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前給媽媽熱了哥哥熬好的中藥,喝過后媽媽去睡了。每天晚上過了7點,媽媽就早早瞌睡了,留下爸爸在客廳躺在沙發上“聽”電視,新聞是必看的。
過不了一個小時,媽媽大聲喊著開燈,我趕快過去開了過道和衛生間的燈,慢慢地扶她進衛生間。媽媽說你是誰?我說了我的名字,她說不對,昨天回來的是三姐。 記憶力極度減退,常常不認得人不記得人了。離開衛生間,媽媽問客廳里怎么這么多人,個個穿著黑衣服,有坐的有站的,他們都來干什么?爸爸告訴我,一到晚上媽媽就害怕,把黑色的入戶門當成一個人站在那里,把客廳窗邊的黑紅色埡口也會當成一個人站在那里,沙發后背上放著的毛線帽子,媽媽看成是坐在沙發上人的頭......一到晚上,本來聽力特別差 和沒有多少視力的媽媽,就更加害怕了,出來上衛生間時,通常都是爸爸陪著,沒有燈會更加恐懼。
媽媽 年紀大了,晚上睡前喝了中藥和水, 就增加了上衛生間的次數。晚上起床五次,每次我聞聽到動靜,就翻身下床飛奔出去,顧不得穿鞋去給媽媽開燈,扶她進廁所。媽媽一晚上都在不停說話,說給睡著的爸爸聽,絮叨自己的苦悶,絮叨那些陳年舊事,感嘆她的命運不好,還有很多的遺憾。半夜會突然聽到她在喊姐姐的名字,過一會兒又沒聲了。又過會聽到她大喊,“我掉床下了,快來扶我”我急忙跑到床前,發現媽媽好好地躺在床上,并沒有掉到地上,明白了媽媽在做夢,說夢話,還是那種噩夢,充滿驚恐的夢。早上五點多,媽媽就醒來了,獨自一個人坐在床上,眼睛盯著窗戶,愣愣地發呆。夜晚對于媽媽來說,似乎比白天更難熬,害怕黑暗的夜,害怕黑夜里無盡的寂靜帶來的恐懼,仿佛有無形的黑手,會隨時帶走她。
看到媽媽的恐懼,安撫她,陪伴著媽媽的恐懼。此刻的媽媽似乎回歸到了嬰孩時期。我的內心里升起溫暖和愛,想起我們小時候恐怕也像現在一樣害怕黑夜,害怕晚上起來上廁所時的黑暗,恐懼房間里并不存在的人影和聲音,晚上害怕一個人睡覺,會為一個睡覺沒人陪而哭多少天。半夜醒來看見窗外的路燈射進房間里,照在衣服架上掛著的衣服而大哭,會以為那是一個人站在床頭。那種恐懼也如現在媽媽對夜的恐懼吧。漸漸老去意識不清的媽媽,需要我們像安撫一個嬰孩一樣安撫她的恐懼,小時候享受到的媽媽的陪伴和愛,此刻把那久遠的愛再找回來,把那源頭的愛再淬煉熬濃,回饋給我生命源頭的父母親,在爸爸媽媽的愛中找回力量。
相信有愛無所恐懼,將內心聚焦到找尋愛和光明中,讓那些源頭之愛和光芒不斷進來,消融堅冰,融化恐懼,智慧和喜悅會更多地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