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當作朋友》中提到:人們在相信自己明天會擁有更多金錢的同時,他們還同樣相信自己明天會有更多的時間 ——盡管今天總計有24個小時,明天總計也同樣只有24小時。
《看不見的大猩猩》提到:在我們翻閱歷史資料時發現, 20 世紀 80 年代的研究就已經表明, 70 %的人認為自己外貌要強于他人。
一項全國調查顯示, 63 %的美國人認為自己的智商要高于平均水平。如果說男性對自己的智商更有自信,那么這沒有什么好驚奇的, 71 %的男性受訪者認為自己的智商高于平均水平。女性也不示弱, 57 %的女性受訪者認為自己的智商高于平均水平。如此自信的不只是美國人, 70 %的加拿大人也認為自己的智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生活中,似乎大家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加自信,卻鮮有人怕自己太自信,但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自信過頭,甚至常常自信過頭,以至于高估自己,這就是自信錯覺。
高估自己是危險的,為什么?因為這會導致一系列的錯誤行動。選擇常比努力重要,這會直接導致選擇錯誤。不說蚍蜉撼大樹,給自己的計劃帶來多米諾骨牌式的傷害,幾乎是必然的。還記得我們曾經的豪言壯語嗎?有多少實現了?這都是高估自己惹的禍。
為什么人會高估自己呢?
還記得之前在信不信:相信什么,就會成為什么?中提過的證實性偏見嗎(confirmation bias)?我想,這就是人容易高估自己的重要原因,因為自我確認偏見讓人自動忽略了很多不利于自己既定觀點的內容,卻去尋找很多利于既定觀點的內容。
看看,這多可怕。這就意味著人常常高估自己,而且是以自己不知道的方式在高估自己,而且自己還認為非常合理,因為證實性偏見讓自己找到了很多依據。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道德許可。
對此,《自控力》如是說:所有被我們道德化的東西都不可避免地受到 “道德許可效應 ”的影響 。
我們大致可以這么理解:所有我們認為自己表現比較好的時候,都會導致自己更容易松懈。這就是為什么感覺良好的時候,就要小心了。
其實,某種程度上,道德許可就讓我們高估了自己,因為道德許可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同時讓我們更容易松懈,于是實際上我們的表現幾乎馬上變得不如想象中那么好,這不正是高估自己嗎?
所以說,我們常常容易高估自己,而且高估自己是危險的。
那么,如何避免呢?我猜,作為人,無法完全避免高估自己,因為畢竟我是人,無法真的戰勝自己。所以,更好的方式是防止出錯。
首先,保持謙虛。既然人容易高估自己,那干脆謙虛一些。而且,事實上謙虛也是必須的:為什么一定要謙虛
另外,最關鍵的:是做。永遠努力比計劃做得更快、更多、更好。既然容易高估自己,容易存在無法達成目標的風險,那就干脆更暴力一些,直接用更快、更多、更好的行動碾壓過去,將進度條盡快推進,何必怕高估自己?即便真的高估自己了,由于行動夠快、夠多、夠好,也很快就能發現,那就盡快改嘛,相比而言為時不晚。
當然,這也提示我們,目標定得別太高,盡管高目標有激勵作用,但也有打擊功能。胡蘿卜與大棒,一直都在,還得自己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