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這個主題,我和大多數人思考是一樣的,終于可以聊到正題上面了,可以用投資方法來達到財富自由。其實李笑來老師更多想表達的是“資本”背后的信息。
錢本身頂多可以算作資金,而它想要成為有效的資本,還有需要至少另外三個要素:
- 資金的金額大小;
- 資金的使用時限;
- 資金背后的智慧;
以下是對李笑來老師文章觀點的理解:
那么怎樣理解這三個要素呢?
1 資金的金額大小:
首先很多人會有誤解,認為金額足夠大才稱得上是資本。金額的大小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還要這個資金用在什么領域,可能投資到股票領域,幾千塊已經是足夠了;同時我們也不得不考慮的是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例如“100萬的資本賺了5萬,和10萬賺了1萬,這里的資本回報率不一樣”,反映了資本的效率。(關于資本效率的問題,更多會涉及資金的使用時限和背后的智慧了)。
第一個要突破的,并不是金額的絕對值大小,而是相對值的大小,焦點放在盈虧比例大小。
不少人會認為我的資金不多,就500元,所以就沒有使用資本投資的實踐,或把投資不當做一回事,所以在一開始就已經將資本和投資這個概念屏蔽掉了,那么投資和資本后面要談的事情就不需要說了(非常通俗講法“你不理財,才不理你”)。那么我們如何判斷一個金額大小的標準呢?我們應該把焦點放在盈虧的比例上面,從而在這里習得經驗。例如該項投資行為在投資金額的盈利率是5%-10%左右,或者虧損率在5%-10%左右,當然這個比例是一個相對值,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意識地去進行投資實踐,并理解清楚個中邏輯,而不是怕腦袋或賭博性行為。
2 資金的使用時限:
其次就是資金的使用時限,如果給我們100萬,使用1天,可能都來不及去投資,我們的使用權限就沒有了,我們的投資行為就會偏向于更加不理性,這樣便會影響你的資本使用效率。所以還需要將資金的使用時限考慮進去才能算得上資本,那么多長才合適呢?李笑來老師給出的時間是“無期徒刑”。這里正好和經濟學理論的“長期”所說相一致,從長期來看的長期是多少?100年以上,即需要超過一個人一個生命期限。即給自己而定投資款的使用期限是無限期。只有足夠長的時間,在我們進行投資的那一刻開始就認定自己的資金是長期投資的,而不是短期行為,即使后期我們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導致我們實際使用期限被變短,但我們在投資和分析那一個時刻都是偏向于理性。而不是我們在短期行為當中那樣,想著“這次我要干一次大收入!”那樣賭博性的冒險行為。
3 資金的使用時限:
最后就是資金背后的智慧。當我們進行了第一個突破和第二個突破,我們將焦點放在盈虧比例大小上,將我們的資金使用期限放在足夠長的時間中(無限期);兩個突破已經達到,那么第三個資金背后的智慧也隨之而來,我們會更加理性地進行投資,更加充滿智慧那樣投資(即使剛開始智慧不足)。那么資金背后的智慧怎樣習得?只有一個途徑習得,通過投資實踐習得,是通過實戰中獲得所有的知識、經驗、智慧等等。投資書籍和投資專家的知識和觀點都只是領路,但不能給你真實的投資知識、經驗和智慧。而且資金背后的智慧不能馬上習得,必定是通過一步一步積累而來,沒有任何快車道。
在這里順便要說的是,請不要借錢或者資金為負的時候去進行投資。因為當借錢或者資金為負時,我們大前提就已經變化了,我們的行為更偏向于不理性。所以如果在資金為負時,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投資,而是如何讓資本回正。同時請摒棄掉那些通過投資短期實現財富逆轉的幻想,踏踏實實把注意力放在現在的工作上,將負數轉為正數。再去思考去怎樣去投資。當然,如果從廣義的投資行為來看的話,還有一種投資方法,便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投資在自己的身上,讓自己能夠更有價值。
以上只是我對李笑來老師《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文章的理解。如果想訂閱李笑來老師的專欄,請點擊得到訂閱,進行思維模式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