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散文】角色.人生
獨坐時,便有蕓蕓思緒涌上心頭,突然想起自己的種種理想來,一一清點,便也回味無窮。
最初的理想是想做一名軍人,終于因沒有機會而告終,進而便是想要當作家,至今仍是追求目標,甚至終生。大學學了高級護理,卻沒有派上用場,做了老師,用爸爸的話說,是繼承了爺爺的事業,在我,只是生存方式而已。最讓我心動的,而且念念不忘的理想是唱戲,做演員。雖然這一生都不會有機會了,可常常讓我怦然心動。
不常看《梨園春》,偶然撥到河南電視臺的《梨園春》欄目,豫劇,曲劇,越調被化了妝的演員輪番展示,我的眼球被深深的吸引了,被《卷席筒》《竇娥冤》《人歡馬叫》等情節深深的吸引了,我看到不同的角色在舞臺上展示著不同的劇情,使我又回到了童年時代。
六七十年代,電腦,電視還沒普及,更多的是群眾文藝,會經常看到露天電影和各種曲目的戲劇,不需要買票,盡管每次散場時都有一種說不出的落寞,可下一次再有時,依然熱血沸騰,也許就在那個時候,我深深地愛上了戲劇,因在當時,藝人是不受歡迎的,又加爸媽家都是書香門第,雖有了如此的理想,卻不敢告訴家人,只有在夢里,在和同齡人一起玩的時候,才敢走露一些風聲,以泄心中的郁悶。
喜歡戲劇,更喜歡里面的各個角色,紅臉,白臉,生旦,花旦,小丑。。。。。一看妝容,就可以判斷他的身份地位,使我最最記憶猶新的角色是當官的衣服在腰際都有一個圈,而平民百姓沒有,當時只是迷惑,認為只是一種標志而已,直到前天,看了《梅蘭芳》,聽了邱如白的演講后,我才知道,原來那個圈是官架子,也才明白端官架子的含義。
喜歡戲劇,更是喜歡演員們的內部動作和外部動作,演員們的一舉一動,一個眼神,一滴眼淚都在傳遞著角色的喜怒哀樂,常常融入其中,不知我是演員的角色,還是演員的角色是我。陪著流淚,陪著歡笑,忘乎所以。
最讓我動情的是,那演唱,那配樂,那戲詞無不使我動容,有時我想引吭高歌,可又怕自己的五音不全擾了別人的雅興,有時又想翩翩起舞,我僵硬的腰枝,又怕傷了別人的眼睛,我總無法走出自己,可一直還坐著做演員的夢,有時想想,不知道現實是夢,還是夢是現實。不過還有一絲希望,若哪一日寫的驚世之作,被某導演看重,隨便給個角色,也算實現了做演員的理想。
于是由戲劇想到角色,想到現實中的角色,想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角色,想到社會這個大舞臺,只是沒有誰能夠判斷出誰的真正角色。和舞臺不同的是,現實中有很多假面具,有的人儀表堂堂,風度翩翩,你咋知道他竟是騙子或是娼妓?有的人高喊著廉潔口號,你咋知道他背地里卻污濁橫流?有的人滿口仁義道德,你咋知道他居然是高舉屠刀的儈子手?
其實每個人都有很多的角色,但眾多角色中,不一定都是自己想做的,比如,我想做演員,想當作家,可又不得不去做老師維持生計。有的人為了生計,又不得不去遵守一些潛規則。這使我想到了動物世界里的保護色,有的動物為了保存自己,使自己的顏色與環境相似或者相同,以此免受天敵的襲擊。讓我想到了《三十六計》,《孫子兵法》。想到了戰爭,想到了謀略。想到了人生。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出戲,而自己就是那出戲里的每一個角色,或喜或悲,時好時壞,矛盾糾結,喜怒笑罵。而每個人的戲都是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上演的。所以,每個人都和別人密不可分,所以就有了孤獨,抑郁,痛苦,欣喜,歡樂,開心這些表述感情色彩的詞,所以有了賭場,有了娼妓,有了英雄,有了模范。如何唱好人生這出戲。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方式。有的人選擇了獎章,有的人選擇了監獄,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輕于鴻毛。使得這個世界變得五彩繽紛了。
喜歡戲劇,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