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海天佛國”普陀山游記(四)

金身南海聽潮音,看盡紅塵萬千情

拜訪完三大寺,回到酒店與李兄共賞閱兵盛典。下午乘車前往梵音洞,梵音洞坐落在海島東北側的高山之上,因為路途遙遠,游客稀少,依靠著山崖修筑的小路蜿蜒著通向遠處。一側是密林,一側是大海。倒是讓我想起了大連的濱海路。正當我感慨大連濱海路的浪漫之時,行至轉彎處,遠處一條彎彎的黃色屋檐在樹葉間閃現,霎時間使整條原本看似樸實的小路充滿禪意。在梵音洞前登高極目,我與李兄隨后又到千步沙戲耍許時海水。本想晚間到島上漫步,感受海島之夜,只可惜時值假日,游人冗雜,原本應當悠然靜謐的海島之夜變得四下嘈雜,無奈興盡,遂無意再續。只得返回早早歇息,準備次日前去一拜南海觀音像。

第二天一大早,我與李兄收拾好行囊,前往南海觀音像禮佛。只是一出門便被人山人海的景象驚呆,好在酒店與景點相距不算太遠,干脆選擇徒步前往。本來安靜的海島此時已是人生鼎沸,啼哭的孩子,滴鳴的巴士,招搖的導游,使我實在無法靜心。行至紫竹林,遠遠望去已經是人頭攢動,我倆也只好硬著頭皮湊進這“熱鬧”中。各位善男信女一大早都懷著各自的期望,希望南海觀音能夠大發慈悲。伴隨著一路的推推擠擠,好不容易來到了觀音像前。無奈為觀音大士焚上三炷香卻成了難事。不大的點香爐前擠后擁,毫無秩序,我也只好一等再等才點好了香,拜過四方神圣,恭恭敬敬地放入香爐中。南海觀音的金身確是宏偉壯觀,左手托法輪,右手結施無謂印,雙目垂視,面朝正南方向大海。33米高的金身前,有虔誠扣頭許愿的居士,也有以向貢臺扔硬幣為樂的青年,有恭敬禮讓的香客,也有以燒高香為上的土豪。誠也好,樂也罷,貧也好,富也罷。觀音菩薩只是靜靜地立在那里,用她安詳的目光注視著一切。沒有人因為單單靠虔誠的在觀音像前祈禱就可以求得福祉,也沒有人因為在觀音像前的嬉鬧和擁擠就遭到天譴。佛度可度之人,沒有一言一行中的善念,與人爭,與事爭,與天地爭,好像自己就是世間一尊大佛,什么樣的佛才能度化呢?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我們雖不能普度眾人,起碼可以普度自己。佛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從小就聽過上善若水,卻有幾人能體味到利萬物而不爭的心境。一滴水也許渺小,一海汪洋的力量呢?與人為善,與事為善,與物為善,佛曰,得福甚大。文至此處,突然有些理解了佛說的,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還是那句話,我不敢妄言佛法,可能有這些許的參悟就已經令我有豁然開朗的感覺。站在不肯去觀音院外的礁石上,望著矗立的南海觀音像,看著海邊戲耍的孩童,聽著濤濤海浪拍打礁石的潮音,愈發感覺到那句古語——佛法無邊。

千步沙

回頭是岸

人山人海

佛法無邊(海中臥佛)


喜歡文章的朋友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謝謝支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