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銅的這本書從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維、才能、成功七個方面來分析如何成為一個更厲害的自己,提到很多有趣的理論,實操性也很強,作者的厲害之處在于能把很抽象的概念很具象的呈現出來,值得一讀。個人更喜歡前五章,帶給我的啟發比后兩章更多。以下簡單概括一下自己在每個章節受到的啟發。
? ? 第一章:找到自己的節奏。以前看過一下時間管理的書,但正如采銅所說時間管理技巧是“技術層面的解決”,如果你本身就因為求快而痛苦,那么時間管理只會讓你更痛苦。接下來會在工作方面采用未來時間視角,追求效率,在生活方面要采用享樂主義視角,學習放松。
? ? 有趣的理論:時間視角,時間尺度,侯士達定律(實際做事花費的時間總是比預期的要長),時間悖論(實際擁有時間越多,主觀感受擁有時間越少)
? ? 第二章:“看自己,看天地,看眾生”。人生格局的三種境界,我處在哪里?長這么大從來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按作者的建議,從思考“最近一周我做過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開始,好好尋找最高目標,然后通過分析隱含假設,找到解除“兩難境地”的方案。
? ? ? ? 有趣的理論:隱含假設,思維框架,規則遵循理論(人都會基于身份,遵守規則進行判斷,作出選擇),維度分析法
? ? ? ? 第三章:“開始并完成一件事,比做好它更重要” 。非常喜歡這句話。處女座的完美主義強迫癥常常讓我潛意識因為懼怕做不好,所以拖延,遲遲不開始或者虎頭蛇尾。從現在開始想明白要做的事情會立即動手,比如這篇讀后感,哪怕寫的很爛也比不動筆強。 本章實操性很強,很系統的介紹了反思的方法,這篇讀后感也是套用反思框架寫出來的。
? ? ? ? 有趣的理論:拖延心理成本,精益創業,最小化可行產品,多線程工作方法
? ? ? ? 第四章:“用問題串聯知識點,把知識體系化,而非被動搬運吸收”。學習材料時除了用歸納法,還要對比舊知識,同時進行延展,看是否能套用其他體系,打破學科壁壘。要把知識當成技能來操練。終歸就是多思考!多思考!多思考!不知道我這生銹的腦瓜還有沒有救?
? ? ? ? 第五章:大腦需要斷舍離。保證優質信息輸入;利用筆記,圖表等減輕大腦的記憶負擔,讓大腦能專注于思考;激發潛意識;利用“矩陣”和“清單”讓思維更周密。
? ? ? ? ? 有趣的理論:思維手腳架,喬哈里窗格
? ? ? ? 第六章:“努力不是一場意志力的較量,而是一種需要學習的策略”。說的真好!找到正確的努力方向,懂得舍棄,才有成功的可能。
? ? 有趣的理論:長板理論
? 看完書反省了一下自己的各種不足:a) 思考力不足。 b) 沒有掌握生活的節奏。c)行動力不強。等等等等……終于明白其實自己不愛思考,不善反省,所以以后工作學習方面都會不斷提醒自己前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