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心才會走那么遠,但凡有點牽掛,就不會一輩子漂泊,有人會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以此掩飾心中的不安。
突然有點怕遠行,曾經一心往外飛,如今有點羨慕當年選擇師范的同學,畢業后回家鄉教書,安安穩穩地生活,還能常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親,平淡中夾雜著幸福。
名迪上午六點多發來信息說不舒服,失眠了一整夜,感冒還沒有好,高燒反反復復,呼吸道細菌感染喉嚨發疼,可我卻什么都不能為他做,連關懷的話語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千言萬語都不及去給他倒一杯水好,我只能干著急,盼他趕快好,心里默默為他祈福。
小伙伴說胃又開始疼了,人稱林黛玉的她多少讓人有些擔心,記得高三時的她是那么孱弱,一個星期總得請一次病假,陪她回多少次寢室我已數不清了,以前打趣說離了我你怎么辦,幸好大學時的她逃脫了病魔,堅強了很多。
不管過了多少年,我依稀記得和海曼徘徊在醫院門口的恐懼,懷著忐忑的心情在糾結著要不要進去,仿佛世界來臨時的驚慌,我害怕醫院的蒼白與肅靜,陰森森的走廊,痛苦的嚎叫,剛推著用白布掩蓋的軀體出去,隨后就住進一個新的人家,這里每天都演繹著人間的離別。
因為害怕所以想學醫,我知道那種恐懼與無奈,能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渴望,我希望在他們臨終之際能給他們帶來一點點溫暖,用自己的力量驅除病魔對他們的摧殘。
高中時期受過幾個老中醫的恩惠,醫生這個職業在我心中更加神圣,也讓我更加向往,依稀記得那句“技不在高而在德“,可命運偏偏愛捉弄人,也怪自己當初不夠爭氣,最后還是與醫學失之交臂。前幾天跟一個醫學生購買網球拍,我跟他說我相信你,因為我對醫學有種獨特情懷。
人生有的時候就是這么無常,并不是按照你希冀的軌跡走,未來總是撲朔迷離,才更加誘人,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每條路都有它的精彩,我當初追求過,也沒了遺憾,只是有點懷念當初那么執著的自己。
根在哪里,心就在哪里,,你以為你逃得了這宿命,最后也還是落葉歸根,看完家鄉方言演的微電影,名為外婆,我哭的稀里嘩啦,以為自己看淡了這一切,已經成熟到不需要用眼淚來表達情緒,而那天我多么像一個僅有幾歲的孩子,深深眷戀著我的故土,熟悉的鄉音是我揮之不去的鄉愁。
如果那部微電影不是用方言拍,我大概不會哭那么久,二十多分鐘的電影我哭了一個多小時,往日一幕幕浮現,像洶涌的浪濤向我襲來,我被它拍打得遍地鱗傷,奶奶對我恩情太重,贖我一生無法還清。
我時常會在夢中驚醒,明知她已經走了,已經永遠離我們而去,還是在夢中抱有一絲希望,你看她不是還在對我們笑嗎,她在呼喚著我,讓我過去給她推輪椅,,,夢醒眼角殘余一道眼淚,原來我又是在做夢了。
這樣子持續了半年多,對奶奶的故世一直不能釋懷,我怨恨自己當初為什么不多盡點孝心,求學在外我鮮少回家,逢節假日才回家陪陪她老人家,想起畢淑敏的那些字,我淚流滿面。
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定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時間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真正放下是在圖書館看到的一句話,是用文言文寫的,我忘了原話,大體意思是果樹成熟落地是自然的規律,奶奶85歲的高齡應該回到她原來的地方去,她的兒孫都很孝敬她,此生沒有遺憾,她是帶著對我們的自豪離開的,她的靈魂會在天上看著我們成長。
有次她去看牙,有位老爺爺端詳了她好久,左看看右看看,她像孩子一樣害羞,臉都紅了,后來她問人家為什么老是盯著她看,人家答道她面目向善,生的飽滿紅潤,肯定是有福之人,她聽了好高興說她確實有福氣。那時她已83了。
奶奶一生很長,活的很美,她與我爺爺夫妻幾十年都沒有吵過架,爺爺是個木工常年奔波在外,奶奶在家把六個孩子拉扯大,還領養過幾個孤兒一段時間,她在的時候那些叔叔會偶爾過來和她坐坐,現在有事他們也會過來幫忙,以前乞丐很多,會家家戶戶敲門乞討,村里的人家看到會緊閉門窗,避之唯恐不及,當他們來我家,奶奶會熱待招待他們,雖然沒錢給,總有飯菜和水的施給,以填飽饑餓的肚子,還不忘給他們的麻袋里滔些生米。
奶奶對她公婆也很孝順,我曾爺生病快離世時,都是她自己一個人服侍,給自己公公換衣服擦身子端尿盆,一點也不避嫌,奶奶的嫂子也就是我的二奶每次來看望她公公都會吐一口唾液,捂著鼻子不敢靠近。
為什么我會記得那么清楚那些事,因為奶奶老年不怎么記事,她不知道是否講過,所以她的每件事都會重復幾遍講給我們聽,我們也從沒有打斷過她,每次都像第一次聽的耐心,她會講日本鬼子上村的事,家家躲在自家挖的地洞里,她說以前只是怕天陰不怕天黑,這樣可以多賺幾個工分。
每當講到她可以像男人一樣犁田,她眼里總會放光,滿滿的自豪感,每天和我大姨交換著下田挑海水或上坡挑土,在生產隊里很有聲望,工分也賺的比別人多,加上爺爺在外奔波能賺幾個銀兩,舊時社會有米糠都不錯了,連米飯都不易見到,銀兩都是奢侈了。因為家里有些小積蓄,村里誰家吃不上飯都會來跟他們借錢或借米,奶奶從來沒有拒絕,也因此結下好的人緣。日后經濟不濟,也承蒙他們的幫助。
我跟奶奶生活了十多年,從沒有聽奶奶聽過她講過一句粗話或罵人話,她說孝順兒孫代代賢,大伯是村里出了名的孝子,她在外人面前也不吝嗇對我們的贊美,有個老奶奶經常來我家坐,看到我們放學回來在家門口那邊遠遠的就喊奶奶,去超市回來稍各種果凍雞蛋餅或藥品,回家就會陪她看雷劇給她捶捶背,那位老奶奶眼紅了好多次,之后就再也不來,我剛開始不知道原因,后來奶奶告訴我說那老奶奶觸景生情,因為她家里人對她不怎么好。
唯有讀書方面她是謙虛的,別人說你孫子讀書真厲害,那個時候獎狀貼了一墻,領有各種獎品,她總是說他們”咚咚粑粑,咪是不識個“(此處為家鄉話),我知道她心里樂開了花,只是怕我們驕傲才會那樣說。
奶奶留給我們太多的回憶,所以對于她的離世我真是悲痛萬分,一直未能接受,看完電影才會哭的那么撕心裂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世間最深的痛。
上了大學才發覺家鄉的可愛,浪累了就應該回家去,遠嫁的女兒才真是潑出去的水,玩的要好的那幾個人閨蜜說以后就嫁在雷州了,湛江都嫌遠,那個時候笑她們眼界小沒出息,經過一年多在外生活,慢慢明白故土真的很難舍,年輕的時候我可以在外頭浪浪,但不能一輩子漂泊它鄉,尤其不能嫁得太遠。
有次從學校回來,售票阿姨心疼我暈車允許我站在前排,我把從超市買回來的零食全分給車上的阿叔大嬸們,她們得知是從湖南帶回來的特別高興,笑的合不攏嘴,都嚷嚷說是湖南的特產,多拿了的就主動分到后面的車廂去,讓大伙一起嘗嘗,車廂里樂哄哄的,好生歡快,望著車窗外呼馳而過的椰子樹,我心曠神怡,十幾個小時的舟車勞頓全都煙消云散,內心滿滿的喜悅。
無論你走得有多遠,你都會情系于她,牽掛著她,她是你一輩子要扎根的地方,遠方再美也抵不過家鄉一聲輕輕的呼喚。
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