始努力營造一種學生能夠安心學習的氛圍,構建互相學習的共同體。教室里必須是輕松關系,每個學生的合作的前提是必要的自立(共同體和合作學習的區別之一)。而安心、自立等這些都可以通過觀察每個學生的表情學習和姿態來發現。
? ? ? 為什么在前言里把小林老師的教學經驗大筆墨詳細描寫呢?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林老師對教學的反思和經驗,并在教室里面進行教學的改革。對自己教學的反思和經驗的交流,是每位教師成長的糧食,也是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
? ? ? 希望讀有所得。
二、關于主體性神話
? ? ? 首先是關于教室。每一間教室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坐在教室里面的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獨一無二的,每一個老師也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么多獨一無二的走在一起,那么肯定就沒有相同的氣息的教室了。面對這樣多樣性的教室,怎可用統一的規劃的教學方式來教學呢?所以,教學改革邁出的第一步是改革教室。
? ? ? 2. 主體性神話。這部分我的理解是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是變成了主體性神話,過了度 ,又是非常棘手的問題,這也會變成學生的學習壓力。
? ? ? ? 神話是指將學生和教師互動以及教材和學習環境等割裂開來,僅僅是成為學生的需要愿望和態度來進行。這是一種自我學習的理想化,過度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能和教師互動,沒有和同伴和學習環境來加以認識,那么學習是無法真正生成和發展的。
? ? ? 這里指出教學應該建立在每個學生的主體性上,但是要克服主體性神話,也就是說以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為核心,同時也要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方式來轉變。
? ? ? 想起了平常生活中的例子:有些家長倡導以孩子的想法為中心,相信孩子是講道理的,可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卻非常的難,孩子會無理取鬧,你有自己的性子,這是為什么呢?
? ? ? 我想這就是家長犯了孩子主體性神話的錯誤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