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勵志類書籍:《最美的人生剛剛開始》解讀版

今天解讀的這本書的作者是韓國作者韓星姬,她是一名醫學博士,是一名從業33年的精神科醫生。作者目前在大學里任教,同時呢,開設了自己的心理咨詢室,專為心理受創的患者進行咨詢治療。

這本書是作者寫給她成年的女兒的,也特別適合所有的女性讀者來看,作者從病患的實際案例出發,把女兒成年后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忠告。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成年后我們都會遇到的婚戀問題,作者會怎么告誡女性朋友呢?

職場或者事業上我們都想做到最優秀,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作者說,不管做什么,快樂最重要,可是如何才能保持一直快樂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完這本書。

一、關于婚戀

戀愛期和結婚后,兩個人的生活狀態有什么區別呢?

對于這一點,美國作家海倫羅蘭德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她說:““結婚前男人發誓,為了你愿意放棄生命,婚后男人不會為了跟你說句話而放下手中的報紙。”

對于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結婚就是希望在一起;

對于三四十歲的人來說,婚姻意味著生兒育女,置辦房產,積累財富;

而對于五六十歲的人來說,婚姻就是在一個屋檐下生活的兩個人,到這個階段,大家都希望能回歸自己,尊重各自的空間,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

到了七八十歲呢,開始要面對死亡,需要慢慢做一些準備了。

那么,婚姻生活到底是什么呢?

一項針對離婚后的單身男女調查中,問了一個問題就是:“你對前妻(夫)最失望的是什么?”

選擇“看不到努力的態度”,這個答案占第一位。

所以,婚姻生活是兩人在一起慢慢把自己打造成對方的至寶的過程。

同時呢,婚姻生活要求兩人搭伙解決各種問題:

婆家和娘家問題,育兒計劃,教育問題,理財,打理家務,飲酒習慣,甚至是襪子脫下來放在哪,使用馬桶后馬桶圈放不放下來...............各種大事小事都是戀愛時不曾想到的,現在需要一一面對。

所以,作為結婚對象的那個男人也許現在并不閃亮耀眼,但他可以為你犧牲,并且你相信他會一直陪在你身邊,這樣的男人就是好的結婚對象。

對女性來說,那些很有異性緣,并且很享受女孩的追求的男性會散發迷人的魅力,但是作為結婚對象,這類男性是最差的選擇。

還有一種情況是:

女孩的潛意識中會選擇那些不付出愛的男孩,這樣小時候得不到愛的場景就會反復再現。

弗洛伊德稱之為“強迫性復現癥”。

因為受到這種潛意識的影響,我們看到的不是客觀的對方,而是我們愿意看到的對方。

也就是說,潛意識已經做了取舍,做了決定。

但其實,就算我們搞明白了愛情背后的玄機,也無法操控它。

所以,能做的就是把握好當下的愛情,就算結局是分手,通過這場戀愛,你也能了解自己更多一點,也是一個不錯的成長經歷。

也許有人會問,當下的這個人不是最佳的結婚對象,遲早是要結束一場戀愛,還有沒有必要再拖延時間?

作者的答案是如果倉促結束一段感情,以后很可能會留下遺憾,而且下一段感情也不會好起來。

二、如何做一個優秀的人

作者給出的建議是:不要試圖各方面都很優秀。

作者舉了個例子:

朋克風格的薇薇安韋斯特伍德30歲的時候,放棄了令人羨慕的教師職位,選擇做一名設計師。

因為她沒有學過美術或者設計,所以遭到了周圍人的反對,都說她這是干沒用的。

但是現在她得到了英國女王頒發的大英帝國勛章,在時尚界站穩了腳。

還有一位呢,就是美國的摩西奶奶。

我之前在《只要你想做的事,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晚》這篇文章里介紹過她。

摩西奶奶,在76歲高齡的時候,才開始學習畫畫,到101歲離世前扔不離畫筆。

1949年獲得杜魯門總統頒發的“女性杰出成就獎”,1960年紐約把她100歲生日那天命名為“摩西奶奶日”。

摩西奶奶的成名很偶然,有一天一個收藏家來到鄉下的雜貨鋪,看到墻上掛的畫就買走了。

第二年,美術企劃商為摩西奶奶在紐約舉辦了一場美術展。

看到畫作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摩西奶奶開始出名了。

好了,當我決定不斷地打磨自己,變成更優秀的人,這個過程都會遇到挫折。但其實,無論什么樣的難關我們都有能力戰勝它。

心理學家把這種能力稱為“心理彈力”。

用力踢橡膠球時,球受到地面的阻力,會反彈得比原來還高。

心理彈力就是這樣的橡膠球。

碰到逆境,不但沒有陷入絕望,反而更加成熟。

三、如何與自己相處

作者的建議是:你只需要讓自己快樂。

美國劇作家喬柯德爾說過:“你無須一定要得到別人的愛,更不要為此犧牲自己,人生真正的重心是愛自己。你一輩子遇到的所有人中,最終只有自己不會離開,不會走散。”

在電影《愛情故事》的劇作家埃里奇西格爾,長期受帕金森綜合征折磨,2010年離世。

在他的葬禮上,她的女兒杰西卡提到:他在長達30年與病痛斗爭的時間里,堅持教授知識。

那份執著不會使他的病情好轉,但卻是他戰勝日益加劇的病痛和行動不便的力量源泉。

假如他沒有這份執著,會很容易喪失存在感,所以這是他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心理分析學中把這稱為“自體客體”(self-object)。

要想安全健康地實現自我成長,必須要有自體客體。

年幼時,父母可以充當自體客體。

長大后,只要可以為自己帶來充實感,支撐感,成為安全基礎的事物都可以充當自體客體,它可以是理念,愛好,活動,職業等。

作者舉了個例子,芭蕾舞演員姜素珍曾經說過:

“人生就像一個圓,有上升,有下降。每天前進一點,會感到很有趣。”

她的每個腳趾都曾腫得像大腳趾一樣。她的腳嚴重變形,看上去甚至覺得可怕。

但是她依然帶著未愈合的傷口,踮起疼痛的腳尖,努力呈現一場又一場完美的表演。

堅持下去的理由是什么?就是只有跳舞時才會出現的那種強烈的“這才是我自己”的感覺。

所以,如何和自己相處呢,就是要讓自己快樂,找到那個能夠給你帶來充實感和支撐感的事物。

四、如何與他人相處

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我們總會產生嫉妒心理:

人們不僅無法灑脫地遠離嫉妒,更令人困擾的是人們常常嫉妒跟自己親近的人。

嫉妒的對象不只是境況好的人,有時更傾向于那些境況不好的人。

眼見著原本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朋友漸漸縮小了跟自己的差距,心理很是不痛快。

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差距嫉妒”。

那么,聰明人該如何管理嫉妒之心呢?

如果哪天你所處的位置引起別人的嫉妒,那么,要盡量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給予對方關照。

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不惹人注意,卻掌握著全局,聰慧伶俐,還有氣場。

另外一點,在現代社會,嫉妒的滋生往往在社交網絡中。

社交平臺可以做到把不如意的部分隱藏起來,把自己包裝成“理想的樣子”展示給別人呢。

為了讓別人認可自己過得很好,夸大自己的興趣愛好,學識,人脈,有意突出自己旅行的照片或者高檔餐廳的體驗,來隱藏自己狼狽的一面。

所以,當你了解了社交平臺的屬性之后,不要試圖在社交平臺上尋找慰藉。

如果你真心希望和他人建立親密的關系,就把自己原本的樣子展示出來,包括適當地表現缺點。

你會因為得到大家的關心而高興。

最后一點:在職場上,如果不想被人繼續超越,那么,從現在起學習商業游戲。學習如何和職場上的男人們“比賽”。

男孩喜歡玩棒球,足球等競技性的游戲,喜歡跟對手斗爭比拼。

男人將小時候游戲的態度帶進職場,如同體育競賽一樣,出現任何狀況,都不會隨意改變規則。

如果能理解男人的游戲規則,也就能理解公司的規則。

女人常抱怨男人不重視自己應盡的責任,反而熱衷于聚餐和阿諛奉承。

而站在男人的立場上,充分利用人際關系網絡,可以有效幫助他在集體內部取得成功。

男人在集體中對秩序和階層比較敏感,而女人對溝通更擅長。

所以,當女人在公司里出現失誤時,要試著站在男人的立場去思考:

如果是規則的問題,不要想著改變規則,嘗試自己變通一些;

如果因為聚餐太頻繁,就不要把聚餐本身當成問題,而是討論一下哪一種方式聚餐更好;

如果是勝負的問題,就要勇敢地用正當的方式贏對手;

在公司這個賽場上,把那些跟勝負無關的事,不要當成重要的事。

總結一下:

在職場上,真正聰明的人內心都很強大,不會讓對方緊張或者產生防御心理。

他們容易讓對方敞開心扉,讓大家站到自己這一邊。

五、如何做父母

為什么說只有撫養過孩子才會成為真正的父母?

如果沒有孩子,也許會在事業上有更大的成就,但是內心一定是空虛的。

每當亂了陣腳的時候,想到孩子就能重新找回人生的重心。

所以,為人父母是一件幸福而充滿挑戰的事。

關于一下幾個問題,作者給出了很多建議:

(1)對于獨生子的家庭來說。

沒有兄弟姐妹,盡量培養孩子勇敢,多給孩子幸福的擁抱。

如果你為孩子設想好了將來,并武斷地認為孩子只有按這條路走才能幸福,那絕對是你自己的傲慢。

(2)有了孩子之后,是否考慮辭職在家?

可以想一下,如果心中對婆家和丈夫有怨言,自己本身更關注自我成長,那么請三思你辭職的決定。

如果工作和育兒都不想放棄,那么,無論如何堅持住,并積極找出可以平衡兩者的出路。

如果真的沒有人照看孩子,不得不放棄工作,也要下決心不久后再次回歸職場。

在育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早做準備。

(3)在教育子女方面質比量更重要。

媽媽盡可能帶著關心的態度多跟孩子一起分享時光,并且對孩子有敏銳積極的反饋。

(4) 孩子3歲前女人需要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育兒上。

3歲前是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特別是人際和情感方面集中發育,并形成基本框架的重要階段。

(5) 把丈夫和家庭中的其他人拉攏到自己一邊。

無論是職場還是家庭,產生問題是很正常的,要想解決問題就需要拉攏周圍的人,讓他們支持你。

遇到做不到的事趕緊說出來向周圍的人求助。

這是守護自己和孩子,以及守護家庭的最明智的途徑。

~en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