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電影《戰狼2》里有一個情節。
男主角冒著生命危險幫助大家擊退了雇傭兵,受了傷的他卻因為感染了拉曼拉病毒遭到眾人嫌棄。
有人說,他感染了病毒就不應該和大家在一起,這樣做只會害了更多人。
沒辦法,男主角只能選擇冒雨離開。隨行的女醫生沖出來指責大家:
“你們要記住,是這個感染了病毒的將死之人拯救了你們,我為你們感到羞恥!”
那些人只擔心自己會感染上病毒,卻忽視了如果不是男主角冒著槍林彈雨營救大家,自己可能早就死在雇傭兵的子彈里了。
人性都是自私的,立場不同,關注點不同,真的沒辦法做到完全理解和懂得。
? ? ? ? ? ----《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么感同身受》
作家亦舒說,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志,就是發覺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理由很簡單,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而你,不一定懂得他們的生活。
因此,成熟不是看破,而是看淡。
歐洲有一句諺語:“如果常常流淚,就不能看見星光。”如果你常常指責和抱怨,你一定就會丟失那些瑣碎卻閃亮的快樂,會把自己的氣量慢慢縮小。
舞蹈家楊麗萍也說,愿你對過往情深意重,但從不回頭;愿你特別溫柔,也特別寧靜。
只有那些特別溫柔與寧靜的人,才配享有情深意重,才能山高水長。
生活中,多數人的抱怨和指責,很多場合,不過是自以為是,是一種視野狹隘。
深到骨子里的成熟,就是從不輕易指責他人。有時,懂得低頭,才是大智慧。有時,看到他人的不容易,看到他人無法言說的世界,你才能走得更遠。
? ? ? ? ? ? -----《深到骨子里的成熟,是從不做這件小事》
如果你認定一個人,只是因為他對你好那就算了。
“對你好”是一個巨大的陷阱。對你好這件事并不能構成一個男人的優點,這件事的可代替性太強,找個保姆也可以做到。
而那些可貴的品質,堅韌勇敢自信樂觀獨立果敢,等等無法輕易被替代的品質,也就是所謂有趣的靈魂,才應該是你執手相伴的理由。
? ? ? ? -----《你媽都看不上的男人,就別嫁了》
復旦大學的一位教授,在一次演講時說: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必須管教,必須懲戒。一味以愛的名義讓步,是對他最大的不負責。今天孩子打不得,罵不得,甚至一個眼神都不行,明天他沒準就能去殺人。
是的,管孩子要趁早。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你今天縱容孩子的小惡,日積月累,慢慢就會凝積成明天的大惡,再想管也來不及了。
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
你的嬌慣不是愛他,而是害他。
你舍不得嚷他一句,打他一下,瞪他一眼,沒關系,世界早晚都會替你,一巴掌一巴掌打回去。
? ? ? ? ? ?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
該撞的南墻,一面都少不了,該踩的大坑,一個都少不了
只有菩薩才能渡眾生,渡人得靠緣分。緣分未到,急不來
不要和年輕人講道理,讓他們去做,不要告訴他們答案。
只有不斷犯錯,不斷成長,哭過熬過恨過毀過,就像我們這代人對曾經的老板懷有復雜糾結的情感,有多少愛就有多少傷害。
很多人都覺得好老板是應該被珍惜的,卻不知道壞老板,更能誘發你身體里未知的潛能。
曾經和某位業內前輩傾訴過,自己職場傷心的往事,意難平的挫敗。我早就是成年人了,不是不理解,設身處地,換做是我,我也會這么做,但并不因為理解,你就不會被Hurt了。
這位前輩笑笑對我說:
“我真的很羨慕你,為什么我沒有一個對我那么狠的老板呢?沒有這樣被狠狠虐過,你也不會有今日的實力。”
等你懂得這個道理的時候,你會恨自己的第一個老板。因為你的不懂事,Ta和你的感情,成為了你成長必然的犧牲品。
就算你很多年后,終于醒悟,卻無法開口對她說一聲:
對不起!
? ? ? ? ? -----《世界上最傻的事,就是對年輕人掏心掏肺講道理》
“氛圍培養習慣,視野拓展眼界,資源創造機會。”一張名校文憑雖然不能保證你讓你站上頂峰,卻會讓大多數人免于跌落谷底。
有人會說馬云沒上過名校,但他同樣可以成為首富,別忘了,那是20年前的事情。
有人會說王健林還講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500強企業也都說學歷不重要,但他們不會去三本大學開招聘會。
這個社會無比現實,受教育程度越低的人普遍越活得越辛苦。
山西的煤礦工人,每天6點去拉煤,冒著礦難塌方的風險干到天黑也只能賺到一百塊多錢。
然而在互聯網名企實習的實習生,就算在辦公司里干坐著吹空調一天都有150塊的實習工資,還不包括免費的三餐。
我們所受的教育,就是階層,它影響到我們能不能接觸最新的信息,能不能融入最前沿的圈子,這都是影響賺錢的重要因素。
所以千萬別信“學歷不重要”那種鬼話了,學歷低的人可能會混得很好,但大部分學歷高的人一定不會混得太差。
? ? ? ? ? ----《“985、211不值錢”?》
深圳有一個學生,喜歡鉆研奧數,卻走路慢慢吞吞總愛遲到,同學給他起了個雅號叫“奧特慢”。后來他被父母送到英國念高中。
有一次回國,他給我們講了個經歷——他假期去一家華人開的中餐廳打工,結果第一天上班就遲到了五分鐘,被解雇了。
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因為遲到所受到的嚴厲懲罰,竟是丟了飯碗。
而最令他醍醐灌頂的,是那個華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
在中國式教育的嬌寵之下,讓學生罰站也如走鋼絲,遲到自然可以逍遙法外。但多年以后,因一種積習所引發的重創,這該是多么痛的領悟啊!
? ? ? ? ? ? ----《你舍不得教育孩子,社會會替你狠狠教育他》
沒有人真的不在乎錢,一次次消耗彼此的情誼占一點金錢上的便宜,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會省下一點點錢,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別人的疏遠,感情的崩塌。
弄丟了感情不說,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也猥瑣起來,很多潛在的機會和可能都會失去。
談起金錢,我們大多數人都容易亂了分寸,不能正確對待這個問題。較真,覺得自己沒面子;計較,怕傷害了別人的感情。
但是,越不直面談錢的人,越容易被錢所傷,越容易金錢和感情雙失。在人際關系里,大多數所謂“不是錢的問題”,背后都是錢的問題。
把錢談明白,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很多矛盾也就可以遁地消失。
真正成熟的人,可以把金錢和感情分開;真正體面的人,也不會談錢去攪和感情,傷害彼此的情義。
-----《學會談錢,才是真正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