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的工作時間安排,每天就現在這個時間是屬于我自己的,是我給自己安排出來用于寫作的時間。自從加入好報群,每天都在期待這個時刻,同時又在害怕這個時刻到來。期待是因為我又可以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享受寫作的快樂;害怕是因為不知道該寫些什么,每次都在絞盡腦汁,可還是發現自己寫得東西實在沒什么可看的。
聽了好報幾次分享課,二美說如果感覺自己不知道寫什么,就應該去閱讀。因為閱讀不夠,所以才感受沒什么可寫。的確,工作十年來,我幾乎沒有碰過書,荒廢了太多時光。畢業的時間,我曾經對著書本說:“書啊書,我從此以后再也不用對著你啦!我可以解放啦!”然后把所有的書本打包,叫上一個收廢品的阿姨,全部以賤價賣了。
仔細回想起來,我還是有段時間都在看書的,常常去學校圖書館借書看,只不過我看的書都不是什么正兒八經的書,都是一些言情、武俠之類的書。在宿舍看,也帶去課堂上看,以至于我給同班同學留下的印象就是“那個天天在課堂上看小說的人“。看得起勁兒的時候,可以不吃飯,連上廁所都帶本書去”蹲坑“。盡管如此”廢寢忘食“”手不釋卷“,我現在依然沒有成為一名言情小說家,或是一名武俠小說家。我應該就是純在乎情節,喜歡故事中人與人之間的悲歡離合,喜歡武俠小說中那種英雄配美人的俠侶情懷。看完后做做白日夢,憧憬一下言情小說里的浪漫愛情。我特別討厭看那種嚴肅的書,比如一些發人深省的現實主義小說,工具性比較強的書籍。一翻那樣的書,我就想睡覺,比吃安眠藥的效果還好。
工作后,更是認為看書是件很浪費時間的事兒,有這閑功夫我還不如去上上網,看看電視。也一直無法理解有人為什么會去買書,明明網上有大量的電子書,要看直接到網上看電子書就好了。花幾十塊錢去買本書,看完之后就是一堆廢紙,還占空間,把它買了只值幾毛錢一斤,太不劃算了。
同事小妖很愛看書,常常看她大把大把地買書回來看。
我曾對她說:“直接上網看,省錢!“
同事笑著回我:“我感覺在網上看,沒有感覺!只有手上拿到了書,才有看書地感覺!“
這話讓我第一次明白,有人看書是為了“感覺“二字,這是真正在享受閱讀。
我們每個人都在抱怨工作太繁瑣,連喝口水、上個廁所都沒有時間的時候,小妖卻能悠閑地坐在辦公位上看書。教研活動的間隙,大家都在忙著趕備課進度,小妖卻利用這個時間到學校圖書室去借書看。
另一位同事問:“你怎么會有時間看書呢?這么忙的時候。”
小妖回答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會有的。”
這句名言我們所有人都會說,可是只有小妖是在用行動證明著這句話的真諦。對小妖來說,閱讀是一件像呼吸一樣自然的事情,不需要刻意去為它留時間,只要有空就會自然得開始閱讀。
別看她用了很多時間去閱讀,覺得有可能會耽誤工作。可不呢,她是我們年級上的業務骨干,教學質量杠杠的,常常以較高的優勢把我們給遠遠地甩在身后,我們常常覺得很奇怪,大家一樣的課時,為什么她的教學進度總是比我們快好幾個課時,而且教學效果還非常扎實。
有時我們向她請教秘訣,她笑著說:“我只是在上課的時候,只講會考的內容,不考的內容不講。”
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仔細分析起來卻是有門道的。“只講會考的內容”說明她的課堂只講重要的內容,“不考的內容不講”說明不重要的內容從來都不會浪費時間去講。經過反復琢磨,我估且把這句話總結為:課堂上只講精華,不說一句廢話。也許小妖就是為了能有多點時間去閱讀,所以在長期地潛意識里,慢慢形成讓自己提高工作效率的習慣,不說廢話。
而對比自己,反思起來,我的課堂廢話太多,總是不能抓住重點,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向學生們解釋。也許就是因為自己閱讀太少,提煉重點的能力太弱,再加上表達轉述的能力不足,課堂效率自然便跟不上。
意識到了這點,才總算對閱讀提起了點興致,也決定要好好地讀讀書。只不過要真正做到“好好地讀讀書”卻并不容易,閱讀習慣地養成是一個漫長而又痛苦地自我斗爭的過程。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堅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