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下班,就被朋友通知取消今天的聚會。朋友家女兒生病了,被送到市里最好的三甲級醫(yī)院治療。我聞訊趕過去,發(fā)現(xiàn)小兩口正在人滿為患的排隊大廳吵架。
男人抱怨朋友說:“明明就是一個小感冒,有必要搞得全家人一起緊張嗎?那么多醫(yī)院都能看,為什么非要來這么多人的醫(yī)院呢,孩子病拖久了更不好。”
“是啊,你就是這么粗制濫造養(yǎng)大的。你要女兒以后也這樣嗎?自己是個沒有人愛的人,讓女兒也沒有人愛嗎?我自己的女兒自己管,不稀罕你在這里,愛滾哪里滾哪里去。”朋友被氣的開始胡言亂語。
在男人眼里,孩子其實也就只是小感冒發(fā)熱而已,但朋友就是不依不饒非要來大醫(yī)院看。這時候朋友公公也開始說兒媳婦不該吵架,小丫頭被奶奶抱在一邊。
想起不久前看過一個真實故事,大致講的是一個女孩因為從小就沒有被父母肯定和愛護過,父母嫌小孩子長得快和浪費錢,常年都是穿親戚家姐姐們不要而送給她的衣服,上學時也是讀的普通一般的學校。
住校的時候也是撿室友不要的東西。盡管有的不合適、她也不缺,她也見不得別人扔掉它們。比如室友一條即將扔掉的牛仔褲,她瘦弱的身子非要強迫自己穿下去(牛仔褲太大了,足以裝下兩個她)。
由于年幼時極度缺乏物質和愛的安全感,導致物覺得自己什么都不配,強迫自己接受自己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后來是成年了,都是時常還有那種深深的罪惡感。不敢買太貴的東西,認為自己不配擁有好的東西,買個自己喜歡的東西也猶豫好久好久。
只因為自己不配擁有。哪怕以上的種種她都有能力支付和承擔了,但她還是覺得自己不該有。或者說不配擁有。這種心理負擔一直跟隨著她。
后來她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這些問題,但就是一直改不了。也無法適應生活和新的環(huán)境,于是不斷的迷失在生活里。
生活中太多這樣來自原生家庭傷害的例子,有問題輕的、也有嚴重的。朋友老公就是成長在那樣的家庭,父母從小對他也是散養(yǎng)。幾乎不管不顧,他和他的哥哥相依為命。
后來長大成人,人也很木納。不感性也不性感,幾乎沒有什么情感,朋友覺得他踏實耿直也沒多想就陷入了愛情的漩渦并走進了婚姻。但婚后愈發(fā)覺得這一家子人根本沒有愛,都各自顧著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無奈已經(jīng)結婚生子,只能盡自己的力量對自己的孩子更好,希望她能正常健康的長大。
一個人從小生活和生長的環(huán)境對ta一生的影響有可能就是一輩子,就像文中的那個女孩。即使長大了,能控制自己生活了也還深受折磨。
所以,愛ta就努力給ta最好的。讓ta感覺到愛,讓ta能覺得理所應當而不是隨時忐忑不安,給ta十足的安全感和溫暖。而不是隨時都害怕自己沒有人愛。
365日更訓練營第2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