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縱然隔著千重山萬重水,我也能看到你眼里流淌的喜悅與憂傷。——題記
? ? ? 經歷了兩天難忘的同學聚會, 心中總有種想述說的沖動。思忖再三,想起了還穿在身上的班服,寶才益子獨創的語錄“山水一程,相念一生”,就有了現在的標題(謝過二位可人兒)。
? ? ? 二十年了,忽然感覺很恍惚,難道我們與彼此與母校與恩師真的隔著二十年厚厚的光陰嗎?可為何一見面,我們就會自然地擁抱、握手,準確無誤地喊出對方的名字,仿佛昨天才剛剛見面,絲毫沒有陌生與疏離感?珊子依舊熱情似火,一見面來個大大的熊抱,還給了可愛的阿廣一個啵啵;扎馬尾辮的益子蹦蹦跳跳,誰也看不出是兩個孩子的超級辣媽;阿廣肉嘟嘟的小臉蛋依然掛著鄰家妹妹我見猶憐的微笑;阿英恬淡優雅,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溫柔;阿芳從容淡定,玲瓏的身軀卻藏著無限能量;阿蓮是永遠的大姐大,一出場就帶著御姐范兒;阿元甜軟的童音依舊,令人想起天真無邪的少年時光;阿娟淡妝打扮,體態婀娜,哪里還有當年“小胖妹”的影兒……還有阿芬、小綠、阿琴依然有些靦腆,猶如初綻的紫薇花,淡淡芬芳。倒是男生們,經歷了婚姻的洗禮,歲月的打磨,個個都膘肥體壯,顯得有點“油膩大叔”的意味了,不過依舊談笑風生,嘻嘻哈哈,不失真性情。
? ? ? 看著大家彼此擁抱,喜極而泣的場景,想到我們四十二人的班級,竟然可以到二十九人是多么難得。疲憊的中年總不堪生命之重,親人臥病,二寶尚幼,大寶高考……然而有多少條道路,就有多少回溯青春的對角線。路途迢遙,不遠千里,跋涉萬水千山的勁松、啟國、阿廣,拖家帶口“全家總動員”的小郭子,為聚會讓親友全員改出行行程的阿蓮姐姐……更令人感動的是,身為同學會會長肩負重任的敬愛的潘老師,推掉自己的同學,只為與我們這群二十年未曾謀面的學生相聚,直令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了。
? ? ? 1號中午,大家午餐畢,就馬不停蹄地趕往師院,去文學院集合。盡管是新校區,依然是我們的母校。見到校園花木扶疏,道路寬敞,樓舍儼然,也會涌起一種親切感。一行人趕往九樓,沒想到恩師們早已等候在會議室,弄得我們有些羞愧。甫一坐定,文學院余國宇老師(我們當年的輔導員)便開始主持,要求各位同學暢所欲言,介紹自己,談教育感言,為母校獻計獻策,胡立新(當年教我們的文學理論課)老師對師院的發展狀況,硬件軟件設備等作了一番介紹,并重點講到了師院學子的卓絕成就,特別提到了校友何蘭田自擔任黃高校長之后,一舉扭轉該校的頹勢,使其重新擁有龍頭學校的優勢,并戲言“黃高有一個謎,謎底就在黃岡師院”,滿臉的自豪與喜悅。接著,同學們開始輪流發言,大家不再拘謹,氣氛開始慢慢活躍起來。葉登峰、郭登城等同學講起了自己教壇上的累累碩果;華哥以一個故事開場,給潘老師送來遲到的歉意,并就高校培養人才與基礎教育的對接提出了看法;阿蓮高屋建瓴,對中學語文教學與高校課程設置等提出了的建設性意見;我三言兩語點到自己的文學愛好;阿芳暢談了一下自己的教育感悟并表達了作為一中人的自豪;特別是漆班長,一席激情澎湃又飽含詩意與哲思的講話,將座談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也得到了胡老師的高度贊許,甚至當場就想留下發言稿,發表到校園網上,他反復強調漆班長文中的一個觀點:教師已經人到中年,在教學之余,也應該走出去,增長見識,體驗詩意人生。他雖已年逾半百,但風采依舊,侃侃而談,談到作為一個教師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是做工匠活計,第二境界是做教育家,第三境界是擁有教育者詩性情懷,認為教育人應有一份情懷,不能為了什么房子、車子、票子丟掉情懷,不能被喧囂與浮華所誘惑,戚戚于貧賤,汲汲于富貴。一席話說得大家熱血沸騰,仿佛瞬間精神被凈化,靈魂受到洗禮。確實,以出世之心態做入世的事業,或許正是這份詩性情懷,讓老師一直葆有赤子之心,專注于學問,專注于生活,才不會被物欲所俘,被名利所惑。座談一直持續到下午四點多,特別男生們仿佛感慨更多,個個變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看樣子,時間閱歷真的能夠磨礪一個人,當年靦腆的小男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都是成熟干練的大男人。
? ? ? ? 座談之后,母校還安排咱們一行參觀校史館、紅館,感受校園百年風雨,滄桑的歷史,厚重的人文底蘊;重溫紅色黃岡恢弘壯闊的英雄史詩。
? ? ? ? 晚宴拉開了帷幕。終于到了把酒言歡,暢談青春的激動時刻。席間,老鄭還請來了年逾古稀的汪昌松老先生,還有熊清元老師、夏元明老師,畢竟二十年了,夏老師已經徹底禿頂了,汪老師有些步履蹣跚,不過看起來精神矍鑠。老師們坐一桌有些寥落,可愛的珊子顧全大局,暫時離開了好姐妹“521”,舍命陪君子,跟老師們端起了酒杯,一杯一杯復一杯,爽朗地笑,開心地聊,很快,她有些招架不住,臉紅得像關公。同學們更是嗨翻了,酒過三巡又三巡,仍覺不過癮,然后開始輪桌敬,排著隊干杯,敬完老師敬同學,敬了男神敬女神,真的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酒酣耳熱,話匣子都打開了,姐妹們聊起了私房話兒,老公、婆婆、孩子、二孩乃至廚藝秘訣,不一而足;男生們聊起了生活的甘苦,事業的起起落落,人生的種種感慨,仿佛在那短短的幾個小時里,能把半輩子的苦樂都消化殆盡。接下來,大家便放開了,各種自拍、搞笑、搞怪、賣萌,各種段子、戲謔、幽默滿天飛,有的被擠倒了,有的直接趴桌上上了,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桌子上的菜都涼了,但熱情卻足以把整個宴會廳熔化,系里年輕的研究生舉著攝影機跑前跑后,累得滿頭大汗。那一刻,大家都忘記了自己的年齡,仿佛回到了青澀的年華,回到了無憂無慮的大學時代,依舊正青春……
? ? ? 潘老師大約也受到感染,他走到女生們一桌,開始傳授他的教子經,養生經,還有更厲害的經營婚姻秘笈,他對我們諄諄教誨:女人對待老公應像放風箏,線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緊了會繃斷,送了則失控。完全是智者箴言啊!認為選擇一種婚姻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適應一種生活方式需要彼此經營、磨合。女生們一臉的崇拜,繼續聽他講養生經,并拿出了筆記本,記下每天的養生湯秘訣:西洋參、黃芪、蟲草、田七等各若干,磨成粉,每天沖泡服下。我也記在備忘錄里,準備一試。可惜教子經語焉不詳,沒聽全,不過收獲仍然頗豐,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正聊著,老鄭過來,喊一聲“要K歌的請舉手”,眾人聞言,大約也覺著累了,便紛紛趕去歌廳,激光燈打開了,音響震天巨響,小郭子一曲《牡丹之歌》引來掌聲雷動,歌聲渾厚充滿磁性猶如蔣大為的原聲,老師們也嗨起來了,紛紛邀約女神們跳舞,特別是胡老師,手舞足蹈,動作夸張,神態搞怪,活脫脫一個“老頑童”。快到十一點,老師們陸續告辭。嗨了一天,大家也感覺倦意來襲,這才戀戀不舍地回到酒店。
? ? ? 第二天,開始了懷舊之旅。早餐畢,迎著熹微的晨光,我們又浩浩蕩蕩地趕往南湖教院(現已改建成職業院校),而今規模擴大了,部分舊樓已經拆除,好在當年的模樣大體還在,女生們興奮地跑到干訓樓前合影,雖然當年的大門已經消失,男生們忙不迭地尋找那座磚瓦平房,沒想到還等在那兒,他們開心得像孩子一樣,一窩蜂跑過去合影留念。不過我感覺到有一座植物園似乎不見了,那時候我、阿芬、阿元常去游賞,還認識一位善良的大姐,聽到一段悲戚的故事……正在回想著,有人大呼“快去教學樓,看看我們的教室!”又嘩嘩跑過去,不過教學樓已經變身為護理學院,當年的教室202、203已經換了新桌椅,教室后面的雜草荒地也矗立著高樓,不見當年蹤影。從教院出來,大家又來到南湖長提,想重溫那年那月的溫馨畫面,當年這里楊柳依依,芳草萋萋,蜂飛蝶舞,河上常有機帆船往來,阿娟笑談那時坐小船去我家玩的情景,周末一起游湖的畫面依稀浮現,長提上如地毯般柔軟的草坪,淡紫色的草籽花星星點點,阿元趴在草地上,以手支頤,笑靨如花,那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可等我們頂著烈日興沖沖地跑到河堤,才發現一切都變了,土地龜裂了,雜草瘋長,那悠閑的水牛,依依的垂柳都消失了,不遠處飄來死魚的腐臭味,令人意興索然。
? ? ? ? “這里都變樣了,不如我們去城區老校轉轉。”班長提議,一呼百應,來到勝利街,老校區,感覺熟悉的情景都回來了。老校沒怎么大變,操場,游泳池,還有音樂廳都是當年模樣,沿著主干道行來,發覺實驗樓前那郁郁蔥蔥的棕櫚樹不見了,有些小遺憾,不過實驗大樓,圖書館依舊,同學們都很興奮,二十年前我們就是在這一塊“領地”用租來的相機拼命拍照,而今再聚,豈能和不合影?于是,大家來到圖書館前,甚至還想比照當年的隊形找自己的位置,無奈若干人缺席,只能作罷。接著,又是一波瘋狂地自拍、合影,大隊伍,小團體,按地域合影,按寢室合影,睡上鋪的兄弟,比鄰而居的姐妹……各種造型輪番上演,比剪刀手,翹蘭花指,嘟嘴賣萌,裝出啵啵,秀大長腿,秀花傘……在“美不美 ” “美”“帥不帥”“帥”的齊聲吶喊中留下了一個個精彩鏡頭。大家拍著,笑著,鬧著,有種不知今夕何夕的錯覺,仿佛校園樓宇依舊,青春就還沒有散場。
? ? ? ? 終于拍得差不多了,順著大路往東,看到了那年我們練韻律操的一處舊房子,還有院子里的露天電影,猶記《笑傲江湖》轟動全場,不過這兒似乎荒廢了,只剩下一棵寂寞的梧桐,靜靜地守望著。這時,潘老師走過來,告訴我說那樹是嫁接的,不然會在春天長毛毛絨的絮,污染空氣,使皮膚過敏。我感覺當年嚴肅的老師變得好親切,像個鄰家大哥。眼尖的同學大喊“看,那是梅大圣老師家開的小飯館呢。”果然,不遠處那一排小房子都還在,那時我們偶爾去改善伙食,對面的食堂也沒變樣。然后,男生們騷動起來,因為他們心心念念的寢室十八棟到了,旁邊的電話亭常常有喊話“×××,你家來電話啦!”那聲音似乎穿透整個校園,那是與家人朋友聯系情誼的重要樞紐,直到后來寢室安裝電話才結束使命。女生們看到斜坡下通往熱水房的路已然封閉,想起當年為了洗澡一個人拎兩桶熱水上樓的艱辛,不禁唏噓。繼續前行,來到女生們的“溫馨家園”——十九棟,可惜門鎖著,否則,大家可能真想沖上去找到自己的寢室和床鋪。校園里靜悄悄地,仿佛只為等我們的造訪,等待一群情懷依舊的學子重走青春路,可畢竟,物是人非,這里不屬于我們,當年的梅老師早就調走了。時光流轉,樓宇、林蔭路、梧桐樹都有了新的主人,離開的時候,只聽到略有些沉重的跫音。
? ? ? ? 相見時難別亦難。離別的午餐吃了好久好久,周圍桌子都清場了,我們還坐在一堆聊著,拉著手依依不舍。似乎憋了太久太多的話,總也訴說不盡,聊完今朝話過往,聊完過往大爆料,特別是勇敢的老鄭,給女生們講起了青春歲月的第一支香煙,第一場電影,然后坦然一笑“我是個有故事但沒事故的人,哈哈哈!”還有艱難求學歲月雪中送炭的七十塊錢,同學情誼令人動容落淚。“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阿蓮的聲音有些哽咽,想到遠路的同學還得日夜兼程,想到有的同學二寶還在嗷嗷待哺,想到家中還有未完的雜務依然等在那兒……負重前行的中年有太多的無奈。二十年后的相聚不易,但轉眼又各自天涯,留戀處,蘭舟催發!
? ? ? 穿過二十年的光陰,我們依然相擁相攜,依舊初心不改,相信再過二十年,兩個二十年之后,縱然鬢發如銀,但我們情懷依舊,情誼依舊,山長水闊,路途迢遙,也能感到彼此心的脈動。畢竟,山水一程,相念一生!
后記:發文才半天,閱讀量已近兩百次,比兩年前的文章閱讀次數還多,感謝大家的關注,拙筆無法盡抒情誼,只能繼續磨礪,期待下次的重逢!正如那句話“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每一次相遇都是一種緣,都值得珍惜,回味。此次相逢,感動于黃州寶才益子以及老鄭方明的熱情周到,感動于各位恩師的諄諄教誨,感動于各位同學真誠與純粹,同學情歷久彌堅,歷久彌新。
? ? ? 只是遺憾還有一批可愛的同學因種種原因阻隔未能成行。個性獨立的阿蘭姐,與我一起談文學讀書的曉鳳妹妹,風風火火的霞姐姐,溫柔似水的阿玲妹妹,說話柔聲細語超級賢惠的紅敏妹妹,遠在高原的芬妹妹,還有其他未到的同學,真的很想你們,愿下一次咱班來一次大團圓!大家一起舉杯,愿青春之心永駐,愿友誼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