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和錢鐘書,清華大學(xué)相遇,悸動了兩人的心,從此開始交往,恩愛相伴一生,從愛情到濃厚的親情,不管日月輪回多少次,夫妻倆63年的感情一如當(dāng)年甜蜜,著實令人艷羨。
他們兩人相濡以沫相伴一生的歲月里,有三個時間段的鴻雁傳書,為他們兩人認(rèn)可彼此、互定終身和甜蜜恩愛相伴一生,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①
錢鐘書自從和楊絳有了一面之緣,他的心便有了歸屬。
雖然聽說楊絳有男朋友(誤會),但仍想當(dāng)面告訴她自己的想法,寫信給楊絳,約她到工字廳見面。
其實,楊絳也打聽到錢鐘書已經(jīng)訂婚。
有趣的是,兩人見面后的第一句話,錢鐘書說的是:“我沒有訂婚”,楊絳說的是:“我沒有男朋友”。
消除誤會的他們,緣分可遇不可求,開始了屬于他們的愛情。
確定戀愛關(guān)系后,錢鐘書幾乎每天都會給楊絳寫信,或長或短,從不缺席。
那時候,清華大學(xué)院內(nèi)就有郵筒,寄信方便,而且信會直接送到寢室宿舍,收信也方便。
楊絳知道,無論她此刻在做些什么,只要回到宿舍,便會有一封獨屬于她的信,在安靜地等候著她,由她展開信箋,細(xì)細(xì)品讀。
雖然多是交流各自在看的書,但薄薄的信箋也寄托著濃情厚意,和對彼此的思念,讓兩顆心越走越近。
一橫一豎寫愛好,一筆一劃寫愛意。
那個年代,書信是他們了解彼此的溝通方式,也是緩解思念的良藥。
? ? ? ? ? ? ? ? ? ? ? ? ? ? ②
第二階段的書信往來,是在楊絳準(zhǔn)備備考清華大學(xué)研究院期間,錢鐘書向楊絳提出訂婚的請求,卻被楊絳拒絕了。
楊絳是愛錢鐘書的,也愿意與他共度今生,只是并不希望這么匆忙。她在寫給錢鐘書的信中做了解釋,認(rèn)為她正在積極備考,清華大學(xué)四年本科所學(xué)的知識都要一一補齊。
錢鐘書尊重她的想法,他愿意繼續(xù)等下去,等她同意的那一天。
從清華離校后,楊絳回到蘇州,在親戚的介紹下,來到一所小學(xué)做教員。
她原本以為小學(xué)教員是一份輕松的工作,可以有大把的時間用來補習(xí)功課,而且每月有一百二十元錢的薪酬,算得上是不錯的待遇。
但,正式人職后,她才發(fā)覺是自己太天真,這并不是簡單清閑的工作。
每天工作繁重,她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能夠安心補習(xí)功課的時間十分有限,所以她萌生了明年再報考清華大學(xué)研究院的念頭。
得知她有意推后一年再考,錢鐘書極力反對,他并不認(rèn)為這是明智之舉。
為此,楊絳冷落了他好長時間,甚至讓錢鐘書以為她要了斷彼此的感情。
縱然楊絳以冷漠相對,錢鐘書卻沒有就此放手,一直堅持給她寫信,一封接著一封,可以說字字含淚,終于打動了楊絳,二人重歸于好。
一筆一紙寫相思,一來一往寫未來。
戀愛中的磕磕絆絆,是正常現(xiàn)象,反而為促進他們加深了解彼此,提供了機會。
長時間的書信往來,不但消除了誤會,更讓他們清晰地了解到,各自對這份感情的重視,更學(xué)會了珍惜這份真摯的情感。
楊絳也確信,她是愛錢鐘書的,一如錢鐘書愛她。并邀請錢鐘書來家中拜見父母,并征得錢父的同意,舉辦了訂婚禮。
? ? ? ? ? ? ? ? ? ? ? ? ? ? ? ③
第三階段的書信往來,是在那個動蕩的年代。
兩個人到干校學(xué)習(xí)改造,分隔兩地。
楊絳說:那一段時日,讓她難以忘懷的,并非勞動、飲食、居住和衛(wèi)生等難關(guān),而是有關(guān)丈夫,有關(guān)思念。
錢鐘書每隔兩三天就會給楊絳寫來一封信,字小行密,總有兩三張紙。同來的人中,就數(shù)楊絳收到的信最多,竟還被他人取笑。
楊絳每憶及當(dāng)時,都是溢于言表的幸福。
她說:我貼身襯衣上有兩只口袋,絲綿背心上面又有兩只,每個口袋至多能容納四五封信(都是去了信封的,而且只能插人大半,露出小半)。
我攢不到二十封信,肚子上左邊右邊盡是硬邦邦的信,雖未形成大肚皮,彎腰卻很不方便。
衣袋里實在裝不下了,我只好抽出信藏在提包里。我身上是輕了,心上卻重了,結(jié)果只好硬硬心腸,信攢多了,就付之一炬。
我記得曾經(jīng)在縫紉室的泥地上當(dāng)著那女伴燒過兩三次,這是默存(錢鐘書)一輩子寫得最好的情書。
信箋自然珍貴,但那顆時刻惦念著她的心、那個人,更難得。
在那個年代,雖然飽經(jīng)坎坷磨難、嘗盡人生百味以及歷經(jīng)曲折動蕩,夫妻倆依然哀而不怨、怒而不爭。
他們通過書信互相安慰、互相鼓勵、互相支撐和互相牽掛,通過書信了解彼此的近況,了卻彼此的思念。
一夫一妻寫牽掛,一撇一捺寫人生。
在楊絳先生和錢鐘書63年的相識、相知、相愛、相伴的人生旅途中,書信即見證了他們的真摯醇厚的愛情,也見證了他們相濡以沫的親情,更成為了他們倆在關(guān)鍵節(jié)點,對彼此的深情和思念、牽掛和陪伴。
鴻雁傳書連你我,一生相伴到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