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從小過起來的就是不行。”
“也不在那些事,狗子就是小氣,還說很后悔瞎扯這事呢。”
“他沒過過大戶人家的日子。咱們看小孩子吃飯,能吃一個水餃很高興,能吃一碗水餃更高興。狗子家一下子來個大人,一口氣能吃兩三碗水餃,他怎么能受得了呢?”
“是啊!人家不說了嗎?‘別看光棍漢瞎大膽,就怕添雙筷子多個碗’。”
……
夏天的鄉下除了炎熱還有樂趣可尋,聽說五十歲的老光棍狗子要娶媳婦,鄰居們無不有話可說。老光棍娶媳婦,這也算個新鮮事吧,尤其是狗子娶的不是別人,而是伯父家的大嫂子。狗子木訥,老實,歷史尚屬清白(只在幾年前挽留過一個要飯的女人住過幾天),這大嫂子卻不簡單,能言多語,吃得好,穿得好,風流史是有的。當家的癱瘓在床一年后終于脫離了苦海,一百天還不到,她就要改嫁了,還真是灑脫啊!
大嫂子的女兒叫巧兒,村子的人都叫她“巧兒的娘”。三個孩子,二男一女,巧兒也繼承了她娘的活潑開朗,小小年紀就自作主張“嫁”給了一個有家小的半大男人。巧兒的大弟剛到二十歲,在外打工領回一個南方媳婦,說還是什么大學的大學生。小弟的身世比較復雜,據說親生父親是鎮上的某某人,并不是巧兒的爹。那家曾經來要過兒子,巧兒的爹哪敢承認呢!
巧兒家的房子還是舊房子,村委曾資助修過房頂。兒子要娶媳婦必須得有新房,巧兒的娘自然不會有什么積蓄,建房的指標已經分配下去了,七大姑八大姨,買磚的,買水泥的,狗子既然也要成為巧兒家的一個成員,當然也有份。巧兒的娘說得蓋兩層的,狗子狠狠心,咬咬牙,勒緊褲腰帶,極不情愿地定了兩萬塊錢的轉。老二將來也要娶媳婦啊,房子呢?這下到希望有人來要回去了。
登記辦酒就在一天,狗子和巧兒的娘拿著村里的介紹信去民政局,家里的人便忙著準備酒菜,說是家里人,也只有弟媳婦和妹妹幫忙,大嫂借故躲到鄰居家去了,哥哥弟弟都在外打工,壓根就沒打算回來。親戚中也只有兩個舅舅來,當然也是為著狗子的娘來的。
小氣的人即使結婚這樣的大事也不肯大方。狗子準備的肉、菜很少,大廚很費了一番功夫才整出了酒席的模樣,連炒豆芽都搬上了桌。兩條煙很快就抽完了。別說茶了,熱水都沒有。寫對聯的還要自帶筆墨。
“500塊的床不要,非要1000的,最后講講價,花了900買下來的。”
狗子向鄰居“哭訴”,很心疼,很無奈的樣子。
鞭炮噼里啪啦響了一陣,酒席就開始了。狗子提出要拍張結婚照,他二舅很反感地說:“你以為你長得好看啊!”
看熱鬧的人等了半天也沒見到喜糖的影兒,彼此自嘲似地說:去晚了!去晚了!
結婚前,狗子就將這些年攢了多少錢,都借給誰了,毫無保留地告訴巧兒的娘了,這下想沾狗子的光的人便不高興了。人們都猜測,心眼兒不是很透徹的狗子,巧兒的娘把他的血汗錢榨干還會跟他嗎?
兩年前,那個要飯的女人被夫家找了回去,“命里無時莫強求”,村人這樣勸狗子。誰知狗子年過半百又遇艷福,“命里有時終須有”,這次村人這樣祝福狗子。可是,“巧兒的娘”啥時候才能改成“狗子家的”或“狗子媳婦”呢?
“知道嗎?這幾天狗子老了很多。”
“是心疼他的錢了吧?哈哈……”
“哈哈……”
(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