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沉思錄(一)
我想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在于人學會了思考,而沉思是一個人一生要都要努力學會的品質,否則你將碌碌無為的活著,僅為了吃喝一樣活著,那只能稱作為動物;為了有感覺、有滋味的活著,我嘗試著沉思,雖然幼稚,但我覺得它很可愛,因為這是我的思想。
01人類的內功
人類的內心有自我管控的本能,這可稱為內功。人的一生都在修煉內功,然而能達到頂峰者極少。因為許多人在“內耗”的阻力下逐漸喪失自我管控的能力。他們經常處于能還是不能、做與不做等徘徊、彷徨狀態,輕易地被外物影響,也被內心雜念干擾。他們總是不能把自己的內心歸于專注和關照心靈的狀態。
曾經驕傲自大的人類,直到如今,面對宇宙感到自己的“渺小”。人類正在學習思考,少了傲慢與偏見。今天物質的富足,促發了人類的“精神恐慌癥”,一股焦慮、煩憂流淌在每個人的血液里,對人類的生存、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等哲學性的思索縈繞且困擾著人類。
劉慈欣的科幻著作《三體》是對人類最美麗的、哲學性的思考——人類是條蟲子!現代人類應該深刻反思自身,尤其內心深處——直指心靈深處的思考。但是,麻煩而糟糕的是,人類總在煩惱中爬行,抑郁的表情織滿臉龐,失掉了遠古人類的活力和強大。我認為,唯一的出路是向內——檢視自己內部的每個構建是否健康,無論是身體疾病還是心理疾病,其實都是你的內部協調機制出了問題,簡單地說是你的內部系統失去了平衡的能力,致使你處于浮躁不安的狀態。
02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最后一件
生活的每一天,仿佛你所做每一件事情都是最后一件,這是一種嚴謹的人生態度,是珍惜當下時光的生活理念。你不要過于任性自大,你只是大海的一滴水,稍縱即逝的生命個體。珍愛一切才是你該有的想法,包括你的生命體在內。“人生苦短,譬如朝露”,給自己一份信念——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最后一件,并把這份執念融化于你的生活、學習、工作。唯有如此,你才有與生命賽跑的力量,你才不會空度年華而蹉跎。
當你樹立以上生活信念時,你會時刻提醒自己:在宇宙面前你很渺小,你不可驕傲自滿。在家庭中、社會上、單位里你很重要,他們需要你的智慧和奉獻。面對“家國情懷”、“兒女情長”,無論你想把自己活成什么樣的人——偉人還是平凡人,前提是你必須找到自己,活成獨一無二的你。你若可以自由的呼吸、運動、愛……,你是幸福的,生命對你是眷顧的,因為你正在認真的活著,且以“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最后一件”的信念,聽從內心的呼喚,把握好自己所有的東西,讓內心靜謐的跳動。
如果你能認識到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你就是了不起的哲學家。在宇宙尺度上,你處在什么地位,要起到什么作用,你要嘗試與宇宙建立對話,讓內心與星海溝通,逐漸把你的內心充滿具有愉悅感的能量。人類的真相是,權利和義務從來都不對等,都需要你積極地贏得。在人生舞臺上,沒有誰,當然他也沒有權利給你分派角色,你是你自己的人物,飾演主角還是配角,正面的、反面的,這都由你決定,你完全可以成為宇宙的嬌子。這都取決你對待人生的態度,即仿佛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最后一件,唯有如此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