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以下文章摘選自清泉谷.釋迦茅屋.太湖山人所著法寶《心住非家》系列之《菩提樹下成正覺》。
? ? ? 我時復作是念:‘何法無故無生?何法滅故生滅?’即正思維,起如實無間等:無生則無老病死,生滅故則老病死滅。復作是念:‘何法無故無生?何法滅故生滅?’即正思維,起如實無間等: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又復思維:‘何法無故有無?何法滅故有滅?’即正思維,生如實無間等觀: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又作是念:‘何法無故取無?何法滅故取滅?’即正思維,生如實無間等觀:所取法無常、生滅、離欲、滅盡、舍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彼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諸比丘,于意云何?譬如油、炷燃燈,若不增油、冶炷,非彼燈明未來不生、盡、磨滅耶?”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如是諸比丘,于所取法,觀察無常、生滅、離欲、滅盡、舍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愛滅則取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 ? ? 世尊從根源上思維,生起如實無間等:”知道沒有生,就不會有老病死,生滅的緣故,老病死就會滅。”
? ? ? ? 所以,無生就沒有老病死。我們“花開見佛悟無生”,對不對?因為無生就無老病死。我們念佛要實相念佛,無生才能得解脫,往生也是為了悟無生而才往生的。所以,在念佛的每個當下,要清清靈靈,明明了了,讓每個佛號都要很清楚的在你的耳根溜過,在你的唇上飄過,在你的心中滑過。要清楚明白這句佛號的無常所帶來的生滅。生命正如同這句佛號一般,在苦、樂受中浮浮沉沉的起落生命。生命即是佛號,佛號正是生命,細細體會生滅無常,由此而對這份浮塵生命的厭惡,情愿遠離對生滅的執著。認清這份生滅的當下,堪破生命的無明染愛,由此而破身見、斷貪嗔,趨向無生而不再流浪生滅浮沉的生死海。念佛是為了趨向于厭,滅,離欲,解脫。
? ? ? ? 往生只為無生!
? ? ? ? 所以,當內心起煩惱、起糾結、起郁悶的時候,要這樣問自己:為什么會有煩惱?為什么會有執著?是在哪里起的煩惱?在哪里起的執著?如何把它給滅了。找到他的因,看清楚它的緣。現在有煩惱是苦,叫苦果!這個果報已經生了,從苦果里面追溯他的因與緣,然后找到苦因,把苦因給滅了,把緣給滅了,問題就解決了。
? ? ? ? 我們說要悟無生,如何才能無生呢?把有滅了。有是從哪里來的呢?是由取來的,取叫執取,把內心那個抓取給滅了。抓取滅了我們一般怎么講呢?叫放下。放下就灑脫了,放下就自在了。
? ? ? ? 所執取的法是無常的,是有生滅的,若能離開欲,使欲滅盡、身心舍離,心不顧念,心不被縛著,愛就會滅。由于愛滅的緣故,執取就會滅;由于執取滅的緣故,后有就會滅;由于后有滅的緣故,生就會滅;由于生滅的緣故,那些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滅。像這樣的,如此純大苦的聚匯集起,都會滅。
? ? ? “花開見佛悟無生”,如何才能無生呢?把后有給滅了,后有怎么滅呢?把執取給滅了。執取如何滅?觀察那個“抓”,抓得住嗎,能抓住嗎。只要去觀察執取力,觀察你的抓,就會發現,實在是抓不住啊!在座諸位可能有談過戀愛的,曾經那份轟轟烈烈地戀愛現在還在嗎?曾經可能付出過感情,那份感情現在還在嗎?不在了,他變了。變了就是無常,變了就是生滅。因為它會變,抓不住也捏不牢。那現在留下的是什么?是遺憾、是寂寞、是痛苦、是煩惱、是傷心。傷心痛苦是果,先前的抓是因。因緣果之間理清楚了以后,再看要不要抓?再問清楚一點,是要痛苦還是要安寧?要痛苦繼續抓,要清靜不要抓。不要抓是什么?叫舍離、離欲!把內心那股執取力給滅盡,即心不顧念,心不敷著。
? ? ? ? 凡是所在乎的一切,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成為過去,無論是得到過的或是沒有得到的,帶給我們的都是無盡的傷痛。對于任何的執著,當我們依戀的時候,留下的是什么?所以,當我們的心染著于外境的時候,隨著時間的流逝,給我們帶來的是何等的災難啊。凡是有所在乎的,當它變得時候,就有大苦生。如果有孩子的,當孩子死去的時候,死了,苦不苦?沒有失去過心愛的人、心愛之物,那是永遠不可能體會到什么是無常?什么叫生滅?哪怕有過失去,如果不站在法上去體會,那都是輪回的無明傷痛,永遠沒有超脫的理性反省。所以這里講要“觀無常、觀生滅”,當你體會到真正的無常,真正的生滅的時候,現在唯一要做的,唯一該做的就是對此生命的現象要生厭,由此而進升為離欲,最后滅盡。除此,沒有第二個方法,可以讓自己寧靜、清靜,而得心靈上真正的超脫。
? ? ? ?
? ? ? ? 只有讓自己離欲,所以,不希求改變任何現象,也不幻想改變任何萬物。唯一能改變的就是只有自己這顆心。讓它趨于平淡,讓它甘于平淡,讓它能享受平淡;讓它趨于寂寞,讓它甘于寂寞,讓它能享受寂寞。修行人要懂得寂寞,懂得享受,這是“獨一靜處,不放逸住”所需要的。不懂得享受寂寞,也難以持久的獨一靜處,這樣很難不放逸而住。因為,心容易被外境所系縛,心有抓取、有執著。
? ? ? ? 心中有法很重要,每個都有愛,每個人都有執著,每個人都有放不下的東西。當師父逼著你,讓你精進努力修行的時候,你是會有糾結的。當法界的諸佛菩薩逼著你,讓你斷除心中染愛的時候,你是無可奈何的。當有種無形的力量推著你放下身心執著的時候,你的內心是很痛苦的。即使心中有法,也會對這個人生有一種反省。大家一定要深刻體會、領會這個法義,要跟我們的身心、跟我們的生活、跟我們先前的曲折人生結合在一起。跟我們的這顆實際上已經受了很多傷害的內心,跟這顆受傷的心結合在一起。只有跟你的身心結合在一起的佛法才能解決身心的問題。
? ? ? ? 當大家在大雄寶殿念那聲阿彌陀佛的時候,我心里在想,如何在您們心中建立正信!如何讓這聲阿彌陀佛真正地給你帶來安慰,慰籍你流浪已久的心靈!當你心中有法,再去念這聲佛號的時候,那是多么地欣慰,多么地安慰。那份人生的寄托是完全變樣的精致。
? ? ? 身為佛陀座下的圣弟子,要內修解脫道,外現菩薩行。堅持弘法利生的修行路線,在利生中圓滿解脫以彰釋尊的救度之心,在解脫中繼續利生以顯釋尊的慈悲之情!
? ? ――清泉谷.釋迦茅屋.太湖山人? 語
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