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志成 鄭會一(韓)
不讀書我們會很無知,做事不知深淺,說話雜亂無章,可能朋友都不知道你在說什么。讀書后說話會變得有條理,有了良好的思維能力,講話自然就有邏輯性了。
不論你想要做什么、想要真正的改變和不斷成長那就必須讀書,而所有的變化都是經過閱讀-思考-實踐實現的。
很多時候我們讀了很多的書,但卻感覺自己實際上一本書都沒有讀,只知道書有趣,但卻說不出書里的具體點的內容。這是我們讀書的方法不正確,讀書應該:
不是用眼去讀,而是用心去讀;不是用大腦去讀,而是用身體去實踐。
我們得通過讀書從一個消極思考的人,變成一個積極思考的人。通過讀取大量的書籍來形成成功者的思維方式,從而變得有自信、確信夢想能夠實現的人。
從現在開始,一年讀365本書。態度有了改變,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也會發生變化。我們得拋棄成功與我無緣的想法和做法,帶著必定成功的信念去思考行動。
讀書有三類:
l享受趣味
l獲取新知
l改變人生
讀書過程有三段:
l基礎定向閱讀:閱讀100本以上和自己業務領域相關的書,打下堅實的閱讀基礎。
l加強定向閱讀:一年閱讀365本自我啟迪的書,以擁有成功者的思維。
l深層定向閱讀:閱讀人文古典書籍,使自己成為領軍人物。
如果你想當作家的話,一天一本書就像運動員整天運動一樣,是理所當然再平常不過的事。
奔跑得不夠快,就無法前進
“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就要全力奔跑;要想去別的地方,就要比現在至少快兩倍的速度奔跑。”——《愛麗絲夢游仙境》
紅皇后效應:如果自己的速度和周圍環境變化一致,就只能是在原地踏步,無論如何都無法向前邁進。
其在生物領域也是適用的,生物為了生存下去,不斷進化,而環境也在以其變化,如果你不夠快,最終的結果便是在原地停留,如同沒有變化。很久以前,獵豹的奔跑速度并沒有現在這么快,由于與羚羊形成了追與被追的關系,相互間經常要進行殊死的較量,所以速度成了它們生存的必備條件。到了二三代獵豹,速度漸漸變成了遺傳性質,這被稱為“共同進化”,就是說在彼此不停的相互作用中慢慢進化。
企業也適用,一項技術的開發會帶出另一項技術,技術越改進,變化就越大。如果一個企業沒有長遠眼光,而只是熱衷于短期競爭,其結果必然是停滯不前。
生物界、企業和個人都一樣,都是不停的奔跑才存活了下來。要想離開相差無幾的競爭環境,僅僅不停奔跑是不夠的,還需要付出兩倍以上的努力才能夠實現。
看看出色同事在做什么
如果想有所超越,那就仔細觀察你周圍那些出色同事都在讀什么做什么。
他們的書架上的書大都是與業務相關,且每月至少閱讀10本書。
我們不僅要從實踐中學習做事,也要學習書中的理論精華。不要認為書本中學到的只不過是理論而已。
第一步:100天讀33本
初始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讀書習慣。
首先得確定自己的終極目標,比如:要想改變自己,千萬不要忘記這個最重要的目標,必要時可以寫在墻上,每當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大聲讀一讀。讀書目標就是讀書路上的啟明星,每當迷路或徘徊時它就會成為你的指南針。
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一定要記住自己的初衷。
讓讀書變成一天的三頓飯
讀書方法有很多,所有人有自己適用的方法,最重要的便是找到它。書也是,但最重要的是通過不斷閱讀,把書變成一天吃三餐一樣不厭其煩地去讀。
我們可以幻想自己想要的生活,并和當下“糟糕”的現狀相對比,從而獲取前進的動力。每個人所希望的人生各不相同,想去理想的彼岸需要用很多石塊搭橋,搭橋又必須先從第一塊石頭搬起,如果只是瞪著兩只眼睛望向河對岸,一直望到死也過不去,所以不要犯那種只有理想而不去做實事的愚蠢錯誤。一步一步的開始把。
零散時間比你想象的要多
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
比如:早晨提前一個起床,晚上也安排一個小時,另外,上下班各30分鐘,保證一天必須有3個小時。
少有人會想到看名言集,其不僅適于零散時間看,還能鼓舞士氣給人以力量。
成功的7個秘訣
1000天讀33本書的7秘訣
1、購買能夠抓住你的心的33本書,不論是書的封面、作家還是內容。
2、每天早晨和晚上睡覺前都大聲地連說三遍“我今天要讀書”。不要為自己的懶散找借口。
3、在日記本或筆記本上堅持寫讀書日記。同時也簡單的記錄一下書的名字及所讀的頁數等。
4、嚴格遵守早晨讀1小時、晚上讀1小時。
5、嚴格遵循上下班路上各讀書30分鐘。(地鐵車廂輕微搖晃和適度的噪音反而更適合集中精力讀書哦)
6、每天利用開始工作前的時間和午餐時間讀5-10分鐘的名言錄(激勵、易于零散時間讀)
7、一定要做到平均一周讀2本書。
讀書出現倦怠期
讀起書來各種想法都可能會隨之而來。每個人開始做自己未曾做過的事,總會遇到一些阻力,比如認為會因為讀書而被朋友給孤立。讀書有什么用?很多人可能都會懷疑讀書是白費力氣的事。比如:“我確實是在努力嗎?以我的處境,讀書是不是太奢侈了?努力讀書真的能讓一切都好起來嗎?現在還來得及嗎?能到有別的方法嗎?別的方法會比這好嗎?”在后面的讀書過程中擔心和疑慮會一個個接踵而來。有人可能會想即便再努力也可能是徒勞的,認為現在讀書像是再白費力氣,并且自暴自棄地不相信像自己這樣的人僅憑讀幾本書就能變成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人,讀書能改變人生?那不過是妄想。
當你有了這些想法時應該:
保持頭腦的清醒,認真地捫心自問:是覺得自己真的不需要讀書,還是因為受外部條件影響而動搖了自己讀書地信心呢?如果說只是因為讀書太幸苦而產生動搖了,那怎么辦?
仔細的分析一下妨礙你讀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將那些妨礙讀書的主要問題解決好。
找出自己的時間究竟是被哪些事奪走了。
如何克服倦怠感
讀書和往缸里灌水是一個道理。我們往缸里灌水時,開始一兩地水是很不顯眼的,水到了一半的時候,再倒一兩滴還是看不出什么差異,從這個角度看無論如何缸也是灌不滿的。千萬不要半途而廢,試想一滴一滴得堅持灌到最后,那將會是怎樣的結果?缸里水滿了。無論遇到什么事,都要保持每天往水缸里灌水的習慣。如果沒有興趣,很容易坐上一兩次就會放棄,即是再累也要堅持往里注水,缸一定會裝滿的,到那一刻你就會感覺非常有意思了。再感興趣的事也會有厭倦的時候,這時候一定要堅持下去才行。要相信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哪怕是難以察覺的微小進步。并且要對自己充滿希望,還要有鍥而不舍的意志。這些都是形成穩固習慣的重要因素。
過程和結果絕對時成正比的。也可以說,雖然沒達到預期的結果,但自己已盡最大努力了,并因此而感到滿足。然而,讀到什么樣的程度,就有什么樣的結果,過程絕對不會被判結果的。頭腦有一個書柜的人和頭腦中有一個圖書館的人,哪個人會把工作做得更好呢?
不管怎么說,開始讀時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變化了,不管是倒進杯子的第一滴水還是最后一滴水都同樣重要。相信自己,將杯子倒滿吧。
倦怠期一般是一個月一個關口。倦怠時因人而異,不要過于擔心,關鍵在于它來的時候要清楚,馬上控制調節,就像感冒一樣,初期控制住就好得快。任何時候克服倦怠的力量都在自身,可以通過:看電影、吃好吃的、爬山...盡量摸索獨特有趣的方法來克服吧。倦怠期有多長,程度多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克服它的決心有多大。常言道決心持續三天,需要經常提醒自己才行。
書中三個方法:
l去見指導老師
l去見書友(或是回憶自己至今讀書過程,開始讀書時的喜悅興奮會重新浮現。)
l去圖書館
當自己感到倦怠或是壓力時便可以和朋友打一兩個小時的電話。一次小小的聊天能也能讓自己心情變得輕松。
讀書高手支招
創造讀書時間
生活緊張、工作忙碌算不了什么。要記住自己人生中最后重要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和人生經營。
1、從上月做過的最重要事情當中選印象最深的5件,寫在筆記本上:
若不能立即想起來,就說明白忙活的概率比較高,以為是在努力做事其實是個錯覺,就該想想是不是漫無目標的亂放箭。如果目標明確,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便可減少時間的浪費。
2、把要做的是無條件的寫下來
確認自己的目標。沒有目標就難以檢查具體事項的落實情況,也就是不能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即便是再小的事也要先記下來。做完后在下面畫條線標注上。知道接下來該做什么,事情的進展速度就會驚人的快起來,辦事所需時間縮短了,就可以用節省下來的時間讀書了。
3、把未辦的事重新寫一次
核對一下本子里要辦的事項中還有哪件沒辦,再將它寫下來。這樣做并非是機械性的謄寫一遍,而是要問問自己為什么沒有辦。重要的是要搞清推延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自己一個人辦不了,可以采用變通的辦法,比如分開去做,或者委托給合作伙伴。對于一時無法做到的事,不要一味地因顧忌什么而白白耗費寶貴的時間,要找準做不到的真正原因和解決辦法。
4、測算讀書速度限定讀完時間
不管是讀書還是處理業務,在初始階段就要有測算實踐的習慣。無論做完什么事情都要記住它所用的準確時間。以后再做同樣地事能在更短的時間里完成或在相同的時間里辦更多的事。
開始培養讀書習慣的時候,首先測算一下讀50頁書需要多少時間,并將結果記錄下來。先把最后讀完的頁碼用同樣方法做個記錄。每次讀同等數量的書所用的時間就一目了然了。有了這樣的習慣,便可預先確定讀書所需的時間了。
5、放松心情去讀
開始培養讀書習慣時,為了達到預定的目標給自己施加壓力是必要的,不過一旦超過了限度還是應該減減壓。將讀書目標和期限確定后,集中精力讀完時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讀書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幸福,因此不必太過于為難自己,以免健康受到傷害。如果說拼死拼活地讀就是快樂,就那么讀吧。然而,僅以一種悲壯的心情去讀書,那是難以實現目標的。
6、確定優先順序
在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情況下總會把讀書的位置往后放。
喜歡什么什么的先看完書再去做。即便再繁忙再沒時間,只要將讀書放在優先位置就能很容易地養成讀書的習慣。要記住“重要的事情的特性就是難”這句名言。由于它難,所以人們往往會逃避,因此一定要把重要的事情和必做的事情放在優先位置。
如何快速閱讀一本書
1、主動閱讀
為什么同一本書拿給不同的人,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一些人被問到一些書里的問題還是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但另一些人,可能三天便看完了,被問到書中內容時如數家珍。這個原因就是主動閱讀和被動閱讀的區別。快速閱讀的一先決條件,是主動閱讀,閱讀越主動,效果就會越好。
2、知道自己的閱讀目標
“書籍好比事物。有些只須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需知其梗概,而對于少數好書,則應當通讀,細讀,反復讀。”——培根。故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你首先得判斷,這本書是只需嘗嘗味道即可,還是值得認真咀嚼。其得基于下面的技巧
3、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
拿到一本書,首先要仔細閱讀封面文案、目錄和推薦序等一切非內文的東西,這些地方的文字都是編輯精挑細選最能概括該書精華的文字,閱讀完這些你就會對本書有一個大概的概念,就像一個外出旅游者手中的景點地圖,以便作出規劃。并從中看看其中一些去看看其是不是符合你的期望,接下來便在目錄里選幾篇和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這樣看下來,你已經基本了解這本書是否包含你還想繼續挖掘的內容。是繼續制定詳細的旅游計劃還是只是逛逛便換地方。
4、掌握具體的快速閱讀方法簡言之就是如何能夠一目十行
A管住眼球
用手指或筆來做指引,好讓你的眼睛能夠掃視整個頁面。
用一張卡片或是紙來蓋住已經閱讀完畢的部分,其迫使你往前讀。
B穩穩當當可不夠快
實際上我們的大難能在五百分之一秒就能識別文字,但我們卻在用四分之一秒來識別每一個字
C該長大了
最開始讀時,我們都是一字一句的讀,雖有益處,但我們需要有所長進。如果還停留在專注一字一句的話,你同時心里肯定也在默念那些文字。而想快速閱讀,便得一目十行。
D實踐
APP上有類似的閱讀訓練軟件。Eg:一分鐘在25到1500字之間。
不只是興趣
其實單純把讀書當作是興趣,多多少少會感覺不踏實,這樣便和看電視、玩游戲沒有什么兩樣。
剛讀了點書(100天)就希望發生天翻地覆的戲劇性變化,那只是一種欲望。
然而有了這種欲望,才能繼續向下一步邁進。如果滿足于現狀,就會停滯不前。故與其說把那種想法單純地說成欲望,不如說成是改變人生和成長的強烈愿望更合適。
有了讀書的愿望還得有清晰的目標,它會是你強勁的動力,一旦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就會產生一種毫不動搖走下去的力量。比如做好工作。不僅要做好業務,還要爭當第一名。
讀書方法T.H.X
用心讀書,將其記入腦子和心理才是真正的讀書。
重要的是實質性的讀,而不是表面上的。
利用一年讀100本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書。(一周至少兩本)
1、先定十本書(經典和基本得到好評的書開始)先看幾本,時間一長就知道把重點放在哪里了。讀著讀著就知道下一步該讀什么了。一本書會喚來另一本書。——T型讀書法(各種書都讀,讀的過程中就會對某一個點特別關注。從這個點開始,一直往下讀,不管作者是誰,什么主題,只要覺得喜歡,就繼續深入地讀下去。)
2、讀書讀到一定深度自然會產生新的想法,而后就過渡到別的領域或書籍里去了,從而形成另一個T,最終在頭腦里整合便成了H——H型讀書法。
3、如果把幾個T混搭在一起就成了X——X型讀書法,若干個X聚在一起,就可以自如的駕馭任何一個主題了,在經過認真的思索,就能達到哲人的境界。
100本書蘊含3000年的功力
1、每月買十本業務領域里的經典讀物
2、一周讀兩本
3、在必須知曉的部分下邊劃線做標記,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想法。
4、重復重要的內容要抄錄或錄音,利用上下班時間,反復讀和聽,慢慢消化吸收成自己的東西。
5、每個周末寫當周所讀的兩本書的評論。
某個特定領域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寫的一本書里有近三十年的經驗之談。