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洛夫和席勒認為信息不對稱和人的非理性是導致自由市場失效的根源。商家利用以上兩點來從消費者身上攫取利益。對第二點感觸頗深,以kindle為例分析。一個重要的觀點是消費者在決策的時候通常高估自己,以理想之我作為依據,而現實之我和理想之我通常差別巨大。這違反了經濟學理性人假設的前提。
kindle宣傳釋放的主要信息是:1. 電子墨水護眼 2. 購買ultimate 服務比紙質書更省錢 3. 攜帶更加方便 4續航時間長 5 攜帶更多書籍 6 夜光……
里面存在嚴重的誤導消費者的行為。他讓大多數消費者自我膨脹,讓理想之我占據在決策中占據上風。理想之我:護眼、續航時間長有利于我們長時間閱讀,ultimate服務使我們讀更多的書花很少的錢,攜帶更多的書有利于我們自由切換想讀的書,夜光使我們即使在夜里也可以閱讀。不得不說,對于非重度閱讀癥患者來說,這個理想之我與現實差距很大。首先,一個人正常有效閱讀的時間大概2小時左右,續航時間所起作用并不十分必要。其次,不得不說,紙質書可以cover kindle所有所謂的優勢;;除去翻頁問題,電子墨水總歸不會比紙質更好; 紙質書限制我們只能專注閱讀一本書;;紙質書永遠不會有電量的煩惱;紙質書更容易做筆記,更容易翻頁、前后聯系;讀書本來就要是慢工出細活,囫圇吞棗結果是抓不住精髓的。再者,夜讀實在是一個巨大的幌子; 黑夜讀書除了傷眼、強說情懷之外似乎沒有更多涵義,我們會不知不覺陷入亞馬遜營造的夜讀的詩意的陷進中去。最后不妨分析一下開銷,一個中等不帶夜光的kindle要600元,每月ultimate 服務12元,以五年為期比較,使用kindle我們要花費600+12*12*5=1320元,根據中國人年平均閱讀量<5本,一本書平均50元計算,可以購買紙質書56本書。雖然憑借kindle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書,但我們閱讀效果往往不會更好。況且閱讀量大的當屬學生黨,這一類人完全可以憑借圖書館滿足大部分需求;另外kindle存在專業書籍的空白、花費更多購買如皮套等輔助設備、被損害、丟失可能性等等不足與風險。綜上所屬,除非重度閱讀癥患者,對于一般人來說買紙質書無疑更劃算。
聯系一下實際,最近的王者榮耀遭批不是沒有道理的。玩家在游戲中的不理性體現在自制力差與過度的爭強好勝。自制力差導致玩家長時間玩游戲,而這部分人往往會吸引周圍的人玩,如此循環是的游戲供應商的顧客越來越多,大大增加了顧客購買服務的可能性;過度的爭強好勝使得玩家不惜花錢購買裝備提高勝率(尤其是騰訊游戲)、花哨的皮膚或效果。騰訊充分利用了消費者的不理性,顯然沒有承擔起與其社會影響力相符合的社會責任,沒有堅守商業道德。
最后想說的是,在市場中的大多數消費者真的是自由意志么?即便他們可以自己做決定,但是他們的決策早就被有心機的商家所左右,他們周圍遍布著陷阱,早晚踏入其中其中。如果商家、企業沒有道德底線,把利益至上奉為圭臬,消費者的骨血早晚被他們吸盡。? ? ? ? ? ? ? ? ? ? ? ? ? ——經世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