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7時許,江西豐城電廠三期工程在建項目發生意外。一處冷卻塔施工平橋吊坍塌,造成橫板混凝土通道坍塌。事故發生時,工程正在進行晚班和早班的交接。截至昨日22時,確認事故現場74人死亡,2人受傷。”
這是昨天刷爆微博跟電視的一則突發性新聞!
看到新聞那刻,我竟然先略過一絲麻木感,繼而是為那74條生命的逝去感到悲傷。
為什么會麻木?因為這種安全事故的發生層出不窮。
為什么會悲傷?因為生命的逝去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我深思,那些死去的人都是來自怎么樣的家庭。
我猜測,會在工地的大多是外來的務工者吧,還有一些是現場的管理者,還有一些是這方面的工程師。
我心想,在災難面前,活下來的就是希望,死去的便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的區別。
如果來自外來務工,又是家里唯一的經濟支柱,那家庭往后的日子該如何著落?
如果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欣喜地參加了這么一個大工程能為將來簡歷上多畫金色的一筆,卻沒有了未來。
如果是工程師,如果是管理者……不管他們當中是誰是誰……剔除一切社會身份,他們都是一樣平等的個體。
在災難面前,生命個體不再有所區別,同樣脆弱。
然而悲傷之余,我同大家一樣有很多疑問: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悲劇?為什么死亡的人數那么多?為什么交接班點在早上7點?他們通宵作業嗎?等等等等!
雖然問題再多都無法讓時光倒流,挽救這次悲劇,但知道個中原因可以再一次敲響我們頭上的警鐘,就是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災難有天災跟人禍,而這個事件很明顯是人禍。昨天晚上看了關于本次事故的《新聞一加一》,問及調查方向,專家提出技術跟管理。這兩方面其實大家都懂,也大致能想象大概是哪些環節出了漏洞,可是關鍵是為什么大家都能懂的事情,卻總會在事故里面一而再再而三被提及。就像網絡用語說的“吸取教訓,堅決不改”!
這就讓人郁悶了,為什么不改?
改了就不好了。本來好的東西改了不好?因為這當中存在私欲!
點到為止吧!
我不敢再深挖了,再挖下去了,我怕自己真的無法接受。一個朋友曾經跟我說偷工減料是行業的潛規則。
眼不見為凈,心不想為清!
希望逝者能安息,活著能真正正大光明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