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一天,白居易上山去拜謁道林禪師。見面施過禮后,白居易隨口說道:“禪師這里的風景真是好美啊!”
道林禪師隨手一指不遠處的訪客留下的照片墻,說:“你看他們拍得可美?”
白居易端詳半天,說:“有些美,有些不美。”
道林禪師說:“相由心生。你覺得不美的,拍它的人覺得美。”
白居易恍然大悟:“攝影從心出發,鄙人再不敢妄斷!”
二
白居易拿出新買的亮黑色iphone 7 plus欲拍攝一張照片。
道林禪師馬上說:“不可!”
白居易有些疑惑:“為何他們能拍,我卻不能?難道不能用手機拍攝,非要用單反嗎?”
道林禪師說:“設備乃浮云耳。佛門中人講究超然物外,攝影中人若僅在意器材的優劣,不免落入下乘。”
白居易恍然,遂又問:“那又是為何不可拍攝?”
道林禪師說:“先看。”
白居易問道:“何解?”
道林禪師說:“拍與不拍,風景都在那里。與其沒有把握記錄心中的美好,不如將它留在心間,更多幾分想象,回憶中的風景更加立體和圓潤,這是其一;舉手就拍,不經思考,豈是從心出發?沒有心便沒有生命,這是其二。”
三
道林禪師看見白居易邊聊天邊刷朋友圈,便說:“你且拍兩張照片。”
白居易拍攝了一張彩色照片,一張黑白照片。彩色的照片郁郁蔥蔥,生機盎然;黑白的照片光影流年,卻多了幾分滄桑。
白居易問:“站在同一處地方,拍攝的感覺怎么完全不一樣?”
道林禪師說:“認為攝影是客觀世界的切片的想法是錯誤的,認為攝影是毫無偏差復制物像的想法是有偏差的。”
白居易說:“是的,它是完全纖細的、主觀的、個性化的東西。不論是前期的拍攝,還是后期的處理,都太多個人的主觀因素了。”
四
白居易又問:“那如何開始?”道林禪師說:“你已經開始了。”
五
白居易給道林禪師遞了一根煙,道林禪師擺了擺手,說:“謝謝,正在戒。”
白居易問:“禪師,可有技巧?”
道林禪師左手數著佛珠,看著抽煙的白居易說:“你看魔術師的神奇,大都是心快手快,全賴勤練;你作詩也是如此,讀大量的書、詩,福至心靈,遂有佳作。”
白居易幾乎忘記彈煙灰,點頭稱是:“我一心想在朋友圈發一幅人人點贊的照片也是落了下乘啊!”
六
兩人又喝了一會兒茶,白居易說:“真是好茶!禪師這可是明前龍井?”
道林禪師說:“不是,這只不過是馬云家做活動時掃了十余斤的尾單貨。”
白居易不禁有些尷尬,便問:“禪師,何為佛法大意?”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道林禪師回答。
白居易并不滿意,說:“三歲小兒也知道這么說。”
道林禪師說:“雖然三歲小兒也知道這么說,可是八十老人也不見得做得到啊!”白居易被這看似簡單,實則深刻的道理鎮住了。
七
但白居易依舊有些不滿足,他問道林禪師:“那么,學攝影哪里去找這么簡單卻又深刻的道理?”
道林禪師有些忍不住,向白居易要了一根煙,點燃之后,深深吸了一口,半晌才說:“嗯,這煙不錯。”說完又深吸了一口,吐出一個完美的煙圈,道林禪師又說:“有個人拍得不錯還懂道理,簡書上他叫Leo大叔。”
白居易沒有再問什么,向道林禪師深施一禮,若有所思的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