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公公婆婆,到那里還沒坐下,婆婆就問我“你娘家有沒有年齡和不不合適的姑娘,給波波介紹下。”我是最不愿意聽婆婆說這句話,她最近像魔怔了一樣,看見我就說這句話。
波波今年33,在農村是大齡青年了。再加上波波沒房沒車沒工作,還有一個嘴快的媽,一個難纏的姐,找對象是挺難的。我不喜歡這句話的原因是婆婆的心態,明明是說我們那里的姑娘好糊弄。真的不知道她的優越感是從哪里來的。
“我們那姑娘有的是,但是肯定看不上波波。女孩兒到了這個年齡,哪能不考慮實際的問題呀?波波什么都沒有,還有個是非的媽,是非的姐哪個會愿意和他相親呢?”
“你去問問嘛,沒準兒就看上了。”
“媽,我們那兒這個年齡不結婚的姑娘,都有買房了,能力都很強的。”
“那不正好波波沒房,她有房,你幫問問,沒準兒就成了呢。等波波結婚后他媽媽去照顧他姐,不跟波波一起住。”
“媽,女孩兒到這個年齡肯定都是非常挑的,能力非常強的,而男孩兒在這個年齡幾乎都是沒人要的。”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婆婆還不死心。“你就幫著去問問唄,這里靠城那么近,上班兒也方便吶。”
“媽,靠城近又不是城,都是農村的,人家姑娘在城里都能買得起房,還會稀罕你這靠城近的農村。”
總覺得是因為我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婆婆什么都沒有給我們。結婚后也沒少折騰我倆,孩子也沒幫我帶過,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鬧起來給外人看笑話,所以一直都遷就婆婆,對她挺好。讓她以為我倒貼她兒子,才會讓她有這種優越感?
婆婆今年58歲,沒上過學,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來。波波的媽媽和我婆婆是好朋友,也是一個字不識。而在我娘家,這個年齡的女人幾乎沒有不識字的。我媽媽比婆婆大六歲,都上過學,我二姨今年70識可多的字兒了。婆婆娘家的兄弟媳婦,比婆婆少五六歲,老大和老二都沒有上過學。論教育也沒比我的娘家強。
和老公結婚的第四年老公要做生意,我們倆手里沒有錢,老公結婚前的錢都在公婆手里,而我的嫁妝錢,也花的差不多了。公婆借了4萬給我們,我媽給了我們3萬,老公四個舅舅兩個叔叔,借了兩萬給我倆,本來不打算回娘家借的,實在沒有辦法了,回娘家說了小叔直接把剩下的錢給我補齊了。論和親人的和諧度。也沒比我娘家強。
我娘家雖然是山村,但大家日子過得都不窮。這幾年都種經濟作物,收入還是不錯的。人又勤勞有兒子的幾乎都在城里買了樓房,有女兒的陪嫁也都不少。論經濟也沒比我娘家強。
真的想不明白婆婆的優越感從何而來?我對你好,只是因為我善良,和你可能沒有關系。我尊重你是因為我有教養,而不是因為你有多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