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知識管理訓練營,是以印象筆記這個工具入手,通過使用工具來進行知識的管理學習。
此前
- 年初時候我在DOIT增加一項任務:每周清理為知筆記的微信收藏1次。然后就沒有了然后。
- 為知筆記反反復復重建了多次筆記目錄,然而主要還是收藏和寫ppt的時候用關鍵字搜索信息。
- 印象筆記已經注冊了有2年多吧,之前想用來做會議紀要和交通信息記錄(手機端用起來體驗比為知好),然而發現工作除了會議紀要還有太多太多,印象的2級目錄用的不習慣,對于標簽也一直沒有用,找起東西來并不見得方便,期間還做過一次清理,刪剩下不到10份文件。
- 同時還在用的筆記是onenote,主要是做客戶交接信息存檔,現在新的信息記錄轉移到公司協作軟件之后,onenote也很少更新,主要用來查詢舊信息。
入營
- 工作時沒有太多閑暇時間學習,所幸助教團每天布置的作業都很簡潔明了,并且循序漸進的幫助大家掌握各種小技巧以及傳遞知識管理系統的構建思路和方法論。雖然最后一天的作業我因為公司外出團建遲了兩天才交,但是回顧5天的學習,確實收獲很大。
- 作業里布置的好多功能,是自己知道卻一直沒有使用的。有些是沒有注意,如保存搜索條件;有些是不知道怎么用,如標簽。這幾天的作業,除了布置任務,還有很多擴展閱讀、同學們的分享,以及對之前學到內容回顧反思,幫助我打通了知識管理的很多關節。也借這個機會重新梳理了自己整個應用系統。
從收獲轉化為下一步行動
關于收藏
- 入口從為知轉到印象,為知的先特地清理,需要的時候在搜索使用。
- 印象筆記的收藏,分為資訊和存檔資料兩種。資訊要在3-5天內及時消化提煉和歸檔,要提煉信息為題目或者標簽,便于搜索,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用思維導圖梳理閱讀心得,。存檔資料,主要是拍照存檔和知識類信息,分類歸檔即可,如有下一步行動計劃的需設置提醒,并同步到DOIT。
關于分類
-
收藏的目的最終還是要轉化為應用,我的分類原則是,以收集箱為起點,專業、個人及家庭為關鍵三支柱,交際和理財為輔助。其中專業、個人重點梳理知識結構。
Paste_Image.png - 過往往往細細的按類別層級建好分類文件夾之后,在真正用起來,有太多分類選擇,歸檔變成一件艱難痛苦的事情,導致后續慢慢不再使用,不能真正發揮作用和建立自己的體系。
- 這次分類因為印象本身的限制以及自己想要做個改變,分類主要還是按大類,提煉信息用標題、標簽增加區分度,其中標簽主要體現共性知識點的區分。
關于應用
- 在這次學習中,信息處理四問法法對自己啟發是最大的,過往很多知識管理梳理不能執行和堅持其實就是欠缺了對于信息收集目的的思考以及最終的輸出。
- 在后續的應用中,要堅持要四問法拷問自己,做好信息的規整,多輸出已達成內化。
Paste_Image.png
學習體會
- 最大的一個收獲是照亮自己盲目收集的這個盲區。雖然目前對于信息處理還不能完全做到及時處理內化,但是通過這次學習,對于應用體系有了新的認知,相信持續運轉下去就能夠把自己知識體系初步梳理出來,以待后續持續優化完善。
- 這次學習非常感謝助教們持續的準備作業、答疑,也要感謝藥山老師一直在群里為大家提供支持和幫助,中間我因為團建拉了兩天課,回來之后也因為私人情況沒有及時完成作業,所幸我還是堅持下來了。
- 學習始終只是一個助力,最終的收獲還要靠自己后續不斷的內化和輸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