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也許我們乖的太久了,不想在當個只能聽話的傻孩子,所以我們現在都有話要說。周遭如此喧嘩,我必須用盡心思把文章的標題起的聳動一點,讓我發言的姿態張狂一點。也許我說的沒有什么道理,但起碼我被人聽到了;也許別人沒聽懂我到底說的是什么,可是說話的語調和姿態要比說說出來的內容更重要;因為正是語調與姿態讓我被別人看見。被人看見,所以我存在。于是每一個讀者其實都是作家。在一篇一萬字的文章里看見一句令人不滿意的話,忘記剩下的部分吧,我要寫一篇兩萬字的回應來批判它。我為什么要耐著性子看完那篇東西呢?我為什呢要深入甚至同情地理會它的真正含義呢?它只不過是我用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借口罷了?!?/p>
? ?
? ? ――《人人都是作家,但卻沒有一個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