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培訓授課要以學員為中心。
對象:新入行的培訓師。
思路:理個框架,例如why what how
開場破冰:
親愛的各位學員,大家下午好!(感謝大家稀稀拉拉的掌聲。)
初次見面,希望能和你們渡過愉快的一堂課。這是我給你們上的第一堂課,也不會是最后一堂。那么,現在需要我做一個自我介紹嗎?
好,大家都比較熱情,也很善良哈!剛才那個喊得最大聲的人,她是我的托兒。那么簡單的做一個自我介紹,我是你們的培訓講師,我叫簡兮,好,謝謝大家!
首先,恭喜你們成為一名培訓師!我想問問大家,你為什么選擇成為一名培訓師?誰來說一下?好,你來。……還有哪位學員說一說?其實我非常贊同你們的說法,而且我本人就是從零開始轉行做培訓師的。我最初的職業是一名小學老師兼班主任,但是,上課和溝通是兩回事兒,我并不擅長溝通,我不知道怎么跟領導、長輩說話,常常詞不達意,而且我還是冷場王,老尷尬了。演講與溝通是我的一個短板,我決定打破它,學演講。于是,我報了個30天的線上演講培訓班,開始了我受虐的新生活,因為我要不斷的撕破臉皮,做即興發言。那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贊美和鼓勵,其中一部分人他們就是培訓師,所以我在不斷提高的同時特別的感激他們,然后我就想啊,我是不是也可以試著去幫助別人,發揮自己的哪怕一點點的余熱呢?于是,我選擇做一名培訓師,今天呢,就站在了這里,那么想送給在座的新培訓師們一句話,一句給了我很大影響的話:永遠傳遞正能量,永遠輸出正價值,永遠對別人產生積極影響。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始終。
好,回到課題上面來,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培訓授課要以學員為中心”。
接下來我將用15分鐘左右的時間講授這次的課程。
那么我們要弄清楚的第一個問題:
1.學員是誰?
你的學員是誰?他來自什么層面?他的知識儲備、經驗積累、文化背景是什么樣的?你講的內容他是否聽得懂?他愿不愿意聽下去?這就好比釣魚,如果我們不知道魚喜歡吃什么,什么時間段在哪里游動,不了解他的習性,那么魚兒就不容易上鉤。我們做培訓,同樣的內容,講給不同的人聽,效果和結果可能完全不同,面對什么樣的學員,就要講什么樣語言風格的內容。
在這里跟大家講一個例子:2016年7月1日,年薪150萬的百度前總監劉超在國際體驗設計大會上的培訓,就是典型的內容與目標學員不一致,臺下坐著的是3000名創業者和設計師,層次和品味都很高,他們需要的是精辟見解、格局和情懷,結果劉超在這樣的一場大會上,講了場校園招聘會,大學生應該會很喜歡,但對于現場的聽眾來說就不買賬了,直接導在現場被驅,網上也是一頓狂罵,最終被百度開除。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學員是誰。
那如何了解你的學員呢?給大家一個好方法,了解觀眾四象限。橫坐標,是你對觀眾的熟悉度——熟悉,不熟悉,縱坐標,是觀眾是否想要聽你的演講——想聽,不太想聽。首先,你要判斷學員的熟悉度,如果熟悉的話,你就可以直接判斷,你要講的內容他們是否想要,如果他們想要聽你講的內容,那么你講的看到要輕松一些,而且你不需要做破冰工作。但是如果你的學員他可能不太想聽,你就需要自上來之后重點講帶給他們的好處,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如果你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做培訓,對學員不熟悉,那就需要提前做一些功課,你可以,第一個,跟組織者溝通,第二個,跟學員提前溝通,溝通他們的具體需求。比如說,你可以一個一個的跟學員打電話或者發郵件,先自報家門,Tom,你好,我是兩周后的企業培訓老師,為了更好的培訓效果,想要跟你做一個2——3分鐘的提前溝通,可以嗎?然后,探尋需求,你有什么困惑可以合我分享一下嗎?第三,期待那一天。感謝您的配合,你的問題可以被解決,期待我們課堂上見,ok嗎?這樣的一個提前溝通,在上課之前就跟學員產生了鏈接,既讓學員感到受重視,同時課程內容也可以做一個有針對性的調整。所以在準備階段的面對學員做換位思考很重要。
總結一下:培訓前花時間分析學員,了解學員需求,多站在學員的角度上思考。以下三個問題供你思考:
1,我講的這個內容學員聽得懂嗎?
2,我講的這個內容學員感興趣嗎?和他們有關系嗎?
3,我講的這些內容學員會贊同我嗎?會反駁我嗎?
為什么培訓授課要以學員為中心?
給大家20秒時間思考一下,為什么培訓師要以學員為中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或是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培訓師講的是滔滔不絕,自己都要把自己感動了,但是臺下呢,聽眾可能昏昏欲睡或者低頭玩手機。我就經歷過,前幾天,一個朋友公司請來了培訓師上課,朋友說,你也來聽聽,學習一下高級培訓師的課程,于是我帶著問題來了,興致勃勃聽了10分鐘之后,實在沒忍住,睡著了,后來我也環顧了一下周圍,至少有一半的人在低頭玩手機。不是說培訓師講的不好,講的沒有價值,但是,如果是一言堂,從頭講到尾或者大道理太多,我們的學員被忽視了,他們真心不會愛聽。自嗨式的培訓就沒有以學員為中心,既沒有增加他們的參與感,又沒有了解他們的需求,真正解決他們的問題。
3、以學員為中心需要做什么、如何做?
第一,分析學員——了解他的背景、需要和態度。
第二,設定目標——你這次培訓講的目的是什么?要達成一個什么樣目標?具體可以這么做:1.簡單開場白里說明演講時長,就像我在開始培訓時說的接下來我將用15分鐘左右的時間為大家講授這節課。2.亮明主題和大綱,接下來我將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三個方面做分析講解。3.片段過度和總結。“上述內容我講了是什么、為什么這兩個方面,接下來我從怎么辦的角度說一說具體操作……”結尾,以上就是我本次授課去全部內容。
第三,你講的內容和學員有什么關系?能為他們解決什么問題?培訓就像和學員談戀愛一樣,如何獲得他的芳心,你應該關心他們的煩惱,并且告知價值和利益。
關注學員的煩惱——怎么樣讓學員參與進來,表示理解他們的煩惱,并給出解決方案,我的聽眾最近最煩惱的是什么?把你的邏輯轉變為聽眾的邏輯。
連接學員的利益——我講的具體意味著什么樣的好處。在開場的時候,最好是直截了當給出一個理由,讓學員持續聽下去。可以告訴他們,為什么是你來講,而不是別人?或者是這個演講的內容能對他們產什么什么樣的好處。
如果你是一個營養師,你在演講開始前可以這么說“我這十來年一直專注于從事營養學的研究,今天來這里就是要幫助大家解決一個生活中的大難題,如何讓自己吃的很好,又不會容易胖。”如果你能這樣說,聽眾在一開始眼睛就亮了。
第四,增強互動。增強參與感,不要讓學員閑著。比如,調動肢體:握手、鼓掌、投票、舉手。這樣的互動都可以讓學員有存在感和參與感。
增強互動還可以怎么做呢?和觀眾進行眼神互動。
1.看點頭的友善的學員,他們會用笑容給予你能量,讓你更自信更順暢的講完。
2.看關鍵學員。領導和“關鍵決策人”講到和他有關系的地方,盡管他們相對嚴肅,但也得和他們對視一下,幫助他們更好的抓住你演講的重點,更加信任你。
3.看兩邊的學員。第一排的最左和最右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聽眾,你可以嘗試著移動起來,分頭跟這兩邊的聽眾眼神互動。現在我們可以試一下,哪幾位學員愿意上臺來和聽眾進行眼神的交流的,上臺來做一段自我介紹,這個過程當中必須和三位聽眾建立眼神互動。誰來嘗試一下?
你的學員是誰?為什么培訓授課要以學員為中心?以學員為中心該怎么做?以上就是我節課的主要內容,感謝大家的參與,我們下節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