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數次登上黑龍江省呼瑪縣鷗浦鄉三合村的一個高地,遠望日夜奔流的黑龍江水,遠望那個叫吳八老島的小島,遠望那段不該被遺忘的歷史。
要不是中蘇曾經在這里有過軍事摩擦,這個只有1.62平方公里的小島恐怕會一直默默無聞,至今仍不為人知。
事實上,與曾經暴發激烈邊境武裝沖突的珍寶島比起來,吳八老島確實算得上是鮮為人知了。
吳八老島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呼瑪縣鷗浦鄉三合村上游200米黑龍江主航道中國一側。因1926年綽號“吳八老”的農民吳湘連全家曾在島上居住,因而得名“吳八老島”。
這是一個由黑龍江沖積而成的小島,由大小兩個島組成,歷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早在清代島上就設有卡倫,常年有清軍駐守和巡邏。
中蘇友好時期,蘇方人員經常上島打草砍伐樹木,中方也不加以阻撓。這就給蘇方在以后視吳八老島為蘇聯領土留下了隱患。
上世紀60年代末,中蘇關系不斷惡化,蘇方妄圖把吳八老島歸其所有,采取了一系列軍事措施。為維護祖國的尊嚴和領土的完整,我邊防軍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
為了爭奪吳八老島的主權,中蘇雙方從拳打腳踢到蘇軍開槍打死在島上巡邏的中國邊防軍,沖突越演越烈,大有大戰一觸即發之勢。
據統計,從1969年5月12日至9月6日,蘇方共向我方進行2160個點射,1363個單發,共8191發子彈,射擊最大縱深約1000多米。
與之相對應,我方邊防部隊進行了回擊,還組織民兵和知青上島宣示主權。
當時,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中蘇圍繞珍寶島戰役上,很少有人知道中蘇在吳八老島上發生的激烈沖突。
四十多年過去了,關于吳八老島的主權爭奪已成為歷史,三合村老百姓繼續耕種著島上的土地,中國邊防軍不時上島巡邏,還有人還在上面還建起了山莊,似有進行旅游開發的跡象。
如果僅從旅游的角度考量,要不是沒有那場爭端,吳八老島或許并沒有太多的開發價值。因為這里遠離城鎮,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并且黑龍江對岸也沒有大的城市和村落,實在看不出絲毫可以火爆的跡象。
如果從生態游的角度考慮,吳八老島和和附近的三合村倒是不錯的旅游目的地。尤其是三合村,實在是很有意思。
別看地處偏遠,三合村卻家家有冰箱,并且是不需要電源的原生態冰箱!
三合村的原生態冰箱其實就是地窖,因里面存有常年不化的冰塊,什么東西放在里面都能保鮮,不只是經濟適用,還相當環保低炭,讓城里人羨慕不已。
除了不要電的冰箱,三合村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景象,就是每家院子里都豎著一根高高的木桿,上面晾曬著一串串大大小小從黑龍江里捕撈上的江魚,構成了一道“魚兒天上飄”的生動畫面。
這種高空晾曬的魚干無需鹽漬,絕對的自然風干,絕對的色澤白凈,絕對的毫無異味,無論是蒸炸燜燉,都是極為難得的美味佳肴。
天高云淡 ? 2012年11月11日07:35于沈水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