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講述的心理醫(yī)師與四位來訪者穿插著不同的故事,深刻地解釋現(xiàn)代人該如何面對困境、失戀、孤獨,不確定性,死亡和無意義等問題。
生活的大部分就是由刺激、煩惱、不幸和痛苦組成的。我們要如何應(yīng)對,正是這本書值得閱讀的地方,能汲取到很多心理學(xué)干貨。可謂心中有“糧”,遇事不慌。
1. 面對困境時,如何做出改變?
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一味歸咎于外界環(huán)境的客觀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轉(zhuǎn)移的。有時真正難相處的,是我們自己。
2. 如何走出分手陰影?
哀傷的五個階段:否認(rèn)、憤怒、討價還價、抑郁、接受。否認(rèn)階段:不愿意相信已經(jīng)與對方分手,深陷強烈的依賴感;憤怒階段:確認(rèn)分手事實后情緒會變得憤怒,故意激怒,咄咄逼人;討價還價階段:嘗試各種方式挽回,卑微姿態(tài)祈求復(fù)合;抑郁階段:終日郁郁寡歡,興趣和精力下降;接受階段:徹底接受分手事實,重新找回自信。
3. 如何判斷該職業(yè)是否合適?
當(dāng)你意識到自己腦中不停閃現(xiàn)四個大字:“我、不、在、乎!探尋腦子里真實的想法。
4. 不同的依戀模式,如何影響你的人生?
安全型,矛盾型,回避型,紊亂型。依戀模式至關(guān)重要,因為它也將影響人們成年后與人相處的模式,影響他們?nèi)绾芜x擇另一半,影響他們在一段關(guān)系中的表現(xiàn),以及一段關(guān)系如何終結(jié)。
5. 人格障礙是什么及表現(xiàn)?
“人格障礙分為三大類群:A群 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分裂樣型人格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B群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C群 回避型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
6. 悲傷為什么會被放大?
“喪失往往是有多個層面的。有現(xiàn)實層面的喪失(以我自身的例子來說,就是失去了男友),還有潛在的喪失(即失去男友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離婚帶來的痛苦僅有一部分是因為失去了伴侶,更多的痛苦通常是來自離婚所代表的意義——失敗、被拒絕、背叛、未知,以及與自己的預(yù)想背道而馳的生活軌跡。”
7.為什么會有一見鐘情?
弗洛伊德稱之為“強迫性重復(fù)”——人的潛意識會幻想:或許這一次我可以通過和一個新出現(xiàn)的但感覺熟悉的人接觸,從而回到過去,撫平很久以前的創(chuàng)傷。比如父母是孤僻的,那很可能也會跟孤僻的對象結(jié)婚,熟悉的的東西往往意味著安全。
8.人的耐心能夠忍受大部分痛苦?
耐心意味著忍受痛苦的能力,心理學(xué)上的耐心定義為:“能夠長期承受這些困境直到克服困難的能力,可以承受刺激,煩惱,不幸和痛苦。”如果你能忍耐,痛苦就會過去了,就像《王子出游記》里奈卡亞說道:“請記住,先一定要用耐心壓倒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