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偶然翻到一部星爺的電影——《新喜劇之王》,推薦詞是“王寶強化身黑雪公主,一部讓你笑噴的喜劇電影”。
因星爺的名聲和魅力,我懷著“必是佳品”的期待心情,點開了電影,但結果卻是——我既沒有笑,也沒有哭,全程是皺著眉頭,一臉尷尬地硬撐著看完了電影。
星爺,你到底是怎么了?
主人公如夢,是一個懷揣著演員夢想的平凡女青年。她既不漂亮,也沒背景,在影視圈摸爬滾打了多年,卻始終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跑龍套的角色。
為了實現夢想,她在父親壽宴之時,頂著一頭死尸妝來赴宴,只因為明天她還要去演死尸,妝不能花,結果被父親趕出家門;
為了獲得一個演出的機會,她接下了誰都嫌棄的低薪酬的演出活兒,并表示——給不給錢無所謂,有盒飯吃就行;
為了能更好地塑造角色,她和導演談戲,談自己對角色的感受,卻被劈頭蓋臉罵了一頓;
為了能在演員選拔中被選上,她去地攤做整容,結果整成了蛇精臉,被拉去做巫婆的替身,被一眾群演拳打腳踢……
在追尋夢想的路上,如夢沒遇見一件順心的事,每一次的坎坷都在向她證明——你根本做不了演員。
即便如此,如夢一直積極樂觀地面對著一切。其中有一個鏡頭是,如夢和其他龍套在路邊等劇組來挑人,因劇組給的工錢太低,其他龍套都拒絕了,只有她一人跟著上了車。在去劇組的路上,在顛簸的車上,飯粒四濺,她聽著振奮人心的歌曲,艱難地往嘴里扒飯,一臉幸福和憧憬。
除了夢想道路上的各種坎坷,導演還加入了女性慣有的悲劇——被渣男騙。如夢一直引以為豪的未婚夫,真實身份卻是“出租男友”,騙走了如夢辛辛苦苦攢下的結婚基金。
而如夢,卻也因為這次慘痛的教訓,在一次試鏡中,將對未婚夫的憤怒與失望表演了出來。
最后的結局,當然是“功夫不負苦心人”,如夢在試鏡中脫穎而出,從此正式走上了演藝之路,還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的稱號,名聲大噪。
乍一看,這似乎是一部勵志的電影,且與底層群演的真實經歷相關,傳達出為夢想而不斷奮斗的一群默默者的心聲與辛酸。
電影的選材很好,也符合星爺早點的電影追求——表現小人物的人生百態,但這也是這部《新喜劇之王》最大的問題——弱化了小人物人生的磨難,從頭至尾的樂觀精神和突如其來的成功都顯得虛假而做作。
幾年前,我看過一個關于橫店影視城內群演的紀錄片,其中一個中年男人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住在一間不足十平米的狹小出租屋內,未婚,房間里除了床,就是一摞一摞的電影光盤。光盤占據了大部分的空間。男人每天回來,就在出租屋內看電影光盤,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研究——研究那些影帝的演技。
他說,像他這種在橫店打拼的人太多了,每個人都懷著一個當演員的夢,但沒幾個人能夢想成真。除了機會,你還要有實力,有實力一定會有出頭之日。
說著,他打開一張電影光碟,是梁朝偉的一部電影。
他說,這間屋子里的光碟,每一個他都看了不下十遍,為的是觀察并模仿影帝的表演。說著,他對著鏡頭,表演了電影中的一個橋段。
說實話,眼神、動作、情緒都非常到位,連攝像師都表達了贊賞。
在他的鏡頭結束前,他留下了一句話——總有一天,我也會成為像他們一樣的影帝!
反觀如夢,在電影中,你未能看到她為了提升演技而做出努力,整部電影的重點幾乎都放在如夢為了當演員而遭受的一系列委屈,像被導演罵,被群演打,被人諷刺、挖苦,被已成名的演員欺凌……
即便被人踩到腳底下,爬起來,依然能笑對人生。雖然導演想要通過這樣的橋段,去贊揚平凡小人物的樂觀精神,但這種過度的、不真實的樂觀,反而會弱化這一群體在現實中所遭受的真正痛苦。很多觀眾會以為,不就是被罵兩句,踩兩腳嗎?有什么呀?下一秒,她不照樣樂呵呵的。
沒有去正視跑龍套者真正的內心,他們的痛苦,他們的無奈,他們的種種難堪,都沒有表現出來,而一味地去渲染樂觀,這是這部電影的敗筆。
另一大敗筆是,它傳遞了錯誤的觀念。
按照電影的邏輯,吃苦吃到一定程度,機會就來了,成功就會擺在眼前,像如夢最后成功地試鏡,成功地走上了演藝之路。
只要肯等,機會就回來,而這一期間,你只要不斷受委屈就可以了嗎?
就像很多狗血言情劇中的傻白甜,你只要善良、溫柔就可以遇到霸道總裁,從而幸福地過一生嗎?
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一個高段位的男子,只會喜歡和他同等級別或是稍稍高于他的女子,只有這樣,兩個人才會有共同語言,才能互幫互助,攜手走一生。
在各大電視臺熱播的相親節目中,你會很容易發現,一個高富帥來挑選女朋友,往往都會選擇和自己學歷相當、實力相當、門當戶對的女孩。他們不會像各種電視劇和言情小說中的男主角,有一雙“慧眼”去挖掘女孩在慘淡的家庭背景、平凡的外表、毫無過人之處下的“善良”。
你若想要釣到金龜婿,首先你自己要有足夠的實力,通過學習不斷豐富自己,通過旅行不斷開闊眼界,通過思考不斷提升內涵。
當有一天,你有幸遇到了那個優秀的他,不會因為自慚形穢而羞于表達,而是落落大方地站在他面前,說——你很好,但我也不差。
人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個“準備”,其實就是你在不斷提升的實力。
回到電影中,除了在跑龍套時受的那些苦以外,如夢為了實現當演員的夢想還付出過其它的努力嗎?
沒有。
一個演員最重要的是演技,她沒有像紀錄片中的男子那樣,不斷地去打磨自己的演技,不斷地讓自己符合“演員”這一身份。
電影所刻畫的跑龍套者的辛酸僅僅浮于表面,而未能深入內里,甚至為了營造喜劇效果,強行加入一些尷尬至極的橋段,如讓王寶強穿裙子扮白雪公主,真真是無厘頭。
一個跑龍套者的成功從來不會像電影當中那樣容易,即便試鏡成功,有了一次真正的演出機會,也不代表著還有下部戲等著你。
因為,身邊有無數的競爭者,各具優勢,又各懷鬼胎。你真的能一路披荊斬棘,走到最后嗎?
《新喜劇之王》的光明結尾,或許是想給在底層奮斗的小人物們一個美好的祈盼吧,讓他們相信自己一定有出頭的那天。
但這種祈盼,就像肥皂泡沫,在現實的烈焰下,終究會破裂,而那時,絕望會深如無底之洞。與其給大眾一個虛妄的幻想,不如借電影告訴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和你一樣在底層打拼的人,你并不孤單,你現在要做的是,抓緊時間和機會提升自己,因為有實力的人終將出眾,即便最后沒有成功,也不要失望,至少在你的人生中,你做了自己喜歡的事,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斗過,這樣便好,其它無妨。
比起給大家虛假的幻想,不如給他們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動力,以及面對失敗的堅韌。
說句實在話,星爺這兩年的電影,喜劇不像喜劇,電影不像電影,他似乎有想要表達的東西,但表達方式太過自我,未能考慮觀眾的審美趣味。去電影院買票看星爺的電影,完全是沖著他的名聲去的,因為我們相信,他會拍出好的作品,他一定可以拍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