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IP營的認識是,他是這個時代最能吸引優(yōu)秀的自由人的群體。
我想先說一個前幾天看到的故事:
在一次新精英的活動結束之后,有個同學問古典老師,他說:
我發(fā)現(xiàn)很多大咖都是從新東方走出來的,例如古典、羅永浩,
新東方就像一所牛人的孵化器一般,不斷地涌現(xiàn)出各種厲害的人物。
那么,現(xiàn)在這條職業(yè)發(fā)展渠道是否可行,我是否應該先去新東方鍛煉自己。
古典老師回答他說:
新東方確實培養(yǎng)了很多人才,
其實新東方做的事情,是把當時最優(yōu)秀的自由人聚集到一起。
也許這個地方不一定是新東方,但這條路徑是可行的。
你得找到現(xiàn)在這個時代優(yōu)秀的年輕人聚集在哪,
這些人會互相形成一個群體品牌,鼓勵更多的人走出來。
我認為一個優(yōu)秀的組織是可以自發(fā)的吸引到和他具有相同氣質,并且認同同樣理念的人聚集到一起的。
就好像當年在通訊極不發(fā)達的情況下,馬丁·路德·金的演講能自發(fā)的吸引25萬人前來參加一樣。
IP營第一期的200多個小伙伴都是這個時代最優(yōu)秀的人,
蕭秋水教主,李海峰老師,剽悍一只貓,彭小六……
第一期IP營招募的時候,
我還沒有考慮清楚是否要加入,
也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加入。
所以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去提升自己能力,
同時也是拷問自己是否真的做好了終身學習,死磕自己的思想準備。
在小六的閱讀進化時代鍛煉閱讀和寫作,
在拆書幫的升級打怪鍛煉深入思考和演講,
在新精英的生涯學習鍛煉職場發(fā)展,
在BM跟小荻老師學溝通鍛煉人際交往,
在其他各種社團的活動讓我明確了一點。
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在這些學習型社群里面如魚得水一般的暢快的游動著,
大口大口的吮吸著新鮮的知識和資訊。
那種感覺就好像是闊別已久的家人重逢,
和一群有共同愛好,秉性相投的人在一起,
讓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這就是我對IP營的認識,聚集這個時代最優(yōu)秀的年輕人,讓這群人一起走的更遠。
我希望能在第二期的IP營得到新的蛻變,
讓自己的能力和見識以及人脈都踏上一個新的臺階。
說說我自己吧:
黃瀚星,男,1990年生于湖南長沙,現(xiàn)在居住在深圳,任職平安知鳥,做在線教育app的產品經理。
我對教育和學習這件事有著自己的執(zhí)念,
這份執(zhí)念來自于我高三那年的改變。
2007年,17歲的我升入高三,在那之前我沉溺于網(wǎng)游的世界中不可自拔。
高三的第一次月考,我非常清晰的記得我的名次在60多人的班上倒數(shù)第7,
其中數(shù)學考試150分的卷子我只考了18分。
當時看著那鮮紅的分數(shù)時,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
自己的人生就這樣了么,
如果不能考上大學,那我以后能做什么呢?
其實答案很明顯,什么也做不了!
可能去某個工廠打工做個流水線工人,或者做個小販。
但那是我想要的生活么,我的生命就止步于此了么……
不是!
我想證明我并不比別人差,
學習不好只是我不夠努力,所以沒有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從第一次月考成績公布的那天晚上,我決定要好好學習,
我向我寢室室友公布這個決定的時候,收到的是冷嘲熱諷,
和我挨得最近的室友(班上倒數(shù)第6)說:
“你跟我一樣,就不是學習的那塊料,你就認了吧”
我說:
“我相信,努力,任何時候都不晚!”
這句話后來成了我的座右銘。
從第二天起,我每天早上5點起床,一個人在教室里自習。
我知道自己數(shù)學成績差,一聽數(shù)學課就想睡覺,
所以我強迫自己每節(jié)課都站著聽課,即使一開始什么也聽不懂。
靠著這樣的努力,我看這自己的成績一點一點進步,
每次月考,數(shù)學成績都能提高十幾分,
當時學校對于兩次月考成績年級排名進步50名以上的同學進行獎勵,
我是班上唯一拿到這個獎的人。
到最后高考的時候,我從第一次月考的倒數(shù)第7,到了班上正數(shù)第10。
雖然總分并沒有多高,我只能上一個三流大學。
但這次的成長經歷,讓我收獲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那便是成長型思維。
這種天道酬勤的思想促使我在大學和工作之后還在不斷的學習和提升自我。
我相信這會讓我受益終身。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
“如果你覺得你比身邊的人都要優(yōu)秀,那只是因為你還沒有進入比你更優(yōu)秀的圈子而已。”
這句話說的就是2015年的我。
2015年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看的書摞起來超過自己的身高(187cm)。
到年底的時候我實現(xiàn)了這個目標,不多不少剛好100本,
當時還拍了一張裝逼的照片。
我把這張照片發(fā)到朋友圈的時候,N多朋友都覺得我很牛逼,
因為他們一年也看不了2本書。
但是當我更加深入的學習時,我認識了彭小六……
與其說他是網(wǎng)紅,我倒覺得網(wǎng)拼這個詞更加適合。
一年一百本的閱讀量只是人家的零頭,
而除了輸入之外,他還有大量的輸出。
頓時感覺我在學習方面就是個渣渣。
可巧的是,在剛知道他的第二天,
看到了他的閱讀進化時代招募的消息,
沒有絲毫的猶豫,馬上繳費報名參加了。
四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
我也從當初每天睡到8點起,3天看完一本書,
到現(xiàn)在現(xiàn)在每天4點起,1天看完1本書。
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自己也能輸出文章了,
2個月的時間,在簡書上收獲了1000多的關注和4000多的喜歡,
還授權了幾十家公眾號轉載。
完成了拆書幫的便簽訓練營之后,
現(xiàn)在正在朝著三級拆書家的路上前進著。
緊接著我報名了新精英的生涯規(guī)劃師的培訓,
現(xiàn)在正在朝著生涯講師的方向發(fā)展。
在職場上,作為平安最年輕的產品經理,
負責推進在線教育平臺——知鳥的to C探索。
所做的這些,一是積累自己的學識,二是鍛煉自己的輸出。
在自我成長與向他人分享的路上,
踏著前人踩出的腳印不斷向前。
我目前供職的平安知鳥正在打造教育領域平臺型產品,
目前已經與1000多家員工人數(shù)在5000人以上的一流企業(yè)簽訂合作使用協(xié)議,他們使用知鳥作為內部培訓平臺。
其中包括萬科,TCL等知名大公司,還有海峰DISC等知名培訓。
我可以利用這個資源,將IP達人推薦給各大企業(yè)做內訓。
因為從事教育行業(yè),平時學習了一些教育學的知識。
我可以分享給大家,幫助大家更好的打磨自己的課程體系。
在努力的道路上,從不停歇。
因為我相信:
"努力,任何時候都不晚。"
黃瀚星
2016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