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的清明節了,身邊親戚朋友都準備回家掃墓,由于種種原因,我選擇不回家,用我自己的方式祭拜我的親人。
?我的親人就是我的奶奶,當然也有爺爺,爺爺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過世,只依稀記得給我糖吃,臨終時睜著眼睛叫人找我哥哥回來。爺爺比奶奶大10來歲,爺爺過世時奶奶還很年輕,一直守寡幫著媽媽帶大了我們兄妹,奶奶年輕的時候身體不好,生媽媽時難產,媽媽長大了舍不得她嫁出去,怕她吃苦,就讓很小就收養了的我的爸爸和媽媽結了婚。那個時候的人們經濟條件都不怎么好,尤其我們家還有四個小娃娃,雖然媽媽是老師,爸爸是木工師傅帶著徒弟到處給別人做家具,我們家主要經濟來源還是靠奶奶,奶奶從年輕時開飯店,到開茶樓,爺爺過世后,奶奶又賣起了湯圓和米酒。印象中的奶奶都是雞鳴而起,我們那里每隔一天有一次集市,我們幾個都正長身體的時候,奶奶總是能變著花樣的盡量給我做各種好吃的,記得有種豬下水,是有豬心、豬肺、豬大腸之類的,奶奶總是早早就跟殺豬的提前訂好,下了集就開始收拾那些東西,一忙就是大半天,我們放學回來大老遠就能聞到可香可香的味道了。還有雞肉燉粉絲,還有豬大腸裹綠豆,還有好多好多……我為什么想起跟奶奶有關的都是吃的?是因為我再也做不出奶奶的那種味道了嗎!?
?我的奶奶還應該那個冬天跟我和妹妹一起睡覺,幫我們灌熱水瓶捂腳,還是那個每天早上必喝一杯雞蛋水(雞蛋、豬油、糖、開水澆沖而成),晚上一定會倒上一盆熱水泡腳,每天都會洗身體的女人。我的奶奶也是個多愁善感的女人,聽到別人家的傷心事,她哭的比人家都動容,街坊誰家要有個什么事她都是能幫就盡量幫,以至于我記得我家后院永遠都有堆著別人的東西,見到誰從來都是人未說話臉先笑,人緣好的讓我那個時候認為別人家也是這樣,每天都是門開著,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讓我長大后來到外地很不適應。我還記得我從外地打電話給奶奶,是敏啊,奶奶老魔了,聽不出來是誰了……
?奶奶離開我們有兩年了,好像只是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