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或者魔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它寄居在我們心里,所有的幻像在恐懼的時候都會不斷地浮現,試圖把心魔逼現出來。這些都不過是一場尚未醒來的夢靨,為何一定要在特定的空間里,才可以讓心魔畢現?
——題記
《1408幻影兇間》以一個專門為世界各地著名鬼屋寫小說的作家為了揭開這個世界上是否有鬼魂的存在,特意去入住海豚酒店的1408號房間。
在之前,他所寫的故事,都是為了證明神秘的故事其實并沒有那么撲朔迷離。甚至于不相信有鬼魂的存在。他是一個失去女兒的父親,當感情受到一定沖擊的時候,潛意識可以很有可能被喚醒。
電影的開頭,是麥克經歷了沖浪,然后被浪卷走,再被救起。此時,他在那天收到一張明信片,背后寫著:海豚酒店的1408號房有秘密。千萬不要入住。
人的好奇心往往是強烈的,因為希望為自己的小說增加一個章節,把1408的秘密寫進小說的最后一章去。他曾致電給海豚酒店,表達自己希望入住1408房間,但是被拒絕,為此,他還咨詢過律師,為了入住1408而采取法律手段。
終于當他抵達海豚酒店的時候,見到了酒店的經理。為了勸服他不要入住1408號房間,特意請他進入自己的辦公室談論。“1408號房間曾經發生過58宗的死亡事件,死去的人都算千奇百怪,死因各不相同。你把這些寫進你的小說就足夠了,為何一定要入住?”經理因為經歷太多的死亡事件,并不想因為麥克的入住而讓酒店牽扯到更多的麻煩。但麥克執意要入住,經理遞給他本記錄1408號房間的死者記錄,希望因此能夠讓他的念頭得以消退。他拿著那本記錄本走入了1408。
正所謂:“好奇往往是害死貓的。”經理拗不過他,只得給了鑰匙他打開了房門,起初他并不相信,但當房門被打開的時候,他認真地看著墻壁上的畫,是一幅油畫,一個母親抱著一個孩童,也沒有什么異像的發生。入夜,他用帶來的紅外線的電筒照著那一幅油畫,突然閃過記錄冊那些記錄死亡的人的影像,內心開始驚顫一下,再照了照那一張床單,又閃過一名死者的遺像。他走到水龍頭前沖刷自己手掌的血跡,突然著了火,他試圖用掛在浴室的毛巾撲滅。當他再走到房間外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收音機,麥克開始害怕,他嘗試關閉收音機,可惜竟然關不了,收音機上的頻率不斷發生變化,不斷地暗示自己,眼前的景象不過是幻覺,并且拿出自己帶來的答錄機,不斷地進行心理暗示。
當接二連三的怪事在這間名為1408的房間出現的時候,他開始感覺到害怕,從最初的地點紐約變成了加州,地址的轉變,開始讓他相信這一切都是真實的。他在這間房間里見到很多昔日的故人,例如死去是女兒,還有老去的父親,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很真實,有些事情的發生,當出現的時候尚不覺得可惜或是遺憾,回首間,心魔畢現,才發覺它的恐怖性。
麥克試圖逃出1408房間,因為在這個狹窄的空間里發生了很多讓自己感覺到恐怖的事情,他通過視頻去跟自己的妻子講述自己在這間恐怖的房間里需要救贖,此時房間早已經是冰封雪地的狀態,他又再次見到死去的女兒的影像,但驀然醒來,才發覺是幻覺,不過是一團已經燒焦的灰。內心的困惑可想而知,他的面部表情開始扭曲,不斷地說:“凱特,我很愛你,我不會讓上帝帶你走的。”他終于離開了1408房間,似乎這是一場漫長而折磨的夢靨。當鏡頭似乎帶我們回到現實的時候,他的妻子陪著他正在醫院內,他似乎感覺到自己又重新活了過來。當他去到郵局的時候,也許所有人都會覺得,這次應該是現實了吧。往往想象中的空間卻也是最逼近的現實的心魔,他才發現,這幾個人與當初在海豚酒店出現的人這般的相似。腦海頓時陷入混亂,潛意識又一次喚醒,再次回到1408號房間,他終于無法任由心魔的控制,點燃一根煙,把整個房間陷入一陣火海,讓自己與它一同消失。
這個電影的空間氛圍營造得相對吸引人,對于死亡或者自我暗示的表現方式,無疑是成功的。自我暗示也許是暫時能夠讓心魔安靜下來的方式,通過不斷地暗示,使得自己不肯去相信這些眼前的幻覺。作為一個無神論者,姑且理解成他是因為要工作所以疏離了親人,甚至于女兒凱特蒙主寵召,對于家人的種種疏遠,似乎為他的結局買下伏筆。1408房間里所有出現的人都不過是曾經被種植在麥克腦海里的一群人,在特地的空間里,這些影像開始被喚醒。環境是為了營造心魔的逼現而出現的主觀因素,就如我們在黑暗的環境之中為何感覺到害怕的道理一樣。
1408的房間的一切擺設都是比較普通,當初麥克入住的時候,不停對自己說,這里哪有什么靈異的事情啊?直到住下來了,才發現靈異的事情在身邊不斷圍繞發生。首先讓人感覺到恐怖的肯定是那一臺收音機,頻率幕上的數字總是不斷地閃現,謎團一,當周圍的環境一直陷入一種讓人自我感覺到恐懼的時候,內心的潛意識有可能被喚醒。在麥克尚未入住房間的時候,他告訴他的讀者,一定要相信恐懼。從側面上來說明,他在暗示別人這個世界是有鬼魂的,一定要相信恐懼。但麥克作為一個無神論者,卻不相信這些鬼魂,認為都是幻覺,是不會用肉眼真實見到的。謎團二,經理對他的勸說,我們撇開這個房間的始作俑者是心魔還是酒店的經理,種種的環境與麥克腦海所浮現的影像,在因緣際會之下,便會產生種種幻象。經常會聽到別人說:“時運低才會見到鬼。”雖然未可知否,但有很多時候,你所見到的幻象,不過是你經常在進行自我暗示的時候所發生的結果。謎團三,為什么他會在空的1408里見到死去的女兒,還有以前尚不懂得照顧的家人?等到清醒的時候,才發現眼前不過是一團火燒之后的塵土,他終于感覺到錐心的痛,試圖抓住幻影,耳畔間不斷閃過,爸爸,救我那般稚嫩的孩童聲。
《幻影兇間1408》我覺得并沒有任何的兇手,換個角度來說,沒有發現真實而確切的兇手。在有限的空間里,你可以懷疑任何擺設的物品,包括印在腦海里的人。當我們一直都在心里告訴自己,這一切的靈異,都是幻象,種種的心理暗示,會讓人得不償失。
現實始終都是殘忍的,尚且以為握住的,是可以停留在某刻,卻發現始終都不過是幻影。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生活里,可以肯定一點,各種的焦慮和抑郁癥甚至是狂躁癥應運而生的時候,便是我們內心寄居的魔鬼。只是不能肯定,這個魔鬼會不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摧殘。從詩人海子到顧城,從陳寶蓮到張國榮,每一個逝去的斯人,都是包含精神之上的壓力而選擇對于自身生命的結束作為解脫。抑郁癥或是焦慮癥,作為一種可以發生在常人身上的病癥來說,腦清素的異常可能是最合理也較為普遍的解釋,但無論如何,這種心理疾病如果不通過藥物或是心理輔導的治療,結果很有可能會對自身產生嚴重的傷害。
影片中的麥克是一個恐怖小說的作家,常年工作,對於妻子的溝通也不夠,除了女兒這個話題,似乎找不到其他的話題,當女兒去世,驀然發現,長年的工作對於家人的關心也造成了缺失。從這方面來說,家人對自己的關心一直都存在,但是相反的,是不是自身的問題因而造成了彼此之間對關愛的缺失。對於熟悉的人往往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對象,似乎對於他們的關愛我們會認為是理所當然。
麥克有讓自己感覺到恐懼的心魔,仿若是一場夢靨,久久不肯逃離。麥克作為影片的主角,在狹窄的空間里,如何克服恐懼,從而讓自身的肉體有可能會戰勝心魔。以一個幻覺作為切入點,來引述出這些幻覺背后的惡魔。幻覺不過是源于心魔,當現實與心魔交錯,往往現實會被心魔所衍生的幻覺所掩蓋。或許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我們內心的自己,如鬼魔般地纏著自己。不僅僅是麥克,麥克只是作為影片的主角,帶我們進入所謂的心魔世界,他教會我們如何去克服恐懼,對抗心魔。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心魔,程度上的不同,往往對我們的身心摧殘也不相同。關鍵的是,我們采取怎么樣的方式與它和平相處。很有可能,我們跨過這一道坎,便會過得新生。試想一下,如果1408這個房間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是不是會像麥克那般感覺到恐懼,從而想法設法克服恐懼。
1408作為一個意識體被藏在某個有限的空間里,當潛意識開始被喚醒的時候,很多措手不及的事情會悄然發生,在眼前所見的,是一個個出現的鬼魂,從窗戶里跳出來,然后消失于自己的眼前。世界上有很多過不去的坎,都是因為個人心境的原因,內心的郁結是心魔形成的客觀因素,當客觀的因素遇到環境所衍生的主觀因素,便會出現眼前的種種幻覺。
佛教上說,你作了孽,就必須承受這種因果。因果循環,是沒法擺脫的。因為對家人關愛的缺失,使得麥克眼前所出現的幻覺都是身邊的人,醫學上說:“海馬體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記憶都儲存在海馬體中,如果一個記憶片段,比如一個電話號碼或者一個人在短時間內被重復提及的話海馬體就會將其轉存入大腦皮層,成為永久記憶。”經歷了在郵局見到的人,對自己妻子的關愛不足,女兒的死去,在短期內所有的經歷成為一種濃縮的記憶,并且不斷地在腦海出現,也就表明了,為何入住在1408號房間之后,這些記憶開始翻卷而涌現在眼前。
我認為,麥克的幻覺除了來源于心魔,或許更多的是來源于他長年累積的寫鬼故事的經驗,有很多事情,經歷出現重復的時候,它的恐懼心理就會遞增。因為必須考慮到故事的情節發展以及營造驚悚的氣氛,而這些因素又間接地影響自己的內心世界,就如一堵墻,你進入去了,便很難擺脫。
每一種心理疾病,皆因內心的魔鬼占據上風,從而使得自己的肉身與靈魂成為分離的狀態。你的毅力能否戰勝它,成為了是否可以戰勝自己身內寄居的敵人和惡魔的綜合體。
《幻影兇間1408》以狹窄的空間里,所發生的任何事情,所見到的任何幻影,都不過是在特地的空間里迷惑我們的幻術,只是時空會穿越,讓我們不得不強逼自己內心的魔鬼出現,換一種方式和自己內心的魔鬼進行對話。
頗有現實意義的一部電影,以一個人的內心戲來呈現對於周圍環境的種種因由,透過這種切入點,去折射出內心寄居的魔鬼,反映出在特定的環境之下,在幻術所出現的空間里,去反思一些發生在身邊的事情。姑且讓內心郁結得到暫時性的釋放,讓脫離肉身的靈魂對身體內的魔鬼進行一次交談。
尚不覺得這部電影驚悚,只是氣氛的營造往往是恐怖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你可以把它當成一個人在面對恐懼的時候的種種內心世界的獨白。也許只有在獨處的時候,艷麗的外衣褪去顏色,靈魂才會出竅,心魔才會出現,只有各種因緣際會之下,我們才能夠逼自己去相對理性地進行自我剖析和自我深刻的審視。降魔,須先降心魔,不能讓內心的魔鬼成為阻礙你前進的道路上的主觀意識體。
正如《金剛經》里所寫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萬物都不過是一種著相,一種虛相,只有觀照內心,內心平和與安寧才能得到真正的正見和看到世間萬物的空相。學會慢慢地控制心魔,學會慢慢地放下一些執著,也許會獲得更多的福分與快樂。
s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