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藝術:觀看者和被看者
藝術家的視野跟一般人是不一樣的,藝術家的敏銳是來自于一雙天真的眼睛。那雙無邪的眼保持了孩童對任何事物都抱著開放而感到新鮮的態度。沒有成見,更不會被什么可能,什么不可能的判斷所限制。當我們逐漸長大,這種天生的光芒逐漸被思想蒙上的灰塵,被服從所遮蔽,被理智所局限。
那藝術是什么呢?藝術最重要的價值就在于它不斷敲擊并釋放我們最深沉的感受。因此藝術家根本不需要占卜師的指引,直覺就會引導思維。直覺總是告訴我們何時我們正接近目標,何時又正在遠離,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會指引我們如何釋放感覺,聆聽直覺的聲音。
2.純真的眼
小孩的視野總是圍繞在周圍所有事物上,以至于產生新奇,清晰的光輝。所以讓我們轉化,讓生命在當下獲得圓滿,活在當下是指我們持續地向我們的感受,思想,直覺敞開心胸,而真實的我們就得以存在。小孩子沒有時間的概念,所以小孩子可以領悟永恒。
3.美:永恒的指標
美不只是一個優美的造型,或可以計算,對稱比例的準則,美感存在于心中,當它表達出來的時候可以找到愉悅的感覺,美同時也是一種才智,存在于追求完美的知識中。美是我們內在的特質,它可以從外在世界的映象中發現自我。
回想一下你第一次覺察到美的經驗,可能是媽媽的臉,或是你想碰觸的蝴蝶翅膀,一個顏色明亮的石頭,或是彩虹,讓那個景象在心中重現而不試著用你的思考去解釋。
4.創意:內在世界的外在表現
創造的過程只是不斷改造,塑型事物,直到達成他們原本,真實獨特的本質。創意的特質為一種不連續的邏輯,甚至常常無中生有,一個有創意的答案,并不是來自于聯創邏輯思考的結果,它可能是在夢中出現,在等紅燈的時候,在無意聽見別人的談話時出現。創意是非直線的,獨立于各種環境與狀態之外:有時在持續一件作品一陣子之后,卻冒出一個完全無關的想法或方向,有時在所有途徑都已探索過,所有可能都嘗試過之后,顯得疲憊,而這個疲憊狀態正是一種臣服,讓你準備迎接新的創意。
創意超越形式,卻也誘發形式,它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卻也需要經過時間歷練才能展現。
5.注意力:觀察與觀點
我們在藝術創作上,運用的注意力于各種冥想練習并不相同,創作的時候運用的是全身的注意力,除了視覺上注意之外,還要將形式表達出來,全心專注于影像,臨摹,作出即時反應等。
在素描的時候,我們注意力可以分成三種形式,這三種運用注意力的方式,幾乎會自動發生,它們分別是集中式注意力,開放式注意力,轉移式的注意力。
集中式的注意力
大多數引導注意力的方法都是讓人專注,也就是集中式的注意力,為了要訓練專注,我們必須專心的看著一個特定的物體或影像,其他東西都要從視覺中移除,我們將眼睛或心固定在這個特定的事物上。
開放式的注意力
對于我們周遭的世界,我們內在身心感受上所發生的一切,保持一種持續覺察,這就是開放式的注意力,帶著開放式注意力,我們會看見所有的觀點,所有的現象都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主張。
轉移式的注意力
每當我們遇上瓶頸和挫折時,將注意力的形態轉換成開放式注意力,可以解開心智和觀點的舒服,而這種富有彈性擴張的覺察,讓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開始,有的時候我們必須從專注于一的狀態中轉移,從讓我們卡住的細節中退出來,去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