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的朋友去攀巖,我看了發來的照片。挺像那么回事。得穿一條繃帶構成的褲子,前面安全扣里扣上繩索,教練在下面,把從房頂的一個圓環里引出來的繩子的另外一頭,扣在自己那條褲子的安全扣里,這是運動防護。前臺上有個標語,就是付款不要給假鈔,原因是給假鈔被發現教練就會松掉防護讓你來個自由落體。當然這是個玩笑。攀巖館人一多教練就不夠用,防護都是一對一的。跟發廊一樣,這里也有會員卡,不辦會員卡教練就給你一張撲克臉,一語不發,看著你費了好大勁就是爬不上去。這些都是我后來去攀巖的感受。 一般的線路其實并不難。我想任何人都可以輕易爬到頂上。到了頂上教練會在下面喊,叫你松手。你把手從仿真石塊上移開,就順著墻落下來了,其實那時感覺最痛快。你問我怎么描述?大概跟性高潮的感覺差不多,有時也許,比那更甚。但是第一次去的人恐怕都只能爬兩次就沒有體力繼續了。我自認為體力還算可以,一周三四天都堅持跑五公里以上,也做上肢的力量訓練,但比起攀巖來,看來都不中用。攀巖是整體協調運動,需要調動身體所有肌肉群,還考驗心理素質。不過說回來,似乎沒有一項運動不需要心理素質的。運動中,身體和心理在同時受到訓練。就攀巖這項運動來說,身體能力之外,主要是意志力,耐力和對恐懼的克服力及自信心的鍛煉。尤其在無防護的野外攀巖中,可能遭遇生與死的考驗。我了解到不在少數的知名攀巖運動員為它而死。對一般人來說,真是不可理喻。我之前對此類戶外運動興趣不是很大,十幾歲二十出頭的時候,也那么想過,這種運動能干嘛??
也是這個朋友,又去了射箭館。射箭是古代六藝范疇。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是人的基本素養。這里的“射”除了弓箭外,還包括彈弓。古時行軍打仗或者狩獵,是不可或缺的,冷兵器時代,弓箭也相當于現在的槍之類了,具有遠程殺傷性,同時也是修身養性培養君子風度的運動。直到去射箭館,才真正意義上見到了弓箭。第一次去總有教練教你一些入門的知識,跟攀巖館教練都是男性不同,射箭館里的教練都是女性。看過競標賽或奧運會的觀眾都知道,射箭這一項中國隊和韓國隊往往是爭奪冠亞軍。三萬年前這種武器就在中國產生了。 女教練教我用左眼瞄準,實際上我去之前考慮過,我左眼視力很差,用右眼會合適。但我是右撇子,左手沒法拉弓。然后教了一些基礎動作,比如用背部的力量撐開弓,用三只手指拉弓弦,射出時必須果斷不要遲疑,注意控制呼吸節奏等。射箭比起攀巖來,沒有那么大的運動性,是站在原地(我們不考慮類似精靈王子萊戈拉斯跑步射箭或在馬上射箭這種高難度技巧)。也許這項運動更適合我,或者更適合一些性格比較靜的人,擁有足夠的耐性和專注力的人。 我一輪放了十二支箭,九支脫靶,另外三支都是七環或七環開外。打到第三輪,終于中了一個十環和兩個九環。說實話沒想象中那么簡單。問了問我那個弓的磅數,是最小的18磅,還不需要多少膂力。旁邊有一個朋友,用自己買的弓,大概是常客,是30磅,算一算,需要二十多斤接近三十斤的力量才能拉開。另外還有50磅的弓,那種弓,應該說完全可以打穿野獸的皮或者在戰場上射穿敵人。不過在射箭館里的弓箭箭頭,都是圓頭,根本不是尖的,安全性還算高。我心目中的射箭高手說起來可笑。羅賓漢、綠箭俠、精靈王子萊戈拉斯(托爾金《指環王》)。我小時候經常想,他們后面背的弓箭用完了咋辦??
在兩輪過后休息的檔,我留意到射箭區能貼有警語:“不要放空弓”。女教練開始給我介紹會員卡折扣情況。我知道,這一項是怎么也逃不掉。我現在大概是她的一只箭。
?每一次運動,我都盡量讓自己徹底耗盡體力,一次全部交出去,連同心中積攢的東西。不要留,不要留任何東西到以后,如同寫作或者其他什么事。把你的全部交出去,讓汗水揮發掉它們。青春有限,請盡情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