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找我
專注力是寶寶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是專注度高可不是天賦異稟:每個人出生都差不多,但是隨著成長差異越來越大。這在于我們的早期家庭教育,對于寶寶的專注力,是保護還是破壞。
別做破壞寶寶專注力的“殺手”
說出來可能不相信,誰來帶孩子,誰就最能影響孩子專注力。這和家里的奶奶姥姥,媽媽,甚至阿姨都有關系。
舉個例子,曾經有這樣一位媽媽,非常相信她很愛她的兒子,但是任何人都很確定無疑:孩子的專注力,就這樣被她毀掉了。
孩子翻開一本英文版《粉紅豬小妹》,正看得津津有味兒。這是應該是多么美好多么溫馨的一幕啊,這時媽媽瞥了一眼,說:這一頁你都讀幾分鐘啦?還沒讀完,是不是有不認識的單詞balabalabla……孩子有點不耐煩,翻頁的速度明顯變快,
媽媽又急了:翻那么快,一定沒仔細讀balabalabla……最后孩子賭氣把書一撂,一屁股坐在地上。媽媽內心的OS一定是:煩死了煩死了煩死了……
別以為這只是媽媽本人太過嘮叨,實際上,破壞寶寶專注力的行為從大到小,每一項你可能都做過:米粒媽替大家歸納了幾點:
1、用語言、行動粗暴打斷正在專注工作的寶寶
像上面如唐僧一樣嘴碎而嘮叨的媽媽,她這么干涉,孩子沒法專心致志讀書;再如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在其著作中講述了這樣的故事:寶寶想要自己拿杯子喝水,大人大喊一聲:別動!嚇得寶寶不知所措。
2、大人過度干預寶寶的行為
有些事兒,寶寶明明可以自己完成,但是偏偏大人怕麻煩,于是“代勞”。比如有的寶寶明明可以自己進食,大人卻怕寶寶自己吃飯弄臟衣服和地板,還嫌寶寶自己吃得太慢,不如大人喂飯快,寶寶自己還沒吃幾口,大人就不耐煩地搶過勺子喂飯,打斷寶寶注意力。
3、環境太雜亂,玩具、繪本隨意擺放,分散寶寶注意力
讓寶寶在這里只做一件事:閱讀,不被其他事物分心打擾。玩具和繪本雜亂無章,寶寶有太多的選擇,想看繪本,又被玩具吸引,想玩積木,玩著玩著又看到了拼圖……做哪樣都半途而廢。
4、無微不至的照顧,對寶寶關注度太高
你冷嗎,你要喝水嗎,吃個蘋果好不好,哎呀你這么做不對,讓媽媽教你好不好……就讓寶寶安靜地待會吧,就算是個大人,如此嗡嗡嗡也煩躁不堪了。況且寶寶犯錯的過程就是探索、發現,體驗后果的過程。請別剝奪寶寶犯錯誤的權利~~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被打擾的寶寶不專注,不獨立,缺乏好奇心和創造力。
當寶寶專注某件感興趣的事兒,要是沒人打擾,這種專注就會變成TA自身具備的品質。如果總是被打擾,他的專注力就會慢慢喪失。長大以后,一個人如果做任何工作、事情都無法集中精神,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他很難在某一領域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