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這種“病”,不同點就是不同的人有輕有重,有些人發病時很嚴重,就像快見到上帝了一樣沮喪;但有些人卻很少發病。此時此刻,我在發病中寫這些文字。我有病,病的不輕。
“大姨媽”是女生的惡魔,每月一次必來光顧。在大姨媽的日子里,女生被稱為流血七天而不死的動物。女人有大姨媽,那男人呢?對,男人有大姨夫,雖然沒有得到科學家的一致認可,但是它確實存在,只是不像“大姨媽”那么有規律。
男人的大姨夫沒有外在明顯的表現,往往是精神層次上的顯露。并且大多情況變現為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無法集中,心不在焉,易發怒,感覺心情不爽等癥狀。大姨
夫和大姨媽一樣,有些人表現嚴重,有些人反應并不明顯。并且大姨夫也和大姨媽一樣,心情調節可以起到很好的減輕癥狀的作用。
從這周周一開始,我好像就被“大姨夫”拜訪了。精神狀態不佳,心情不好,工作效率偏低,一個網站首頁花了兩天時間才完成。下班后只想立馬回去躺在床上,勞動
量并不大,但感覺非常疲憊。剛打開手機便收到陌生人發來的“圈1點贊”,我真想回句“點妮瑪”,想了想還是算了,點擊右上角,選擇了“消息免干擾”。
男人的“大姨夫”似乎和不分男女的拖延癥息息相關。躺了一會兒,還是掙扎著坐了起來,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公眾號還沒更新,最近公眾號更新頻率太低了,怎么增
粉,堅持了這么久,不能這時候放棄。更新公眾號唯一的動力就是看著閱讀量在階梯式的增加。不會忘記最開始找好友轉發,閱讀量僅維持在20-30的范圍。雖
然進步緩慢,終究一步一個臺階走了過來。雖然沒有與這三千粉絲有過多的交流,但他們卻是我繼續更新下去動力的重要組成。
“大姨夫”是需要調整的,敲著這些字似乎心情在轉好,再看看桌子上擺放著下班后買的多肉和金魚,心情值又提高了一個百分點。再想想昨天晚上一篇轉發頭條的微信
文章目前閱讀量已經達到5.2萬,估計僅這篇文章就能給我帶來20元的廣告收入,嘿嘿,可以吃頓不錯的晚飯了。Come on,繼續漲下去。
一種交織“大姨夫”和拖延癥的病。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點,做好調整,及時規避。學會養習慣,對抗拖延癥,我的道路也不平坦。
一個熱愛文學,喜歡讀書,但又寫不出多少好東西的人,感謝你的關注。
這里舞臺不大,但歡迎每一個想寫點東西,留作日后記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