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我是不大愿意提起這段過往的。隔著時空的望遠鏡,我仿佛還能看到那個皮開肉綻的軀殼。
很久很久以前,我對18歲有著太多期待和憧憬。一場旅行,一套生日寫真,一場宣告成人禮的派對,化一次精致的妝容,談一場甜蜜的戀愛……總覺著18歲的到來會伴隨著不可忽視的神圣,它意義非凡,它是見證一個人成長的重要轉折點。
左手高三,右手大一,這是我的十八歲。
2013年10月,我真正踏入播音主持這個行列中,開始用盡全身力氣,去愛能將我聲音傳遞的話筒。近距離的接觸,讓我清楚的明白,要讓這份愛開枝散葉、變得有意義,一點兒都不簡單。越是看重的東西,就不允許它有半點兒閃失,可當時的我只顧得如何讓這份愛急劇升溫,卻忽略了有些東西會物極必反。愛的方式不對,或者愛太滿都會顯得不匹配。
練聲、自備稿件、新聞播讀、即興評述、模擬主持、文藝常識、新聞評論、分鏡頭腳本……備戰藝考的那段日子,這些成了我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內容,我把每天的時間塞的滿滿當當,并且給它扣上了“充實”的帽子。
為了上鏡有一個較好的體態,我每天早上5點起床,5點半之前出宿舍門,到教學樓三層的舞蹈教室做形體,沒有專業的老師作指導,我買了本影視表演的形體教程書,自學。做完形體開始練聲,口部操、延長音、呼吸、繞口令、字、詞……重復了一次又一次,我沒覺得枯燥過。白天上課的空閑時間,我用來寫分鏡頭腳本和新聞評論。下午放學到晚自習前的那段時間,我專門留給新聞稿件播讀。第三節晚自習我會在舞蹈教室練習自備稿件,即興評述和模擬主持。
起初,我每周要在外面上三次專業課,時間是在晚上,每到上課那天,我下午上完學校的文化課,就匆匆趕往市里上專業課,上完課回姑姑家住,第二天一早起床,趕早車回學校。因為是冬天,我來往趕車的路上幾乎都伴隨著天黑。臨近專業考試,我向學校請了長假,住在姑姑家,每天去上專業課。那段時間我像著魔般,在所有能練聲的地方張口就來。考前一周,當我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因用嗓過度輸液,被醫生“勒令”不準說話的時候,我到現在都忘不了,那兩股夾雜著太多情緒的溫熱奪眶而出的滋味。
我有點心疼當時的自己,會覺得可惜,她抱著滿腔的熱愛,卻丟失了最基礎也最重要的東西——找準方法。看似“充實”的時間分配,效率并不高。所有的練習都是自己一個人,脫離觀眾聽眾的意見何談大進步?但我又很佩服她,關于她的果敢、執著和為愛的毫無保留。那時候會每天發一條動態來鼓勵自己,現在回過頭再看那些文字覺得甚是稚嫩,可那樣的勇敢、不顧一切追求的勁頭我再也沒有超越過。
可能是巧合,也許就是緣分。專業課統考面試和我18歲生日是同一天,曾經無數次幻想的18歲,期待的18歲,都被一個數字摧毀。我的面試成績距離目標差了近10分,第一次見老張(專業課老師)對我表示太失望。無語凝噎,我說不出任何話。
顧不得太多,不敢讓低落的情緒持續太久,我抓緊時間吃藥調節嗓子狀態,積極準備校考,可我沒想到18歲的開端竟如此狼狽不堪。凌晨3點下火車,提前預定的酒店臨時出了問題,為了不讓爸媽擔心,我在網上搜了張酒店房間的照片,發了彩信給他們,告訴他們我已安全到達目的地。臨汾的3月特別冷,我就那樣坐在行李箱上,在酒店門口等天亮。待了大概1個小時左右,我被一個喝醉酒的人嚇到了,拎著箱子一溜煙跑到公路邊,隨手攔了一輛出租車。
“你去哪兒我去哪兒。”司機詢問我去哪兒的時候,我脫口而出,腦子有些空白。可能是被我的回答驚到了,他半天沒說話。我在他的車里坐到天亮,轉遍了臨汾的東南西北。車里不斷有新乘客,唯有坐在副駕駛的我一直在。一波三折終于通過人海來到報考學校指定考點時,工作人員一句:“我們考點換到山東濟南了,你快過去考吧。”給了我當頭一棒,當天下午現場確認就會結束,我怎么也趕不及。
離開臨汾,坐在當天到西安的最后一趟火車上,我才想起來向那位出租車師傅道謝。除過讓我在他的車上坐到天亮,還在我去現場確認的時候讓我把行李放在他車里,最后專程給我送到火車站,我問詢車費,他說隨便,我給多少就多少,遞了一張100給他,退回來80。
在這之前我還去了太原參加考試,同行的朋友因為有事提前回家了,我一個人在太原待了3天,中間趕上元宵節,那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在外面過節。因為身體和精神狀態的雙重影響,之后我沒再參加任何學校的考試。統考成績發布的那天是凌晨,是我爸陪著我去查的成績,看到總分過線22分之前我全程手抖,我看到了我爸臉上寬慰的表情,我知道他也松了口氣。回學校后,我努力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中,直到2014年6月填報志愿,早早就填好了信息,我就坐那兒,一動不動看著選好的學校,整整盯著電腦屏幕看了3個小時,最后心有不甘的按下了確認鍵。連續8天的院校在閱更讓我忐忑,每天晚上抱著手機入睡,一夜醒來好幾次,只要一醒就進網站查看錄取信息,直到8天后看到它更新為“已錄取”。至此,我的大學生活正式開始了,9月,18歲。
到現在,我都保留著當年與追求話筒有關的一切,來往的火車票,所有的報名表,出入學校的特殊請假條。這些瑣碎全然記錄了當年那個一路向前沖向上沖的我。
18歲,所有美好的愿望似乎皆破滅。可也正是18歲,讓我參透了“奮斗、拼搏、堅持、認真……”這些看似簡單,實則不簡單的詞語。18歲,承上啟下的特別陪伴,見證了我不一樣的高三日常,開啟了我別樣精彩的大學生活。
這段皮開肉綻的過往經歷,無法用任何一個華麗或是過激的詞藻加以修飾,唯有用最樸實最本土的語言說給你聽。18歲,我談了一場無怨無悔的特別愛戀,且,愛的毫無保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