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這寫寫我的成長,不確定草草這些字能否給讀它的你帶去點什么,小小故事只愿沒浪費你的時間。
關于我,成長于川西高原經濟落后的小縣城,五年級時被支教老師看中推薦到成都讀初中,中考超重點線30多分進重點高中,但最終以高考280多分(這個成績除家人沒人知道,真心羞愧)畢業,勉強托關系讀個專科,然后自考,工作,考研,現在研究生一年級。兜兜轉轉起起伏伏,扯一扯這成長的故事給你聽。?
? ? ? ? ? 骨子里的性格使然,從小就喜歡好勝心強,什么都想要爭取,什么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表揚。小時候媽媽有很多機會出差,去成都或者康定(相對我生長的地方,這些已經是很牛的“外面的世界”),回來會給我帶很多書,很多新鮮的信息,所以我總顯得比其他同學知道的更多,想法也會比較新奇,成績數一數二,各種表演各種活動也是積極參與,演講,唱歌,跳舞,畫畫,主持...有什么就要參與什么,容不得自己失掉任何一個機會,什么獎也是拿到手軟,學校的什么小官職也都要去爭取去當選,代表縣里作為優秀少年去州府去成都學習交流,總之是縣里的明星少年,是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內心也就自然自信爆棚覺得自己優秀得不得了, 五年級的時候有成都來的支教老師支教,于是我被推薦到他們學校,小學畢業后獨自離開家鄉開始了走出大山離家千里的求學路。
? ? ? ? ? 只是一切的發展沒有像期望的那么美好,并且所有的一切好像都走向了另外一個方向。當時成都的孩子們在小學三年級時就開始學英語,而我連26個字母都背不全,他們學過奧數,而我們的數學是真正的體育專科學院畢業的體育老師教的。入學摸底考試,我毫不意外的倒數,然后之后的每次考試排坐都按照成績排名來分,我的初一基本都在最后一個考場掙扎,而那個考場的孩子都是可以囂張到考試直接睡覺到考試收卷的那種,但同考室的我,是努力學習的好學生。遙想我曾經數一數二的成績,那優待那自信,來這里全部被粉碎的渣都不剩。我以為我唱歌好,主持好,畫畫好,結果這里的孩子們全是聲音多少級,鋼琴十級,美術什么比賽全國金獎,我的所有信心,所有我認為自己能行的一切,被徹徹底底斷根試的鏟得一干二凈。那時11歲,第一次離家,父母舍不得,怕餓著冷著,吃的啥都是一箱一箱買給我,很多吃的我沒見過沒吃過,狂吃加上可能青春發育期的原因,兩個月不到直接胖成球。丑,成績差,同學看不起,老師不待見,和之前在縣里的一切情況相比,那個落差直接把我打入很長一段時間的自閉期。整個初中可能沒怎么太多的說過話,默默的學習,默默的發力,去找老師問問題,默默的哭想回家,初二下學期成績有了氣色,從最尾巴的考室坐到了中間一點的考室,然后一直在重點線踩線左右游蕩,初三喜歡了一個男同學,但他喜歡我的好朋友,所以我們的聯系是我給他說關于我了解的她的種種,但我卻很開心,因為可以和他說話,每天想念他,看他騎車來學校,目送他離開學校,可能因此分心,中考分比預期低,但也上線,雖說不能去到啥很牛的高中,但至少是重點。初中畢業,什么都沒有留下,沒有回憶,沒有朋友,沒有感激的老師,三年,孤孤單單就那份證明“我不是差生”的信念與掙扎。或許這隱忍和孤單的三年也為我高中的放縱種下了不可忽略的隱患。
? ? ? ? ? ?高中,勉強考進年級排名第二牛的實驗班(但誰知道后來我們這個實驗班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唯一個沒辦下去的班,高三時一整個班被打散分到其他班上做插班生)。班上50多個人,當時入學36個超重點線,預計的是這36名是作為考一本的料來培養,但我們班最后的命運是零一本,3個二本。整個高中,我沒有太多的關于努力關于學習的回憶,我暗戀,我頂撞老師,我染發,我穿帶嘻哈的浮夸的首飾,我帶著班里的好學生逃課,我違反課堂紀律,被逮到德育處的我一副混混少年的形象... ? 整個高中我的心思都在喜歡的那個男生身上,這是不可控的,因為剛入學時我仍然相當自閉,不主動說話,坐教室最角落,對于周圍的所有新鮮不熟悉的東西我內心是膽怯和抗拒的,是他的出現把我慢慢帶出那個怯弱孤僻的狀態,所以造成我的世界一直有著他的影子,那三年我一直圍繞著他在轉,所謂“愛一個人最后把自己過成了他的樣子”我大概也能體會。我花心思關注他的所有一切,甚至還照顧他當時的女朋友,我幫他趕作業,他打球我幫他甚至一起打球的伙伴買晚飯,我可以因為他的一句話決定我是讀理還是讀文,我可以因他說晚上要去玩車而擔心到整夜都無法睡覺...我沒有和他戀愛,但思緒一直這樣抽離著,一直這樣默默的沒干正事兒... ? ??其實,有時人走偏的時候需要被誰拉回一下,因為當時的整個狀態我已經沒有辦法自救,我做著那些我以為很酷但卻是有點自我浪費和毀滅的事情,沒有爸媽管,沒有誰站出來說不對,那個時候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偏離但無法自救,犯事兒只會被教育被批評被放棄被私下通知家長,其實很多時候內心是渴望著能夠有誰可以給我說我們相信你不是壞孩子,你是有人喜歡的。但老師的態度總是厭惡與嫌棄,用很尖銳帶刺的方式處理,那只能更加刺激我的抗拒和逆反,換一種方式,給我一點鼓勵或者給我一點點正向的信念,可能我都不會那么糟糕。 ?整個高中我除了學習,收獲了幾個朋友,留下了回憶起來會微笑的美麗回憶,怯弱抗拒的性格有了一點幽默的好轉。只是最后的高考成績....成績出來時,爸媽將近一個月沒有給我說話,他們好面子,親朋好友有打來電話他們那個掛不住的表情我仍然記得,然后狠狠的給我扔兩句話:“你把你爸媽的臉丟盡了,簡直都不好意思出門。” 那段時間,我在家不敢坐下,不敢上桌吃飯,不敢起的比爸媽晚睡得比他們早,我承包所有家務,細致到花花草草的葉片我都擦到發亮,我把自己想象成祥林嫂然后把做家務當成一種贖罪,我不知道最后怎么和爸媽開始說話的,只知道那一個月家里的氣氛冰凍到了極點,分分秒秒都萬分難熬。后來通過關系進了一個專科,但我并沒有因為入學的不容易而變得努力或有所改變。
? ? ? ? ? 專科的三年仍舊渾渾噩噩,有抗拒,有痛苦,然后耗盡這三年時間在期待中反省,然后揪扯然后開始有點醒悟。專科時仍舊沒關于自己未來規劃的一點點概念,心內有很多的期待,想認識更多的人,想去更多的地方,想聽更多的故事,只是所有的想都只是想,沒有一點點的行動。看不慣周圍的平庸無趣,總想干點什么不一樣的事去突破一下隨波逐流的無趣生活,所以,和幾個朋友在校外租房子,逃課,昏玩,黑白顛倒,而玩的內容就是男生打游戲女生看劇,然后大伙一起出去吃個飯,晚上興致來了就喝酒,聊天,悲憤,大哭。后來一起玩的這幫人散了,有人退學去繼承家業,有人戀愛,有人實習,而剩我一個人,渾渾噩噩,沒喜歡的人沒喜歡的事,不知道找實習,不知道謀出路,然后一個人苦悶,暴飲暴食,逃避現實所要求面對的一切,同學都在實習時,我在家陪媽媽買菜做飯,但心里很不是滋味,卻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曾經都覺得去當個收銀員服務員之類的也沒有能力面帶微笑積極的面對每一個顧客... 對于自己,我沒有一點信心,覺得沒有一點價值, ?這期間,我考了公務員,目的不是考上,只是為了耗時間能夠有理由不那么早去找工作,學了設計,考了對外漢語,所有這些的目的都是給自己一個假象,好像自己很忙的樣子,好像自己不是一個沒用的人似得,其實自己內心清楚,除了給家人一個我每天都沒閑著的模樣外,什么都沒有。
? ? ? ? ? 后來在一個設計公司上班,工作室規模的小小私企,沒有太多活,拿著90年代工資水平的薪水,我也耗了將近大半年。看著同學們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軌,開始焦慮,開始著急,于是才決定好好思索一下人生,作出一些改變。最終決定考研,因為還是覺得自己需要一段比較純粹的時間去好好學習,去彌補一些東西。算機會成本,或許好好工作得到的會更多更有用,但在分析工作和考研間還是需要分析好自己想要什么,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當時的狀態對于融入社會是有難度的,我沒有一顆健康正向的心去面對所有的一切,那個狀態完全承受不住社會給予的一丁點考驗,問題在于我自身,而解決這些問題我需要給自己一段時間去消化去突破,我希望自己是以自己滿意的狀態去面對社會,至少是覺得自己是有資格的。能夠斷定這次不是逃避,而是決定發力緩沖后,我辭職準備復習考研,整個準備周期一年,上半年半工半學,公交上在背單詞,耳機里所有音樂換成英語音頻,電視只放中央9套,老板不在就偷偷看教學視頻,周末去旁邊的高校趁學習室。8月份辭職全心備考,一個人在家,什么方便吃什么,沒好好做過吃的,備考最后三個月只出過兩次小區。考前兩周仍舊崩潰了,每天哭,背不進書,焦慮。考的211 985,最后總分過線,英語差兩分落榜,然后調劑到現在的學校。也很慶幸,當時高考不足300的我,現在也和當時500多的人一起學習,一起玩樂。一起分析處理問題。
? ? ? ? ? 現在的我,開始在慢慢恢復信心,開始在努力學習,開始慢慢戒掉很多壞習慣,培養很多好習慣。每天在跑步,在學英語,計劃今年跑一次馬拉松,參加一次音樂節志愿者,考個BEC... ?好多好多事,我開始期待未來,開始知道創造,開始變得積極... ? 我很糟糕過,糟糕過很長的時間,也破罐破摔的放棄過自己,雖然現在的我仍舊不算好,但至少愿意把自己放在向著好的方向上前進,我不知道我寫自己的這些經歷是否能表達個啥,只是希望那些在經歷糟糕的人們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不會一直都是眼前這模樣,一切會有好轉的那一天。我仍舊在努力改變,練習著去突破一些自己的怯弱,或者說局限,寫這文章也同樣想給自己說:希望你能相信自己,希望你保持努力。 然后,我們都會變成我們所期待的樣子。我們好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