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初看巖井俊二的《情書》覺得情節平淡無奇,甚至有些不知所云。當然,很大原因是因為鑒賞能力不夠。再看下去,卻覺得意味深長,像《紅樓夢》里香菱評價王維的一句詩,像是口里含著一塊千斤重的橄欖那樣的意味。
渡邊博子去參加她兩年前因登山事故而去世的未婚夫藤井樹的悼念會。在他的家中,她找到未婚夫高中的畢業紀念冊,并按照上面的地址寫了一封信想寄給天國的藤井樹。
沒想到,她收到藤井樹的回信了。在兩人書信往來幾次后,博子得知了原來這個和她寫信的藤井樹是個和她未婚夫同名同姓,且高中還是同班同學的女孩子。
博子請求她,將跟他有關的記憶寫信告知,并讓她拍下他們高中的操場的照片寄過去。博子越是了解到他們的往事,越是確定了自己在已逝去的未婚夫心中的位置。
而依然愛著博子的秋葉一直努力讓她去面對未婚夫藤井樹的死亡,走出悲傷,給彼此一個機會。
電影的結局是,女孩藤井樹在圖書卡的背面看到了當年男孩藤井樹畫的她的素描肖像,終于得知,原來藤井樹喜歡的人是自己。
而渡邊博子在未婚夫出事故的那座山前多次呼喊,你好嗎?我很好。然后掩面哭泣。
02
這是一部慢節奏卻仍然可以讓觀眾專注的電影。女孩樹將與男孩樹的高中往事轉化成文字告訴博子的同時,她沉浸在其中,且感到快樂,但卻不自知。
人越是遠離青春期,對于青春期的愛情故事關注度越是淡漠。然而,《情書》關于這部分青春期故事卻格外令人動容。
兩個人因為同名同姓被同學取笑打趣而不敢正常交流,對彼此都有好感,卻不流露出一絲絲的痕跡。而正是這份小心翼翼袒露了彼此之間的這份真情。
然而,正當這份真情蠢蠢欲動之時,男孩子突然轉學了,故事也戛然而止。一向自持克制的女孩子也在那一瞬間爆發,將書桌上的那瓶菊花當場砸碎。
觀眾對于這對少年少女的心里不得而知,也因為這是一段藤井樹未婚妻要求分享的記憶,所以女孩藤井樹不適合表露當時的內心感受。
但在每個人的心里,最動容和難以忘懷的往往是無疾而終卻美好的懵懂之情。因而,哪怕他們不曾表達出心里感受,我們也都讀懂了。
在博子和女孩藤井樹最后一封書信里,這段戛然而止的故事再次浮現在女孩藤井樹的心頭。當她看到圖書卡背面上,那個男孩留下的素描肖像時,她終于知道原來他們彼此互相喜歡。
愛情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情書是兩個人之間的秘密,這封最后沒有寄出去的書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情書。
03
男孩藤井樹多年之后依然忘不掉高中那個同名同姓的女孩,更不知道她是否明白自己的心意?
我們不知道他因為什么原因轉學,然而可以知道,他不開心轉學。不然同樣自持沉默的他為什么在最后要親自把那本書交給她。
電影雖然全程也都沒有他的出現,可是我們卻能感受到他的那份沉默的感情。不然為什么他愿意跟長得那么像她的渡邊博子求婚?
能夠在多年后從當初那份無疾而終的懵懂中得知愛情,女孩藤井樹應該感謝博子。然而,電影里女孩藤井樹并沒有這個意思。
或許不自知更幸福呢?我不知道這遲來的真相對女孩藤井樹是歡喜還是殘忍?如果她沒有博子愛得這么深沉,或許就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回憶。而如果她像博子那樣愛得深沉,那么她會不會重蹈博子的覆轍?
博子在未婚夫出事故的那座雪山前大聲呼喊,你好嗎?我很好。
剛開始我不解,她明明過得不好,看過那些書信后,她明明覺得更不好。為什么卻說我很好?看到最后才明白,原來博子最終與自己達成了和解,又怎能不好呢?
這聲聲的呼喚含括了她這些年的思念。誰都知道,她愛的那個人已經死了。可是只有她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只有她一個人被困在當中走不出來。
而她對藤井樹的思念不能告訴別人,只能一個人反復壓抑著。直到這一刻,她心中的思念泛濫成海,化成這兩句話,涌涌不斷地朝那座雪山涌去。也在這一刻,她覺得壓在心里的那塊大石頭終于放下了。
博子確認了畢業紀念冊上的那個女孩很像她,并回答未婚夫的母親,如果是這樣,那么她就不會原諒。
替代別人的影子,這種心情任誰也不好受。她深愛著未婚夫,在他死后依然念念不忘,一度以為此生都是用來思念他的。
可是突然明確了,自己原來只是一個替代。這讓她覺得自己的感情顯得廉價,她的深情又有什么意義?
電影里,這個被挖掘出來的真相,最傷的人是博子,但最大收獲的人也是她。因為,她最終與自己達成了和解,無異于一次重生。
04
新海誠的動漫電影《你的名字》也是部關于愛情的故事,不過是帶著夢幻色彩的愛情故事,講的是男女主互換身體,并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感情。
然而,女主卻在三年前的一次彗星分裂墜落中死亡。男主為了拯救女主就去女主生前的那個小鎮,找到女主供奉的那瓶口水酒。
當他喝下后,他們的身體再次互換,經過大家的努力,終于拯救了彗星撞毀的那個小鎮上的人。
當一切恢復正常后,他們卻記不住彼此的名字了。很多年后,他們在東京相遇。
不同的人,對于電影的解讀和感受是不一樣的。在《你的名字》中,我感受到的只是濃烈卻表面化的愛情。而在《情書》里,我從中獲得的最直擊內心的感受是,與自我和解。
我相信在感情上,我們當中很多人有跟渡邊博子大同小異的經歷。或是暗戀了一個人好多年,直到對方離開或結婚了,一直無法向對方言明。或是一直無法走出感情的陰霾,因而對愛情無能為力。
我的一個女性朋友,她跟男友相戀四年,馬上就要堅持走到婚姻殿堂時,卻發現對方愛的人不是她,而是那個只跟他相戀了一年的初戀女友。
她難以置信,卻崩潰得一塌糊涂。兩人分開很久后,她一提起前任總是忍不住哽咽。她也試著與其他男性交往,卻始終是不了了之。
我看到她努力不被打敗的整個過程,像是踩在玻璃渣上行走,每踏出去一部就是一個血印。就好像博子讀著每一封女孩藤井樹回憶和她未婚夫美好往事就加劇一分認識到,原來自己只是替身的悲痛。可是,當這些信全部讀完,這場流血的玻璃渣之行也終將結束。
當朋友如釋重負地告訴我,她終于放下了,我知道她終于與自己達成了和解。就如博子對未婚夫藤井樹的感情,她終于不再去糾結是否自己是女孩藤井樹的替身,不再去糾結這段感情的意義。
博子終于說出了一開始就明確卻不敢說出口的話,那些圖書卡上的名字,真的是他的嗎?我覺得應該是你的。
只有與自我達成和解,才會把難言之隱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