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澳門行終于在這個黃金周實現啦!如果不是虎門大橋的那接近6個小時的塞車時間,我想這次個人旅行堪稱完美。沒有絲毫準備,沒有明確的目的地,就那樣隨心所欲,隨性而行,一邊感受著當地的風土人情,一邊追溯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
10月的珠海,紅日來得那樣強烈,不留一絲情面。洗漱完畢,吃個便餐,兌換了澳門元,便隨著人潮過關。怕烈日灼傷皮膚,拿出傘欲撐開而來。身后的中年大叔埋怨道“你咁鬼矮,毛撐著把遮了,擋住雙啱,咩也都睇唔到。”(大概意思,原話不記得了)那時真想問候他家人的,算了,趕路先,別被不重要的人毀了心情,況且游客確實太多,幾乎摩肩接踵。
邊檢大廳分為A/B兩個廳,一邊持護照通行,一邊持通行證。因是E簽證,便可直接從自助通道通過中國海關關卡。(我的通行證是G簽,所以不用跟團)。過了中國海關,走到澳門海關處排隊等候取憑證過關。此處若是有過備案,也可自助通行。走出關口,能看到外面有很多公交車。記得領導跟我說過有免費巴士可以坐,然而我沒有發現。就單純地跟著人流,匆匆前行。不巧,有人丟了通行證,另一人撿到,然后又給我,讓我趕緊去找那個人,無果。路人甲讓我交給警察叔叔,沒發現有蜀黍,便自作主張裝進包里,一路同行。
沒有攻略,也沒有方向。旅行在外,第一次想要任性一回。望著街道兩旁陳舊的房子與雜貨店,我知道,澳門,我心心念念的地方,我終于走進你的懷抱。小時候那首《七子之歌》應時應景地在我腦中循環了起來。
沿著馬路前行,對面一堆人在巷子排隊等候。走近發現是公交站臺,上車MOP$3.2,沒有散錢,尋思著澳門也不大,就走路吧,當減肥。遵從內心最迫切地想法,坐車的念頭打消了再沒驚起。一邊漫步,一邊帶著好奇地眼光觀賞著一路的風景。走路能看到感受到的,絕非乘車所能看到感受到。直到最后,仍感謝自己的這一決定,因而得以切身體味當地的民居生活,風俗習慣。
街邊小涼亭,十幾個老頭老太打牌正熱鬧,未敢靠近,怕擾了他們的興致。三岔路口的對面是林則徐澳門紀念館,門口站著英俊的保安,不由得多看了幾眼。進門草木森森,香火裊繞。有游人或是當地人正虔誠地跪拜著。不習慣廟堂,粗略掃視一圈,從側門出去了。左轉往前,看到一建筑物,題名“思親園”,特別好奇那是個什么地方。周圍行人二三,不管啦,徑直走進去,然后立刻被嚇得退回來。原來這是放骨灰盒子的地方,瞬間理解了那幾個字。
澳門的人行天橋是電梯式的,狹窄而陡峭。站在環形的天橋上,從“天井”眺望遠處的高樓大廈,藍天白云掩映下的建筑真是美得讓人心醉。徒步走過一條條街,房屋不總是那樣新的,有的甚至可以說是破爛。馬路是狹窄的,大路四車道,小巷子多是單車道。偶見一條巷子里整齊兩列地停放著摩托車。腦海立刻閃過了越南街頭。越南也是個摩托車國家。途經一大約兩層樓高的紅色建筑,是他們的菜市場,有沖動去看下菜價,終因不愛那味道而止步。喜歡他們白底深藍字的水泥路牌,有歷史的痕跡。
一路走走停停,哪怕烈日炎炎,不知倦。不知是第幾個轉彎后,望見對面一高聳的大樓-Sofitel 十六浦娛樂場,再往里看去,“娛樂場”三個漢字下面赫然寫著casino。心里一下就明白了,這就是賭場。沒有著急地穿過馬路近看,給自己留個懸念,返回時的動力。我所站的位置,恰巧又是一個三岔路,在賭場馬路的斜對面是李錦記蠔油莊。為什么單單對這名字情有獨鐘呢?因為李錦記是我們的一個大客戶!也是在這個路口,慢慢朝里走的過程中,人又開始多了起來。鉅記手信店,周生生,再看看三角指路牌,似乎是要到了某個著名景點了?果然再走幾步,就看到了類似廣場上的蜂蛹般的人群。拍照的,坐著吃零食的,嬉戲的……廣場上的噴泉旁紅色的光獄樓縮略版尤為引人注目。城樓上的標題是繁體的“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八周年”。可以看出澳門政府對大陸的重視。但我很好奇地是,為什么不是天安門城樓的縮略版呢?
廣場對面是民政總署,正門中央有花好月圓四字,兩側綴著粉色的蓮花燈。乍一看,我想到了靈堂(原諒我想象力豐富)。自拍了好幾張,轉到陰涼處繼續走。三角處的路牌上用四種語言(漢語,葡萄牙語,英語,日語)告訴游客,已進入澳門歷史城區。狹窄的道路兩旁是琳瑯滿目的商店:首飾,服飾,特產,化妝品,護膚品,藥店……每一個店里店外都擠滿了人。想起了同事的一句話“節假日出行,長得高的看人頭,長得矮的看屁股,你想看人頭還是看屁股?”我看風景啊!
原來澳門也是有山的,大三巴牌坊,大炮臺,澳門博物館就在山上。一路上行,看著拍照留念的人一群群,我也想讓人幫忙,卻終沒說出口。看過了牌坊,接著去了地下圣堂 納骨堂 墓室,有點小恐懼的。仍借著膽量繼續,進門后看到“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幾個字,心里就踏實了。這里陳列著天主教的寶物,我對此興趣不大,走馬觀花一遍。出門,出牌坊,往左手邊走,是博物館與炮臺的方向,需要爬階梯。爬上大炮臺頂層,就見到了澳門博物館幾個字。徑直走去,坐電梯往下,便是博物館入口了。國慶期間免費參觀,運氣真好!這里也有免費的WIFI可以蹭。需要聯系親朋好友,或是發動態的,可別錯過了這個機會。沒有什么地方比博物館更能快捷地了解到該地的歷史變遷了吧!在這里邊蹭著WIFI,空調,邊研究著歷史,甚是愜意。出了博物館,回到炮臺頂樓。在這個城墻上,適宜遠眺整個澳門。再次被藍天白云下的城市景觀陶醉。而仔細俯瞰澳門的建筑居民樓時,我還是想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陳舊”。許多地方更像是大陸繁華地段里的城中村。也許這也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弊端吧!誰都不想讓這些破爛的建筑影響到整個城市的形象,然而要拆掉卻又是勞民傷財的事,進退維谷,索性置之不理。便成了這般景象!
從大三巴下來,感覺到肚子餓了,看了看時間,已是接近下午1點了。想想來了澳門,一定要嘗嘗當地特色才過癮,便先買了兩個葡撻。沒想到這倆家伙就撐壞了我,再也吃不下其他東西了。眼見著要走出這條特產街道,兩手還空空。兌換的錢還沒用呢!于是,走進其中一家手信店,買了些小零食準備和同事分享。不曾想,在這家店里,我享受到了歐美人的待遇(反正不是國人的待遇)。結賬時,收銀員一直和我講著英語!“Are those ok ?”我點點頭。“Ok ,I am now packaging for you .Totally 120 dollars .”我給把錢給她,她又說了句“Thank you.”走出店門,我還在竊喜,竟然沒有收我包裝袋費?排我前面的大陸人,她向他索要了10元的包裝費!那一刻,我欣喜若狂,她不是會把我當某個國家的人了吧!看來,皮膚黑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嘛,今后再不用為自己的膚色自卑了。
看路牌時,有留意到附近有教堂,于是踏著尋找教堂的路,行進著。一會便來到圣母誕辰主教座堂。坐在教堂里的凳子上,虔誠地望著耶穌祈禱了一番。仍記得在越南的紅教堂許下的愿望早已實現,這一次,也會嗎?沒能找到玫瑰教堂是遺憾,但已感疲憊,遂決定返回。回到casino。看著長長的人群,便知此處可乘免費巴士回關口。以為進入賭場需要什么證件,排隊當頭,看著他們自由進出時,不管不顧一個箭步朝門口跑去。保安攔著我,我以為怎么了,原來是不能帶東西進去。存好物品,大搖大擺地進去,扎在不同的人堆里看了幾分鐘。然后在某靚仔處偷偷地錄了個從押注到開盤全過程的視頻。心里癢癢想玩一盤,然買了護膚品之后已沒多少錢,拿不出手,作罷。依戀地坐上返程的免費汽車。出了關,廣場上有電梯下行,我以為是近道,還不用曬太陽。哪知,下去之后才發現自己像艾麗斯掉進了迷宮里。上百家,或許上千家的大大小小格子店鋪,一心想著去汽車站坐車回公司,早已沒心情瞎逛。找不到出口,急得自己快哭了。真是傻得可憐!
17點40分,回東莞的車出站了,看著車窗外"珠海站"幾個字緩緩退后,我的澳門行也在疲憊中結束了。這一程獨自旅行并不是終點,卻是另一個開始。我相信未來,還有更多的路要一個人去經歷。
PS:
10月1日晚上8點30分,在經過一系列戲劇性的波折后,汽車終于抵達拱北通大汽車站。此時距離出發時間已經過了8個多小時,而原本只要不到3個小時!早上出門時,剛巧一輛公交車開走,于是花費近40分鐘等來了下一班。坐地鐵到虎門準備買高鐵票去珠海。廣播里客服一遍遍通知,今明兩天開往各地的高鐵票已售罄,手機也查過沒有余票,我卻不到黃河不死心仍繼續排隊。看到售票機上的灰色字體,我也就覺悟了。復又坐地鐵返回買汽車票。中途卻遇塞車,淚奔!感謝祖國媽媽的生日,給我這么大的驚喜!經交談,知目的地與鄰座妹子相同,且都未訂房。所以相約結伴而行。兩人一同下車后,先覓食填飽肚子,再找落腳處。巷子里很多皮條客(拉客住賓館)。最終下榻于一家位于某大廈高層的客棧。價格不菲,老板毫不避諱地說,國慶的價格是平時的2倍。說著有電話打進來,有人訂房。老板回絕已被倆美女先一步預定了。我倆相視而笑,暗暗慶幸。
這一次我長記性了:凡事要做好計劃,最好有plan A 和plan B,才不會手足無措。沒有計劃的出行,收獲往往是最少。回來后在地圖上查看自己走過的線路,才發現竟然生生錯過了那么多景點,在當時還不算特別累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步行到達。如果再有機會,一定做足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