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篇獻給我遠在家鄉的父親母親
我的父母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辛苦了大半輩子,近年來越發顯得蒼老憔悴了。以前沒覺得有什么,感覺年年都差不多的樣子,可就從12年我大學畢業工作后回家過春節,看見他們的第一眼差點沒忍住哭出來。那一眼,似乎過了許多年……怎么能一下子就老了這么多?
我的母親很小的時候就被她的父母親送走了,生活在一個地主家庭里。地主家雖很富裕卻不開明,對待孩子也不如對待自己一般好。母親常在我小的時候和我說起她小時候的故事,那時候的我就覺得母親的養母真是太可怕了。她不給孩子們米飯吃,養父見孩子們天天吃紅薯土豆實在心疼就趁養母不在家偷偷煮了一些米粥,沒想到這點小心思早已經被發現,正當孩子們吃得歡快時,養母折回了家中沒收了他們的碗。而在平日的生活中無論養父如何維護孩子們都抵不過養母的“威逼利誘”。后來因為長時間食用“粗糧”加之照看弟弟妹妹,我的母親患上了胃病,養外公見我母親捂著肚子在地上打滾便再也不顧養外婆的反對堅決帶著我的母親上了醫院。自此,我的母親見到紅薯土豆就躲。
母親長大一些后,村里成立了夜校,無論男女都可以免費學習,去學習的還能拿到獎勵。母親一聽說便去了,很是積極。但當她剛學完十個阿拉伯數字就被養父硬生生拖回了家,無論母親怎么哀求怎么保證(保證不會耽誤照顧弟弟妹妹,不會耽誤拾稻谷拾牛糞掙錢)都沒能打動養外公。母親遺憾地告別了學堂,那個她曾經很愛的地方。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養外公一家便為母親說了親。母親四下打聽得知對方是一個患有遺傳病的人,母親不想她將來的孩子如他人一般受苦便拒絕了這門親事。可是,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母親極力反對也顯得蒼白無力。母親說,那時候的她只能靠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于是,母親開始逃跑。跑了好幾次都被抓了回去。可再嚴實的“牢籠”也關不住母親向往自由的心,母親又一次逃跑了。這一次,母親利用前幾次逃跑所得順利找到了代她寫狀書的人,一紙將養父母一家給告了。最終,母親獲勝贏得了自由身。從此,母親便開始獨自生活。
母親到一家餐館幫工,在那里學會了做許多菜并認識了我的父親。
在我的印象里,父親一直是一個血氣方剛之人。年輕時,講義氣幫朋友,他一個人拿著棍擊退了三十幾個人。每當村里來了“惡霸”或者誰受到欺凌,他們都會第一時間找到父親,而每每這種時候,只要父親一出面說幾句總能和平解決。母親說,那時候的父親很神奇,沒有背景沒有權錢,但是說話就是管用,大家都愿意給他幾分薄面。
而小時候的父親就沒那么幸運了。曾聽說因為父親的兄弟要上學,父親早早就被退了學堂,留在家中幫忙。我一直覺得父親是家里最帥氣的男子,卻沒想到我的親爺爺奶奶會不待見他。有那么一次,僅一次,父親略帶憂傷地告訴我,他的父親母親更偏愛他的兄弟,對于他總感覺缺了點什么。以至于后來我的出生,奶奶都想把我賣了換錢給父親的兄弟結婚。而我是我父親救下的幸運兒。母親說,當父親聽說了奶奶的想法便毫不猶豫地推門而入對奶奶說,這個女兒是我的寶,我要留著她供她上學。然后父親就帶著我和母親離開了家鄉。可即便如此,父親依然保持著對家的渴望和對家人的愛。
大約是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年父親帶我們回老家探親(奶奶在世時父親每年都會帶著我們回去),大巴車趕到一半路程時就被通知前面山體滑坡,父親的家鄉大多路面已被洪水淹沒,人和車根本無法通行。整車的人幾乎都原車返回了,只有父親帶著我和弟弟下了車,他扛著我和弟弟還有行李走在了齊腰的洪水里。。。那一晚我們沒來得及趕到奶奶家,奢侈地住了一夜賓館。記憶中,那一夜我沒有合過眼,父親一直陪著我。
母親總說我和父親是有緣分的人,她說,她與父親結婚后不久父親就出門打工了,父親每月只是寄錢回來,第一次回家就大包小包拎了許多。母親說里面有大紅包被,有很多小玩意,母親笑話他,都不知男女,怎么就買了大紅包被,結果當天夜里我就出生了。母親說,我和父親就像說好了一般,時間不早不晚,物件不偏不倚。
母親常說,父親視我如掌上明珠,總想把最好的都給我,而我的出生也改變了父親,他淡去了些許血氣,散發了更多的慈愛。
從我的小衣服,我的頭發,我的小玩具,幾乎每一樣父親都要經手,而有了我,父親還學會了拍照,家里至今仍保留著一臺古老的相機。
長大一些后,母親常懊惱后悔,總念叨著她和父親本可以給我們更好的生活。她面帶愁容地說,若不是當年你父親猶豫,舍不得你們姐弟兩,如今我們也許也如村里人一般已是百萬富翁甚至千萬富翁。。。
我假裝很生氣地說,我不需要那些。若沒有你們陪在身邊,我們姐弟是否能成“人”都是個問題,又怎么談更好的生活?
母親若有所思地拍拍我的肩,而后如釋重負般笑了。
而我心里明白,伴隨著我和弟弟的出生,父親和母親早已暗自立下了“砸鍋賣鐵的”誓言。他們沒有選擇離我們而去,卻扛起了更加艱苦的人生。
我依稀記得,為了交上昂貴的學費,父親母親天黑了還沒有回家,我和弟弟坐在家門前裹著被子數著星星,鍋里的熱水燒干了我兩也不知道。。。
也記得,為了讓我們姐弟兩有自己的家,父親母親沒日沒夜地在新房址那挖著忙著,天黑了就帶起手電,下雨了就穿上雨鞋,餓了就喝口井水。。。到了規定時間還沒有完成就跑去求別人再多給些時日,就這樣,一點點地創造著屬于我們自己的家。
也記得,那一天下起了瓢潑大雨,路上根本沒有行人,走在雨里也別想睜開眼。可是這樣的天氣,父親母親依然到山里收松油,雨水實在太大,肩上的擔子實在太重,父親母親一不留神從山上滾落下來。那時候,他們擔心的仍不是自己,而是肩上的那一擔子松油,為了給我和弟弟換取學費和食物的松油。
也記得,那一年,父親因為過度勞累住了院,我第一次站在手術室外,害怕失去一切,我的人生第一次有了恐懼。。。
可盡管如此,父親母親從未抱怨過生活的不公,當遇到困苦的人悲傷的事,他們依然會主動伸出雙手。
我想,我的父親母親是像陽光一般的人,即使這個世界拋棄了他們,他們依然會熱愛著這個世界。
我的母親,是一個常常被我們笑話的人,因為她看電視總是哭,還哭得很大聲,很傷心,止也止不住。
我的父親,是一個常被母親嘮叨的人,母親常向我告狀數落父親的種種“罪名”,因為父親總是那么隨意任性。
我的母親,是一個笑稱過自己的名字“有一籮筐那么多”的人,雖不識字卻格外通情達理。
我的父親,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什么都會,且學什么都非常的快,小到螺釘,大到蓋房子,理發、攝影、編織、裁剪、烹飪。。。我都想不到他有什么是不會的。
我的母親,是一個愛念叨的人,我的同學,我的鄰居,她沒有不認識不知道的,她總能和你說很多好玩的新鮮事。
我的父親,是一個不怎么愛說話的人,但骨子里很慈愛。
我的母親,是一個固執的人,她認定的事,十頭牛也拉不回。
我的父親,是一個謙虛的人,特別不會表達自己。
我的母親,是一個熱情的人,別人的困難她總是義不容辭。
我的父親,是一個真誠的人,三十年前的工友至今仍惦記著他這位朋友。
我的母親,是一個精打細算的人,總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
我的父親,是一個沒心沒肺的人,更愿意相信別人把他當朋友,從不懷疑別人。
我的父親母親是一對普普通通的農民,與山與水與田地相處了大半輩子,他們有著農民的質樸,吃苦耐勞,也有著智者的胸懷與思想。他們用自己的眼睛看這個世界,過著屬于自己的平凡生活,用一顆熱忱的心保持著自己的夢想。
后續
第一次想到要寫這篇時是因為馬上要過母親節了,但是我當時設想的那篇不是長這樣的,沒想到寫著寫著就變成這樣了。在此之前我也和坤哥提過想把父親母親的故事寫出來變成小說的樣子,但這次卻發現似乎沒有想象中容易,我缺乏對中國歷史的認知,因此寫時總擔心出現問題,而關于父親母親的許多事我也記不太清了,能記得的都是當時印象最深刻的。并且,我發現好久不碼字,突然碼不出來了,有種不成文的感覺。。。凌亂。。。讀者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