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一翻你的歌單,是不是總能找到一兩首古風歌曲,甚至有的人還專門建立了自己的古風歌單,收藏了許多自己喜歡的古風歌手和古風原創團隊。
但是大家聽了這么久的古風歌?那究竟什么才是古風呢?對于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并沒有太在意,總覺得這是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別人都這么說了,我也就這么稱呼了。
這次小編這里就不專門介紹具體的歌曲、歌手了,因為在聽歌之前,我們首先得搞明白一件事:究竟什么才算是古風歌?它究竟算不算是一種固定的音樂類型呢?它和其他類型的歌曲又有什么區別呢?
1、
要想弄清楚古風歌的定義,我們首先得了解它的起源。
最早的古風歌曲是伴隨著國產仙俠類RPG(角色扮演游戲)而產生的,這時候的古風歌曲還沒有獲得獨立發展,而是依附于游戲,主要為游戲中的配樂進行填詞的演唱,或者是針對游戲劇情或者是某個主要人物編寫的劇情歌,但主要是以天賜演唱為主。早期像《仙劍奇俠傳》、《軒轅劍》、《絕代雙驕》系列都除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
對于第一首古風歌曲究竟誕生什么時候,似乎考證起來很難,但可以我們大致可以確定一個范圍那就是20世紀末21世紀初,還記得小編聽過的最早的古風歌曲算是《仙劍三》的主題曲之一《仙劍問情》(2004年)了,還記得那時候小編還只是個剛上初一的懵懂少女。但是早在1995年就已經問世的《仙劍一》的主題曲《蝶戀》算是古風歌曲的元老。
古風歌曲可以說是誕生于網絡,依托于網絡,因此網絡以至于后來的移動互聯網(主要指我們的智能手機)是古風歌曲的主流傳播渠道。嘿嘿,你見過那個古風歌手賣唱片的?如果有,趕緊告訴我。初中那會聽這一類的古風歌曲,都是先用自家電腦下載MP3的文件,然后再傳到自己的MP3音樂播放器里面,課余時間就抽空來出來聽一聽。
早期的古風音樂由于作為一種游戲配樂的形式存在,因此,多半有好的作品,而并沒有所謂的古風歌手和古風樂隊。
而古風歌開始真正走向聽眾的視野,主要得益于古風原創團隊的成立和出現,使得古風歌曲得以脫離游戲,成為一種單獨的音樂類型。這個階段,也是優秀的原創古風歌手大量出現的時期。
現在大家比較熟知的古風原創團隊有墨明棋妙、滿漢全席,千歌未央音樂團隊、鸞鳳鳴,平紗落雁,汐音社,水榭聽香等。
團隊的成員大多是一群擅長古典樂器演奏、編曲或者演唱的業余愛好者,他們并非是專門的音樂工作者,在古風歌曲創作之外,并多有自己的工作和所從事的職業。其中,最引人矚目當屬墨明棋妙團隊,也被網友親切地稱呼為“墨村”,成立于2007年,是由EDIQ和丟子發起,通過網絡聚集了一群在曲、詞、唱、奏、混音、MV制作、美工等方面各有所長的人才。致力于將古典樂器和流行電子結合在一起,將古體詩歌和古典意象運用于歌詞當中,創造出一種富有古典韻味又不乏現代氣息的歌曲。
這之后,古風歌曲一邊保留了用配樂進行填詞演唱的傳統,一邊致力于原創作品,即自己作詞作曲的歌曲,這是涌現出了一批風格各異的古風原創歌手。目前較為出名的歌手有:河圖、音頻怪物、HITA、董貞、小曲兒、柯捷銳、少司命、慕寒、西國的海妖(司夏)、吾恩、人衣大人,不才、五音JW、貳嬸、奇然,小魂、流浪的蛙蛙、倫桑、小愛的媽、EDIQ、檀燒、流月、Aki杰、琉輝liuki、玄觴、Finale、晃兒、銀臨、雙笙、smile小千、影拓、重小煙、東籬、清響、W.K.、心然、Winky詩、Assen捷、忘仙、凌之軒、緋村柯北、清弄、五色石南葉、清漪、安九、 蜀喑、熙影CRITTY、Tacke竹桑、格子兮、劉珂矣、蕭憶情alex、排骨教主、玉璇璣、茶理理等。(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沒有照顧到你家愛豆,不要怪小編)
2、
好的,那么我們在來看看古風歌曲本身吧,無論是外行還是內行,評價一個音樂作品,無非是編曲、歌詞、旋律、演唱等等一些方面來分析。
我們先從一個單純的聽眾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古風歌曲,首先,一說到古風,腦海里立馬會聯想到古典詩詞或者是古典意象,也就是說歌詞的內容,多半是對古典詩詞和古典意向的化用。在歌詞的寫作上往往還講究一些對仗工整。
另外,從編曲上,古風的配器大多是中國民族樂器,常見的便是笛子、古箏、琵琶等等,另外便是對電子合成器的使用。
從調子上來看,古風歌曲的曲調相比流行音樂而言,可能并不會被大多數人所接受,這是因為大多采用了古曲當中的五聲調式或者是較為高雅的七聲調式。
另外,念白和文案也是古風歌曲中慣常使用的形式,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許多古風歌曲都會分為劇情版、純歌版這樣不同的版本。
所以,我們可以對古風歌的大致范疇進行一個簡單的歸納:古風,就是一種以民族樂器和電子合成器為配器,以五聲、七聲民族調式為主,歌詞化用古典詩詞或者古典意境的網絡流行音樂。按照其誕生時間,古風歌曲又可以被劃歸到新世紀音樂。
3、
小編每次在播放器里面搜歌單的時候,都有一種一言難盡的感覺,隨意打開一個古風歌單,簡直像個大雜燴一樣,什么類型的歌曲都可以亂入一下,古風、古曲、中國風。古典音樂簡直是傻傻分不清楚。
所以呢,那么這些說法,或者這些歌曲究竟有沒有什么區別呢?
首先說說古風和中國風。中國風相比古風,主要又這樣一些不同,除了使用民族樂器和電聲樂器之外,還使用西洋樂器,通常是一般民族樂器,一般西洋樂器。唱法和通俗歌曲相似,歌詞更加白話和通俗易懂。一般不太講究對仗。另外,中國風的歌曲一般不使用念白和文案。這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中國風,顧名思義,就是中國樂風,因此指的是新時代中國流行音樂的一種,而古風歌曲的編曲除了一些傳統的中國曲調和民間音樂外,還包含一些外國音樂,比如日本音樂。我之前向大家推薦過的《醉仙歌》便是在日本純樂《櫻花櫻花》的基礎上金星的填詞演唱。
其次,古曲和古風。古曲主要值得就是古樂曲,所以使用的樂器沒有現代產物,也就是不使用西洋樂器和電子合成器。另外就是古曲在聲調上面又著較為嚴格的要求。相比之下,古風歌曲的曲調雖然略微高雅,但是比起古曲而言,除了基本的五聲調之外,變宮運用的比較多,旋律也更加自由和通俗化。
4、
古風歌曲從網絡游戲中獨立出來,成為一致不斷發展壯大的音樂力量和音樂類型,甚至連受眾也開始有了從“小眾”到“大眾”的趨勢,從2016年在鳥巢舉辦的大型原創古風歌曲演唱會“心時紀”,我們便可以窺見,古風歌曲正在逐漸擺脫非主流的標簽,而逐漸成為一種被大家認可的主流音樂文化。
但是古風歌曲的發展也并非就是一馬平川,一帆風順的。
首先,便是古風歌曲市場化的問題。音樂作為一種文化,是一種時代精神和思想符號的傳遞。但是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同樣也需要經歷市場的考驗。第一個便是歌曲質量的問題,古風原創團隊基于愛好和興趣,雖然不乏音樂人才,但是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創作出來的歌曲水平往往難以保證。其次,依托于網絡,缺乏標準化的生產、制作、發行,一些堆砌辭藻、粗制濫造的歌曲往往會影響聽眾對于古風歌曲的整體印象。
另外,從古風歌曲本身來看,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古風歌曲之所以會出現念白和文案,是因為許多古風歌曲都是有一定故事背景的,或來自于游戲劇情、網絡小說、廣播劇,或者是一些古代人物。念白和文案是為了幫助聽眾理解,但是這也間接表明了作曲者在臺詞功力上的欠缺。我們回顧古典詩歌,有些詩詞往往會在前面加上序言,交代寫作時間或者是寫作目的,但是我們及時不看序言,依然可以理解詩詞傳達的思想情感。因此,從這一點來看,念白和文案并不是古風歌所必需的。
這便提到了古風歌曲的另外一點,那就是臺詞功力。多半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歌詞太長,通過之后只記得大致的旋律,而很難聽清楚歌詞內容,因此古風歌曲傳唱度并不高。另外,就是堆砌詞藻,內容空泛。有的古風歌曲,雖然臺詞乍一看寫的很美,但是仔細讀下來,卻沒有什么邏輯性或者是實際內涵,不知道歌詞具體想要表達的是什么。
小小的吐槽了一下,但小編還是要說,我時看好古風歌曲的,它是當今豐富的網絡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流行音樂的一個重要分支,雖然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依然是光明的。
正如墨明棋妙創始人EDIQ說的那樣,無論是中國風、古風、流行風,能夠從創作出好的音樂,就是好風。
在這里,小編想要發起一個活動,那就是讓大家一人推薦一首你認為最好聽的古風歌曲,并寫出推薦理由,然后集結成為一個百首古風歌單。屆時,小編也會通過簡書文章將歌單分享出來。
下方留言哦~
喜歡我的文章就趕緊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