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聽了劍飛老師的直播《價值百萬的好習慣》,講到了價值百萬的好習慣的五個特征:高認知、低成本、真有用、硬功夫和十年功。具體內容我記了一份筆記,感興趣可以點文末的閱讀原文查閱(今天一定會放鏈接)。
既然筆記不贅述,那我來說一下我聽了之后有感觸的內容。
首先,價值百萬的好習慣讓我總結就是認知比較高的、不用費心就能啟動的、有用的、可以做十年以上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習慣。畢竟有「價值百萬和」一個「好」字做形容詞,已經超出了我們正常語境中的習慣了。
不過這樣的習慣,在我們的一生中得有至少一個,它會成為我們的核心習慣,因為核心習慣的存在,會帶動我們的生活、工作等等都發生變化。如果現在還沒有,可以再等等,這個價值百萬的好習慣在來的路上了。
第二,高認知部分講到在歷史上找一個和我們相差100歲的成功的人,他有培養我們要培養的這個習慣的成功的案例,收集他們的材料,看他們是如何堅持的,在困難中是如何堅韌不拔的面對的,學習他們,自己也培養這樣的習慣。
比如時間記錄方面,柳比歇夫1890年生,和1990年出生的人相差就是100歲,當然也不一定一定是100歲,99和101都是可以的。
之前看歷史的時候,已經知道了可以在歷史人物身上學習他們的優良品質,在習慣養成方面也可以找歷史上的人學習,這一點是蠻有意思的,非常有啟發。
第三,做一件事做十年的話,可以量化為天,3652天(假設只有兩個閏年),或者是87648小時。
當我們說這個習慣我要先做87648小時,或者是這個習慣我要做3652天,雖然都是10年,但是意義感不一樣了。用數據量化后,我的感覺是更有動力了。
第四,當劍飛老師問到「聽完分享,腦海中有沒有一個勾勒過的好習慣」的時候,我第一想法是閱讀、寫作,但不管是什么,堅持做下去才會真正的價值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